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周易》書名的來歷

《周易》書名的來歷

高亨認為「易」為上古筮書的通名,其根據是《周禮 大卜》之語,「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可見古代將筮書統稱為易。「周易」這兩個作為書名,它的意義是周代的易,也即是周代的筮書的意思。後世也確有將《周易》簡稱為易的記載,高亨也曾列舉很多例子,比如《左傳》、《論語》、《禮記》、《莊子》、《荀子》、《呂氏春秋》等書,都曾將《周易》簡稱為《易》。

筮書古代為什麼稱易呢?高亨提供了一個觀點,那不是古代易是筮官之名,筮官曰易,因而筮官著書也亦稱易,就好像古代史官之書稱史一樣。並稱易字的本字當為「覡」字,因為在古代掌卜辭事務的男曰覡,女曰巫。鄭玄《易論》中曾說,:「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這就是著名的三義說。但高亨認為此說不可從。

我自己通過研究發現,筮書之所以被稱為易與它的內容有關。《周易》古經里的卦畫都是由六個爻組成的,我們稱之為六爻卦。卦為什麼是由六個爻組成呢?為什麼不是四個、五個或七個八個?原來六爻卦是由兩個三爻卦上下相疊而成的。二三得六呀。而六爻卦這些符號的意義就是由下卦象到上卦象的變易。《易經》中六十四幅六爻卦畫的名字都是根據這個象變易來制定的。在卦畫的符號系統中二爻卦、三爻卦,它們的意義都是靜態的,每個符號都只能代表一個意義,我們稱之為一象。只有六爻卦它包含了兩象,象變就是易。因為六爻卦的意義講得就是由一象到另一象的變化,所以《周易》這本書便取名為易。六十四卦的內容講得就是象變,所以易作為卦名概括了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經 的精彩文章:

生活周易,兵法不亂
研究《易經》之餘,我除了寫狂草,也寫「丑書」

TAG: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