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品茗輕斟瑪瑙杯

品茗輕斟瑪瑙杯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

茶席上的精靈——瑪瑙杯

認識幾位愛喝茶的朋友,家裡都有數把茶壺,眼花繚亂的杯子。讓我這個村裡人很是驚詫和不以為然:不就是茶嘛,有必要如此講究?

漸漸了解茶道,認識了各種杯子,對有戀物「天賦」的我來說,就很能理解器物與茶和環境匹配的需要。汗流浹背時候的馬克杯牛飲與美景佳境中的小杯輕啜,自然不能是一種風格。

於是逐漸認識了各種窯各種瓷,但第一次見到瑪瑙茶杯,還是第一次在鄰居家喝茶的時候。

那是幾隻有點淡紅和黃色混雜的,半透明的杯子,不冰手,但很光滑,薄厚適宜,熱茶也不燙手,一杯飲盡,輕嗅杯口,仍有餘香繚繞。不像玻璃,絕非陶瓷,幸好我因為喜好寶石玉器進修了一段時間的珠寶玉石的課程,隱約覺得這好像是瑪瑙。

果然,這就是瑪瑙杯,李商隱在「半展龍鬚席,輕斟瑪瑙杯」里提及的。

中國採用瑪瑙作為飲茶與飲酒用具的歷史由來已久 。最早可考的瑪瑙杯出現在唐代,1970 年在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收藏於陝西歷史博館,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到宋代瑪瑙器皿開始盛行,官宦和富甲人士已經大量的使用瑪瑙器具。清代瑪瑙的設計與加工工藝都達到很高的水平。

清代雍正 瑪瑙杯

追溯緣由,可能有功效和視覺效果兩個方面決定的。瑪瑙因色彩的豐富,溫潤、細膩、光澤度高,形狀各異在眾多的寶石中獨領風騷。它也是佛教七寶、七珍之一,他在古代被稱為瓊玉,那時候也把瑪瑙粉末用於藥用。瑪瑙有涼血,安神,幫助睡眠的功效。瑪瑙製品也因此被納入保健的範疇。

瑪瑙的歷史十分遙遠,大約在一億年以前,地下岩漿由於地殼的變動而大量噴出,熔岩冷卻時,蒸氣和其他氣體形成氣泡。氣泡在岩石凍結時被封起來而形成許多洞孔。很久以後,洞孔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溶液凝結成硅膠。含鐵岩石的可熔成份進入硅膠,最後二氧化硅結晶為瑪瑙。

瑪瑙也作碼瑙、馬瑙、馬腦等,是玉髓類礦物的一種。經常是混有蛋白石和隱晶質石英的紋帶狀塊體,色彩相當有層次。有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瑪瑙的種類很多,且具有不同顏色構成的玉髓,通常有綠、紅、黃、褐,白等多種顏色。按圖案和雜質可分為縞瑪瑙、纏絲瑪瑙、苔瑪瑙、城堡瑪瑙等。常用作玩物、觀賞物、飾物或玩賞物。古代陪葬物中常可見到成串的瑪瑙球。

一般優質天然瑪瑙有玻璃和油質光澤,天然圖案色澤艷麗明快,自然純正,光潔細潤;紋理自然流暢,最主要的是瑪瑙上有漸變色,其顏色分明,層次感強,條帶明顯。而品質一般的瑪瑙的色彩和光澤均要差一些。通常瑪瑙的顏色決定了它的升值潛力。

瑪瑙做成飲茶的器具為廣大愛茶人士所鍾愛,也是因為材質介於透明與半透之間,奇妙的花紋呈現耐人尋味的藝術之美;獨特的保溫效果,留香持久利於品味茶香之美。所以我國在歷史上逐漸擁有了高超的瑪瑙加工技術,其中清代雍正年間的瑪瑙碗,花瓣形碗壁輕薄透明,是瑪瑙工藝的代表佳作。

但是,瑪瑙茶具由整塊瑪瑙原石加工而成,對原材料的選擇與處理都有較高要求,因此產量不多,流傳不及陶瓷茶具廣泛。

但是做為中國傳統手工藝的組成部分,應該「讓傳統手工藝通過現代設計手法重新回歸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成為很多設計師所追求的目標。就連愛馬仕旗下的中國奢侈品牌「上下」也在產品中專門設計了「山水」瑪瑙碗具。精選水草瑪瑙與煙熏瑪瑙,手工雕琢而成。雕琢打磨需花費80個工時,將瑪瑙的紋理與色澤完美的展現出來,成為珍藏的瑰寶(下圖)。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瑪瑙茶具都是奢侈品的價格,貓范與長期致力於瑪瑙器具開發傳承工作的善在工作室合作,共同精心挑選了一批品質乾淨、價格樸素的巴西馬瑙加工的茶具,讓朋友們認識和接觸到最天然放心的材質與做工,共同分享這方寸茶席之間的美好。下圖均為水果手機拍攝,未經修圖,以素顏面世,到手實物將格外驚喜。

1.有柄茶杯

2.有蓋香膏/粉盒

3.廣口茶碗

4.水墨聞香杯

5.變色酒斗

細節

6.凈色瑪瑙茶杯

7.凈色茶勺

欲購以上美物請移步我們的微店

下次再來講述,更多美物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貓范Morefun 的精彩文章:

TAG:貓范Moref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