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平等的師生關係,沒有一概而論的師德

沒有平等的師生關係,沒有一概而論的師德

無論是最近爆出的各類老師性騷擾學生,還是之前熱議的導師逼死學生的事件,核心都指向了一個問題:老師和學生之間應該保持怎樣的關係?

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小學、初中、高中均是熟悉的環境中上課、生活,所追求的利益也非常單一,便是學習成績。當然,這裡面也有一些複雜的情況。然而到了大學這種環境之後,所追求的利益變得複雜了,自己的身體、精神、財產似乎也變得可以為自己掌控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權力差所帶來的利益關係變得更為明顯,雙方之間的利益關係趨於複雜。

例如導師逼死學生的事件當中,學生的成績、論文、畢業等諸多要害把握在了導師手中,因此可以完成對學生的剝削。例如老師性騷擾學生的事件當中,老師也可以憑藉自己的身份去進行不法活動。當然,也有老師以自己的學識、談吐、樣貌這些看似不屬於身份地位的東西去與學生建立其他關係。

但是這個事兒太複雜了。例如有可能出現性騷擾的事件,但是如何保存證據、如何證明證據的真偽?法學專家們需要出來說一說。例如也有可能出現雙方自願的關係,但事後可能某人反咬一口,例如可能是學生沒達到目標反咬老師,也有可能是老師對學生進行污名化(如瀋陽之語)。例如導師壓榨學生的傳聞,有可能是導師以權謀私,也有可能是學生討好老師但最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師生關係,尤其是大學師生關係裡面,傳道授業的色彩淡了,利益交換的色彩濃了。面對如此多的師德爭端,我看著這些新聞,也說不出什麼話來,因為太複雜了。

在這樣的環境里,有的老師堅持認為自己和學生之間是指導關係,他們堅守著最高標準的師德。與學生的交流儘可能多地在工作環境當中,不以對學生的好惡來評價學生的成績,不接受學生的禮物,乃至於不加學生的微信。這樣的老師可能被認為是不近人情,但是在所有學生看來,都是當之無愧的好人。也有老師喜歡和學生打成一片,樂於與學生交流討論,幫助學生,既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又是個人發展道路上的朋友。這些大多基於老師的個人性格,也沒有什麼制度上的規定。

師生關係到底該怎樣?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無論是對於老師還是學生。有的學生覺得前一種老師不近人情,又有的學生覺得後一種老師需要經營關係才能得高分。在這樣的情況下,師德問題確實是很複雜的,到底怎樣才是德?

籠統而說也難,就事論事也難。這種情況下,為了省事兒,可以一刀切,將師德問題制度化,將師生關係制度化。老師要注意自己如何與學生交流,學生也要注意怎樣與老師交流。師生關係看似不自由了,然而事實上,由權力關係所帶來的師生關係本質上就是不平等了。所以為什麼要去呼喊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這是不存在的。

教師是一個職業。可以神聖化教師,也可以不神聖化。在心理諮詢師的職業道德中,諮詢師不應當與諮詢者之間發生感情或者身體吸引的類似關係,這對於一個心理諮詢師的職業發展和諮詢者的問題解決都是重要的。教師職業也應當制定這樣的標準。

這樣的標準必須是明文的,且應當是為學生所知的,為監察部門所關注的,為職業協會所強調的。

然而,我並沒有一種自信去說,我的上文不是廢話。儘管上文中廢話很多,我又在重複地說,然而它們並不能解決既有的問題,似乎也不能消弭未來可能出現的?我不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邸鈔 的精彩文章:

TAG:邸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