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筆為刀,以瓷為紙

以筆為刀,以瓷為紙

乾隆是中國歷史上以風雅自居的皇帝之一,

尤喜在字畫上題詩、刻印,

宮廷匠人將他的御跡刻於瓷器上,

便有了「瓷刻」的雛形,

歲月流轉,經滬上三林巧匠的精心研習,

成功將雕刻技法與各類藝術融為一體,

還開創性地運用到大型工藝展覽作品中,

最終形成一套自己的手作體系——三林瓷刻藝術。

與常見木質雕刻不同,由於瓷器的脆硬特性,

瓷刻使用的是硬度極高的特製合金鋼刀具,

正所謂「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

匠人手握金石之堅,下手行刀卻若行雲流水。

個中真訣,刀具運用為其一,

何時用平口刀,何處用尖仞刀,何地用棱形刀,

刀刀有講究;

刀法組合為其二,排刀法、跳刀法、點刀法,

刀刀有竅門。

每一次下刀都帶著十全十的專註,

心手合一方得圓滿。

如有不慎,便是瓷面爆裂,前功盡棄。

常言道「唯經八十一難,方得七十二變」,

瓷面上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

剛勁有力的篆刻書法,

活靈活現花鳥魚蟲,

濃淡相宜的水墨丹青,

只有在朝夕間的細微積累之後才能幻化成型。

???????????

如今,隨著「三林八景」、「上海八景」,

「三百六十行」屏風和長卷冊頁的相繼問世,

三林瓷刻越來越廣為人知並受到喜愛。

某天人們漫步於瓷刻長廊,

欣賞雕欄畫棟與瓷刻相配相映,

讚歎那種脆弱而不易得的美,

這就是手藝堅守者的欣慰所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絕 的精彩文章:

TAG:精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