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記我的學生楊鋒和他的學習力

記我的學生楊鋒和他的學習力

(圖片選自花瓣網)

認識楊鋒是在2017年下學期我的《管理溝通》課上,120多個人的課堂上,他總是坐在前排,非常認真地聽講。幾次課下來,我就對他有印象了(雖然還不知道他的名字),因為作為老師,對於認真的學生總是會天然地存在好感。

知道他的名字,則是在書籍《影響力》的閱讀分享上,雖然他講得並不是特別好(主題不清楚,條理不清晰),但我還是記住了他,因為他的主動,也是因為他對我工作的支持(這個時候很多學生已經忙著考研和各種其他的事情了,對老師布置的作業已經「愛理不理」了)。

而真正讓我對他「刮目相看」的,則是在他的結課作業上(這個我已經分享過,見《溝通的力量一》),他將我講的知識(自我介紹的故事化、結論先行、結構化思維等)在找工作的過程中真正地踐行了,併產生了巨大的力量,並在後來的很多場面試中,都屢試不爽,一路通關。

他後來和我說,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真正體會到了溝通的力量,體會到了知識的力量。

當然,他也讓我體會到了作為老師的成就感。

然而,震撼才剛剛開始。

【1】2017年暑期

上完我的課之後,因為在找工作過程中的良好表現,他獲得一個優秀企業的暑期實習機會,開始了暑期實習。

在這期間,他開始大量閱讀我推薦的書籍,並學會建立框架。

在和同學、同事交流的過程中,他都在有意識地運用自己學到的溝通知識,而且這期間,他也和我分享了很多實習間的溝通小故事:和實習期間舍友的故事、和門店同事的故事、和店長的故事,還有他對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系列思考。

我建議他堅持閱讀,堅持記錄,不斷反思、總結、復盤,到時候自己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

【2】2018年春節

春節期間,初高中同學各種聚會,和父母聊天等。

他已經有了較強的同理心,能夠很好地理解別人。

他在分享給我的很多記錄和故事裡,很多次都寫到「我先認同他的情緒」「認同她的感受」等,以至於在和同學們的交流過程中,很多人都摘下了「面具」,坦露了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故事。

他也有了較好的自我監控能力,能將自己的意識部分地抽離出來,分析自己也分析別人,也因此獲得了一定操控力,較多時候能引領談話的走向。

他還和父母交流他的溝通體會,分享他的溝通技巧,讓不懂得拒絕的父母慢慢知道了如何拒絕他人。

而這一切,是他以前從來沒有體會到的。

【3】2018年春實習歸來

這學期他實習歸來,就聯繫我,我已經有大半年都沒有見到他了,雖然這中間也會有微信和郵件聯繫。而這也是他在大學的最後一學期了。

很快,我們確定了見面時間和地點。

當我第一眼見到他的時候,我著實有些「驚艷」,因為他的著裝、髮型和裝扮有了很大的改變。

我問他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改變,他說因為在服裝企業上班,雖然從事的是營銷工作,但想把工作做得更好,想了解色彩、搭配和設計等方面的知識,他說半年來,他看了很多相關的書籍,諮詢了很多相關的老師、同學,並且現學現用,首先就用來改造自己。

我再一次為他的學習力感動驚嘆。

他帶著本子和筆來見我,感覺是有備而來。

事實上,他的確有備而來,我在他的本子上看到了:他準備和我聊的問題和話題;他想告訴我的他已經看的書單;與聊天話題相關的他們公司的資料等。

我們整整聊了兩個小時,聊得非常愉快,而且不時地,他會記錄一些我說的話。

我是一個喜歡從細節判斷人的人,毫無疑問,這些細節很打動我。

【4】聊天之後

我以為這次聊天之後,不會很快就有「驚嘆」。

事實上,當天晚上,他就把我提到的幾個溝通技巧整理出來通過郵件發給我,在這些郵件里,他既再現了曾經發生的事情,如果懂得某個技巧應該怎麼用,也假設了某個技巧未來的運用場景。

在我從教的十幾年中,我從來沒有見過哪個學生有他這樣的學習力和行動力(也可能的確有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更驚訝的是,在接下來我的一次課上,上課前,他送給我一份家鄉特產,他說一來是想感謝我,二來是想告訴我,我在上次聊天談及的為人處事技巧,他回去馬上執行了,結果效果特別好。

雖然他用的是我教的「套路」來套路我,但我還是驚訝於他的反應速度。

而且就在前天晚上,他找我商量論文的事情,我們順便聊到職場寫作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問題,我說大凡與職場相關的文章,還是應該有一定的理論支撐,這樣會顯得有專業涵養,並舉了許多相關的例子。

他回去很快就調出他身上發生的一個故事,增加了理論分析,今天早上發給了我。

這是截止到今天,發生在他身上的一些我知道的事情。

我告訴他說,我們可能在彼此身上都找到了成就感,他找到了他作為學生的成就感,我做到了作為老師的成就感,我看到了我教的知識在他身上開出了花。

他並不是我教的學生中最聰明的那一個,或者說,他並不是特別聰明的學生,但他卻是目前我知道的最有學習力的學生。

他踐行了我一直強調的「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的理念,他朝著我一直說的四大底層能力——學習力、思考力、溝通力和創新力——去努力提升。

這就是我為什麼想寫他的原因。

雖然我不知道他將來會走到哪一步,但我想他一定不會走得太差,如果他能一直保持今天這種學習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爸爸爸爸我拉完了
小麥一畝多收一百五十斤,只因返青時注意了以下幾點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