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的祖上騙了秦國,老秦人卻對他充滿感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劉邦的祖上騙了秦國,老秦人卻對他充滿感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大秦往事》第19期

也不知是命運還是巧合,劉邦與秦國為敵也就罷了,在三百多年以前,他的祖上就騙了秦國,而且騙得很苦,老秦人卻對他充滿感激。

受了騙還對騙子充滿感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事情還得從令狐之役談起了。

康公元年,即公元前620年,秦康公繼位之初,晉國就出爾反爾,騙了秦國,一下子打得秦軍全軍覆沒。

秦康公雖然文弱,但還是有點脾氣的,晉國這麼不講究,這口氣能咽的下去,當然不,於是,老秦人的彪悍之勁發作。

康公二年,即公元前619年,親自帶兵討伐晉國,佔領武城(陝西華縣東北);

晉國當然不甘示弱,康公四年,即公元前617年,發兵攻打秦國,奪取秦地少梁(陝西韓城南);

於是,秦康公迅速做出反應,奪取晉邑北徵(陝西蒲城縣西頭鄉避難堡)。

……

兩家就這麼有來有往 ,征伐不休。

當然,令狐之役秦康公也不是毫無收穫,他最大的收穫就是:晉國大夫先蔑、士會奔秦。

先蔑也就算了,歷史上並無出彩之處,而士會,可了不得,晉文公時期入仕,在城濮之戰中嶄露頭角,是晉國有名的智士。

秦康公得到他,自然如獲至寶,立刻爵為大夫,視之為左膀右臂,給予充分的信任,然而遺憾的是,秦康公雖然那麼信任士會,但士會呢,卻對秦國不怎麼忠心,他跟著先蔑奔秦,到秦國不久就後悔起來,後悔跟先蔑走錯了路,從此,跟先蔑老死不相往來。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時間很快到了康公六年,即公元前615年,在士會等人的幫助下,秦國經過六年發展,終於恢復了一些元氣,秦康公便決定大舉出兵,討伐晉國,報當年令狐之役的一箭之仇,率先挑起河曲之戰。

這一回,秦軍又是含憤而發,秦康公親自統軍,出兵四萬,以士會為隨軍參謀,浩浩蕩蕩,渡過黃河,一直打到河東重鎮,位於山西永濟的羈馬邑。

晉國趙盾也不是善茬,親帥上中下三軍抵抗,但他發兵前也清楚的認識到,秦國這回來是為了什麼。

六年含恨,如今挾憤而來,兵鋒肯定銳不可當,直接交戰,沒準兒會吃虧,抱著這種心態,他採取了非常保守的戰略,屯兵河曲,深溝高壘,與秦兵對峙。

我不跟你打,就跟你耗著,看誰耗得過誰。

兵法上說,客地作戰,一般利在速決,而不利於長久,因為長時間對峙下來,後勤保障就會是個天大的難題,主軍一分錢能解決的事情,客軍可能花十倍的代價都未必能完成。

就這樣下來,晉軍龜縮不出,秦康公很是著急,因為秦軍消耗不起啊。

這一著急就找士會商量,看看士會有多聰明吧。

針對兩軍局勢,士會認為:兩國對峙,不打一仗肯定不行,但如果長期消耗下去,即便取得勝利,付出的代價也太大,以秦國的國力,可能又會多少年都緩不過來,綜合這兩種因素考慮,可以勝一仗以立威,出了令狐之戰的那口鳥氣,然後全軍而返,讓晉國人見識見識咱們的厲害就成了。

秦康公深以為然,就問了計將安出。

士會說:趙盾寵愛的弟弟趙穿為人桀驁不馴,因爭奪上軍主帥不成,與現任上軍主帥荀林父不合,我們可以以輕騎示弱,誘趙穿出寨決戰,然後打敗他,打敗趙穿,就等於給趙盾臉上狠狠扇了一個耳光,之後明面兒上派使者入晉營求戰,實際呢,我們偷偷撤兵回去,等晉國人清醒過來,我們已經走遠,他也就無可奈何了。

秦康公聽從了他的意見,晉營門口好一通囂張,趙穿氣的火冒三丈,自以為勇敢的他果然不聽主帥命令,帶家族部隊出寨決戰,秦軍誘入包圍圈,然後兩軍合擊,若不是趙盾營救及時,估計這個勇敢的趙穿就要成秦國人的俘虜了。

戰後派使者到晉營求戰,晉軍中也有聰明人,看出秦軍名為求戰,實則準備連夜遁逃,於是主張繞道河口設伏,截斷秦軍的歸路。

然而呢,士會早猜出他們的想法,這回不走水路走旱路,繞道殽山方向,樂顛顛的回去了。

河曲之戰秦國就這麼贏了。

晉國就這樣被秦國狠狠的扇了一巴掌,損失是不大,可面子實在丟不起。

戰後,有人認識到:秦軍之所以如此從容,全是士會出謀劃策的結果,士會不但聰明,而且熟知晉國國情,他在秦國,實在是晉國的心腹大患。

趙盾深以為然,頭髮都愁白了幾根,然後想了個非常英明的主意:晉國人還得為晉國服務,不能看著他繼續在秦國呆著了。

於是找到士會的好朋友,封在魏地的壽余,很是使了一翻苦肉計,什麼苦肉計:安排壽余在魏地造反,然後派兵彈壓,壽余因此逃到秦國,以獻魏地為由求見秦康公。

魏地啊,河東一大塊肥肉,秦國眼饞了好幾代,如今這麼輕飄飄的送過來,秦康公想都不想,愉快的答應了壽余的要求,親自帶兵駐紮河口,準備河東受地。

他們到河口的時候,晉國也派兵過來隔岸對峙,秦康公起初是懷疑的,但壽余說:是我家裡人為防止魏地有人作亂,所以帶兵協助接管的,現在只需要個熟悉晉國內情的大臣一起到魏地說明情況,辦理交割手續, 然後魏地就是你的了。

說完這些話,暗地裡踩士會一腳,並使個眼色。

士會不傻,當場就明白了,壽余這哪裡是來獻魏地,分明是接我回去的。

明白之後怎麼辦?

本來就為投奔秦國後悔,這回見到晉國的態度,那還不趕緊溜之大吉。

話說士會聰明就聰明在這裡,雖然要走,但不能一個人回去,家眷必須安排妥當,於是眼珠一轉,就貌似非常實在對秦康公說:

晉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為戮,無益於君,不可悔也。

晉國人,是老虎豺狼。如果違背原來的話不讓下臣回來,下臣死,妻子兒女也將被誅戮,這對君王沒有好處,對我而言,是後悔都來不及的。

已經很明白的說自己這一去可能回不來。

秦康公一聽,還以為他不放心自己呢,脾氣一上來,立刻指著黃河發誓說:

若背其言,所不歸爾帑者,有如河。

如果晉國違背原來的話不讓你回來,我若不送還你的妻子兒女,就讓河神來懲罰我吧。

即便是你留在晉國不回來,我也知道是晉國人搞的鬼,不但不會怪你,還會把你的家眷完完整整的送過去。

古人發誓可不象現在,有極高約束力的。

得到秦康公的許諾,士會就開開心心的走了,走了之後還能回來嗎,立刻被迎入晉都,爵為大夫 ,一下子進入六卿的行列,從此以後,就踏踏實實的為晉國效力。

而這個士會,劉姓,士只是他的氏,因封在隨、范兩邑,謚號為武,所以又被稱為范會,隨武子等,是劉家人的祖先,漢高祖劉邦就是他的後裔。

劉邦的祖上就這樣騙了秦國。

士會過河之後,秦康公怎麼樣了?

還在河西老老實實的等著,等士會歸晉的消息傳來之後,秦康公才明白上了當,受了騙,可明白之後怎樣,一怒之下將士會滿門抄斬,沒有,很是無奈的長嘆一聲,完完整整的把士會家眷送回去了,並帶信說:

吾不負黃河之誓也

我不會忘了黃河上立下的誓言,現在把家眷送回來,聊以感謝這些年你在秦國立下的功勞。

被人騙了,還念著他以前的好,對他充滿感激,老秦人就是這麼憨厚。

士會走後,秦國再也無力東出爭霸,自此便在秦康公的帶領下,過起了詩一般和平的生活。

康公十二年,即公元前609年,秦康公卒,秦國太平了五六年,可天下,早已越來越是熱鬧了。

參考資料:史記、左傳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邦 的精彩文章:

劉邦的人品到底怎樣?
劉邦死後呂氏家族為什麼敢作亂?真相是

TAG: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