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戴相龍:中國當前去產能最緊迫的問題是債務處理

戴相龍:中國當前去產能最緊迫的問題是債務處理

「供給側改革去掉落後、違法違規產能,帶來大量企業被關閉和被兼并,所以當前去產能最緊迫的問題是債務處理。」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戴相龍4月9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表示。

戴相龍分析,目前的債務處理與90年代有很大不同,90年代前債務危機主要是因為銀行類似行政機關,債權人和債務人都屬於國家,所以債務由政府處理。而現在,中國經濟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造成很多行業、企業、產品被淘汰,因此,債務處理必須實行市場化和法制化方式,大部分債務通過協商解決,讓企業承擔一定責任。

他建議中國可以學習日本經驗,建立企業債務處理條例,讓債務處理有法可依,例如部分採用債轉股,部分由國家注入資本金。同時提高社會資本供給能力,通過股本調整培育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投資銀行,增強投資銀行實力。

以下為部分發言實錄:

戴相龍:對亞洲經濟的預測應該從挑戰和機遇兩方面看,如果機遇看不到,風險看得很大,就很悲觀了。我側重講的可能是機遇,我認為至少20年,甚至於到本世紀中葉,亞洲還是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過去20年,年均增長6.8%,今後20年,還會是全球最快的。

這就是我非常樂觀的,很重要的一條是中國發展強勁,印度速度會更快,中日韓的合作會加強,一帶一路的發展會給亞洲帶來新的機遇。 所以當然也有安全方面的挑戰,也有貿易戰,我認為今後20年,甚至本世紀中葉,亞洲仍然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因為我還有一個預測,我們中國改革開放40年年均增長9.4%,後十年增長7.9%,近五年增長6.9%。

這不是經濟衰退,更不是經濟走低的表示,而是我們國家主動、自覺、有效地調整經濟發展戰略,所以我認為今後十年,中國經濟增長,有效的增長也會在6%左右,或者5%以上。 中國最大的一個問題是發展增長的貢獻力發生了非常大變化。去年經濟增長,消費增59%,投資增32%,進出口增9%,所以出口減少一點,或者投資減少一點,但是消費擴大了。所以我認為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更注意質量的階段。

中國經濟增長,質量更好的增長要做的事太多了。最重要的是改善供給,進行供給側改革,第一改善產品供給,要去掉那些落後的違法、違規的產能。要保持那種有效產能,還要創建那些高新技術產能,這裡帶來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會有大量的企業要關閉,被兼并。這個據一個部門反映,我們2016年僅僅成立債權委員會12000家,實際違約債務15萬億,所以中國當前一個緊迫的問題,去產能就是債務處理。

所以我認為對於中國改善供給,既要從中國實際出發,又要學習外國的經驗。比如說我們學習日本的經驗,企業債審法,中國要建立一個企業債務充足條例。第二,資金供給,前10個保險公司我們2家。我們最大的債權公司收入還不及摩根大通1/4,短板就在這,要提高社會資本供給能力。

我們現在中國的債權控制比較大一點點,都是地方政府控股的,為什麼不可以通過股本的調整,培育幾個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投資銀行?還有我們要改善住房供給,防止房地產泡沫。所以要改善我們房地產金融服務體系,要趕快制訂商業銀行的住房貸款辦法,這個還沒有。

第二,我們要學習德國,德國的住宅儲蓄銀行效果很好,所以要總結已經在天津成立並運營了14年中國德儲蓄銀行的經驗,成立政府引導的,扶持的,合作互助,或者商業經營相結合的,主要為城鄉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房的政治性金融業務,改善了這些供給,我們中國經濟增長的趨勢一定會得到穩步的發展。 我認為我們既要看風險,也要看機遇,有了這麼多的機遇,我們就可以戰勝這些風險。

Martin SOONG:戴相龍行長作為之前央行的掌舵人,您可以提供我們給現在的行長什麼樣的一些建議嗎?

戴相龍:我覺得債務處理在90年代跟現在是很大的不同。因為產生的原因不同,90年代前的債務危機主要是把銀行的錢當成財政的錢使用,實行計劃經濟。銀行不是經營貨幣的企業,而是行政機關。所以,當時的債務主要是這種政策形成的,因此處理債務的方法就是由政府拿錢,劃撥不良貸款,到資產剝離公司。或者是由中央銀行再貸款,是用政策型的方法解決。

收購不良貸款不是按現價收購,是按照原價,所以一句話是政策性解決,債權和債務人都是國家的,國家的銀行,國家的企業,所以處理債務是政府處理。 我們國家的債務形成有很大的原因,是經濟發展從高速發展轉向了高質量發展。這樣就造成了很多行業,企業,產品都被淘汰了。所以說,是用市場經濟的方法淘汰它。債權人是商業銀行,上市銀行,債務人是上市的企業。

他們的債務處理不能再是政府的辦法,必須實行市場化,法制化的辦法處理。所謂市場化,法制化的辦法處理,就是殭屍企業堅決讓它淘汰,讓企業承擔一定的責任。大部分的債務是通過雙方協商來解決,所以我建議要成立債務處理條例,讓它有法可依,一部分用債轉股,一部分是國家注入資本金。高質量發展和債務發展是比較輕的,是可以承受的。

另外我們的債務,政府的債務和居民個人的債務在國際上都是比較低的,就是非金融企業債務,所以我是大聲疾呼,要發展投資也好,金融機構有兩種,一個是商業銀行,一個是投資銀行。我們國家的投資銀行太弱了,所以要把投資銀行增強,完善股票市場,提高它的水平,這樣它的債務水平就會下降。對於現在用市場化,法制化處理的債務我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文章來源:財經網 2018年4月9日

責任編輯:陳志清

敬告:本公號由中國政法大學破產法與企業重組研究中心維護。我們將用最快的速度,定期向您提供世界範圍內破產法領域最新的資訊。既期待您成為我們的訂戶,更期待您成為我們的作者。

破產法快訊有您關注,一定更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破產法快訊 的精彩文章:

不宜誇大居民部門槓桿率風險

TAG:破產法快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