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玉性究竟如何定義?

玉性究竟如何定義?

所謂「翡翠」,是硬玉作為寶石的一種商業名稱,從寶石學角度而言,其定義應是具有商業價值和工藝價值的玉石及硬玉岩。換句話講,翡翠是一種以硬玉為主的輝石類礦物集合體,屬於多色的岩石,更有紅色的翡和綠色的翠有資格稱為「真玉」(true-jade)的美石,只有「硬玉」(輝石玉)和軟玉(閃石玉)兩種岩石,因為兩者都具有特殊的玉性。對於其他的美石玉類,統稱為「似玉」或「假玉」(like-jade)因它們不具「玉性」。

「玉性」究竟如何定義呢?

① 首先,它要具有極緻密又細膩的結構;

② 其次,它有極高的堅韌性和撓曲強度,具有頗高的硬度;

③ 再則,它有溫柔和滋潤的光澤,並具有頗佳的光潔度;有中等程度的半透明性,敲擊時聲響舒暢清脆,斷口或稜角不甚鋒利;有特徵的內含物或紋理

很早以前,人們就利用「真玉」卓越的堅韌性來製作工具。

a、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埃及人開始用真玉做工具;

b、在中歐瑞士湖的原住民已用真玉來製成鎚頭、斧具和武器;

c、中國人的祖先亦用軟玉來製作兵器和工具。在中國。直到周朝,才開始利用軟玉製作裝飾品。

d、紐西蘭的原住民祖先毛利人,公元前就開始利用當地的深綠色軟玉(鮑文玉)雕刻成著名的"hei-tiki」雕像掛在胸前作為族人的標誌和傳家寶。

e、與此同時,生活在加拿大西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印第安人原住民祖先,亦利用當地的軟玉雕刻出一系列圖騰柱;

f、而瓜地馬拉的原住民也不落後,他們利用當地的優質硬玉,雕制出許多色彩斑斕的面具和擺設品。

公元前的翡翠雕刻品,產地是瓜地馬拉,今由大英博物館收藏

硬玉和軟玉的「韌性」,是由其本身的晶體結構所決定的。寶石專家曾將硬玉翡翠和軟玉各切成薄片,然後在高倍顯微鏡下進行觀察,發現二者晶粒分別呈顆粒狀(翡翠)和纖維狀(軟玉)它們之間互相交織連鎖而共存,形成斑狀變晶結構和纖維變晶結構,這種結構擁有極大的韌性。一塊1立方時(約合3.5立方厘米)的翡翠,需用50噸的壓力才可將它壓碎。其堅韌程度位居寶石之首,鑽石還在其次。

硬玉和軟玉有許多性質相似,但是作為寶石的一般是硬玉,其商業名稱為翡翠。翡翠有十分誘人的翠綠色或碧綠色,這是軟玉所缺少的翠綠色再加上良好的透明度硬玉薄片在顯微鏡下的結構1100倍價值就十分昂貴。

硬玉薄片在顯微鏡下的結構(100倍)

有一種名為帝王玉( imperialde)的緬甸翡翠,因含有「鉻」元素而呈深綠或祖母綠色,半透明或四周呈透明狀是翡翠中的「玉中王」。硬玉綠翡翠若具有黑斑點則稱為暗綠玉( chloromelane)

倫敦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圖騰翡翠柱,是美洲阿茲特克人在公元前的雕刻品

瓜地馬拉市考古博物館的收藏品,公元前阿茲特克人的翡翠雕刻品

這幅油畫是16世紀的作品,描述蒙特祖馬世( MoctezumaⅡ)向西班牙國王下跪,並獻上翡翠製品的禮物,但這位征服者國王並不重視這個禮物,認為它並無價值可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洲翡翠手鐲 的精彩文章:

這才是春季賞花的正確打開方式!

TAG:平洲翡翠手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