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為P20 Pro體驗:外觀細節不講究 三攝確有真實力

華為P20 Pro體驗:外觀細節不講究 三攝確有真實力

縱觀整個三月,華為P20/P20 Pro可以說是風頭最勁的新機了,尤其是P20 Pro所搭載的徠卡三攝組合確實有著超高的話題度。點述Spotory目前已經拿到了華為P20 Pro,它的拍照實力到底如何?其他方面的表現能拿幾分?這篇體驗文章給你答案

拿到華為P20 Pro的時間並不長,接觸了三四左右也算是對這款機器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本篇體驗文章,點述更想從這款機型最具特色的點出發來分析。如果您認為篇幅過長,想直接看「結論」的話請移步文章末尾。

熟悉的劉海屏 正面細節讓人失望

如果我說華為P20 Pro長著一張網紅臉我相信大家並不會反對,我們暫且不討論劉海屏是否算是跟風或者是抄襲,但就目前而言卻是很多用戶對於劉海屏有著非常明顯的抵觸情緒。

6.1英寸OLED異形屏

華為P20 Pro正面是一塊6.1英寸的OLED屏幕,相比目前大多數採用5.99英寸尺寸的手機來說,華為P20 Pro稍稍大上一圈。屏幕素質我們就不過多分析了,OLED先天的高對比度以及色域優勢都具備,實際觀感也是不錯的,這一點基本可以參考華為Mate 10 Pro上的表現。

出廠自帶貼膜

在我們拿到的機器上,華為原廠還自帶一張貼膜,很有可能揭下貼膜之後就沒有疏油層了,個人建議比較在意劃痕的用戶還是更換一張帶疏油層的玻璃膜的體驗會更好一些。因為原廠自帶的這張貼膜,比較容易出現劃痕,在視覺上的影響也比較明顯。

頂部「劉海」放下了不少感測器

在屏幕「劉海」部分,華為P20 Pro的聽筒、前置攝像頭都放在這裡,同樣都是圓形造型,而中間部分則是光線+距離感應器,在三者的上方還有一顆很小的LED燈。基本上傳統觸控屏手機正面該有的元素它都有。

跟iPhone X比劉海寬度有點讓人瞧不起

雖然前面說了不評論劉海屏是好是壞,但華為在發布會上有一點確實讓人覺得不太地道。發布會上有一頁PPT對比了華為P20和iPhone X的凹口的大小,PPT上的文字內容是更小的「劉海」,更多通知內容。其實這個文字描述沒什麼問題,但是iPhone X的「劉海」為什麼這麼大,華為心裡沒點B數么。

底部的home太靠下

華為P20 Pro屏幕底部較為極限的放下了一個觸控式的實體home鍵,這個設計華為P20和P20 Pro保持一致,這與Mate 10與Mate 10 Pro有所區別。相信很多用戶來說都覺得這樣的設計很滿意,保留了指紋按鈕還保持了高屏佔比,但千萬別高興的太早。和Mate 10不同的是,華為P20 Pro採用了19:9的屏幕,即使拋開劉海部分不談也是18:9屏幕,再加上底部特意留出來的空間,也就是說單手想要hold住大部分屏幕是不太可能的,因為home鍵還兼具了收拾操作功能,所以在點擊home鍵時都比較費勁。另外因為華為P20 Pro機身重量比較大,在點擊home鍵時可能會一不小心造成脫手的可能。

iPhone X黑邊幾乎一致且R角很和諧

而在小標題中提到的細節不滿意則是對於使用劉海屏後,屏幕R角與機身R角形成視覺上的不協調。iPhone X的大劉海也許讓很多人都不喜歡,但在細節上蘋果依舊有著相當高的要求,除去「劉海」區域外iPhone X屏幕的上下左右四邊距離機身邊緣的距離基本上是相同的。並且屏幕四角與機身四角的R角幾乎相同。

華為P20 Pro在這方面做得並不好

華為P20 Pro因為底部有一個home鍵,所以下邊框我們暫且就不過多考慮,但左右邊框和頂部邊框距離的不同,以及屏幕R角的不同,讓屏幕四角與機身四周形成了視覺上的不協調。這一點在OPPO R15和vivo X21上都存在類似的問題,vivo X21相對來說算是表現比較好的。

漸變配色很「騷氣」

華為P20 Pro的背面單純從ID設計的角度來說,並沒有太多新意,依舊是iPhone X之後司空見慣的豎向攝像頭排列,只不過攝像頭的數量增加到了3個。背面玻璃蓋板的弧度非常大,在視覺上能達到一定的降級厚度的效果。

華為P20 Pro背面的漸變色

華為P20 Pro的配色很有看點,四款配色中有兩款都採用了漸變色的設計,極光(Twilight)配色在之前的曝光中就見到了很多次,而我們拿到的櫻粉金配色依舊是漸變設計,不過並不算是特變明顯,但在光線下依舊能看出下部分顏色逐漸變淺。即使不喜歡漸變色,華為P20 Pro依舊有其他顏色可選,不過相對「暗」一些,不知道國行版本會有更多配色出現。

視覺上並不會覺得機身很厚

華為P20 Pro因為採用了更大尺寸的屏幕,機身尺寸自然有所增加,並且機身厚度也有增加,因此該機的電池容量也達到了4000mAh,這確實相當驚人。儘管比三星S9的厚度還要薄一些,但是7.8毫米和8.4毫米(三星S9)就誰也別笑話誰了。

華為P20 Pro塞下4000mAh不容易但厚度也犧牲了不少

在前面就說了,華為P20 Pro重量比較大,稍稍有些墜手,再加上這個厚度,儘管背面的弧度設計更多的照顧了手感,但整體體驗還是打了一定的折扣。

攝像頭模組的突起可以理解

另一方面,華為P20 Pro的攝像頭突起也稱得上是比較大的了,尤其是在這樣的機身厚度下,要知道三星S9雖然厚但人家攝像頭是全平的。當然,從理性的角度出發我個人還是理解的,畢竟這個三攝模組中放進了一個1/1.7英寸的感測器。相比之下,諾基亞808和1020要遠比華為P20 Pro誇張的多。

比vivo X21實際厚了不少

多說一句,華為P20 Pro支持IP67級別的防水防塵,SIM卡托也有一圈防水的密封圈,實際上這個功能在2017年幾乎成了標配,想一想大概是因為之前iPhone 7/7 Plus突然支持了吧。包裝內配件除了最高22W功率的充電適配器以外,還有Type-C介面的耳機以及Type-C轉3.5mm轉換器。

防水密封圈

小結一下,華為P20 Pro總體外觀設計過得去,劉海屏帶來了高屏佔比、前面依舊有home鍵,但細節還有很大空間「打磨」。背面設計豎置三攝很顯眼,漸變色也比較抓眼球,厚度其實還ok,不過稍稍有些墜手。

1/1.7英寸超大底+3倍光變有多強?

華為P20 Pro最有話題度的其實就在拍照這個部分了,如果只是單單看參數就已經非常讓人驚艷了。但我們依舊還要冷靜下來期待華為P20 Pro的表現,因為該機大部分功能都集中在拍照部分,儘管是少有的支持960FPS超慢動作視頻拍攝的機型,但效果都雷同,這點我們就不過多做介紹了。

華為P20 Pro擁有三個攝像頭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硬體,很早以前就有曝光稱華為P20系列將會有一款機型採用三攝的組合,當時各種猜測滿天飛。現在看來其實都有些想多了,儘管規格華麗,但這個三攝組合實際上很「樸實」,它無非是將傳統的兩種不同的雙攝組合起來,以往我們多見的是廣角+長焦或者是彩色+黑白,而華為P20 Pro則是廣角+長焦+黑白。

各個元件示意圖

在官方這種圖片中我們就能看出,突起最大的模組中包含了彩色鏡頭(主攝)和長焦鏡頭(支持3倍光變),中間還有激光發射、接收器。最下面的鏡頭是mono黑白鏡頭,雙色溫閃光燈中還包含了色溫閃感測器。

中間的是4000萬像素的主攝像頭

華為P20 Pro的主攝採用了4000萬像素,採用了1/1.7英寸的超大感光元件,目前絕對大多數手機的主攝感光元件都在1/2.2英寸以下,在手機產品中比華為P20 Pro主攝感光元件尺寸更大的有三款——松下CM1(1英寸,嚴格意義上講我並不認同他是一款手機)、諾基亞PureView808(1/1.2英寸)、諾基亞Lumia 1020(1/1.5英寸)。但從便攜性以及對外觀影響的大小來看,華為P20 Pro能把這樣一個模組放在手機里確實在ID設計上非常有難度。

鏡頭蓋上的方塊就是追焦功能的提示

華為P20 Pro在功能上也有不少乾貨,但我們接下來的內容會集中在追焦、AIS防抖、三倍光變上,因為在我接觸的這幾天中利用的比較多,像是AI識別其實這個功能本身的目的就是做到「不存在」。在追焦這部分,假如在畫面中有一個物體一直在持續運動,我們在取景框中就能看到有若干個空心方塊來表示這個物體的軌跡,這和很多無反相機的界面類似,對於很多抓拍的場景來說還是很實用的。

AI場景識別也有幾率被「騙」

我們先來看看常規的拍照內容,和以往的徠卡雙攝一樣華為P20 Pro依然有鮮艷模式,但假如AI識別到了具體的場景進行優化後,就不能在選擇鮮艷模式了,同時開啟了鮮研模式也不會在自動進行AI場景識別。

各種拍照模式

在鮮艷模式下,我們可以明顯看到照片的飽和度以及對比度提升,視覺衝擊力有著直觀的提升,當然這和加濾鏡有著一定的不同,不過最終結果確實很討好眼球,不過個別場景會有些飽和過頭的感覺。在大部分風景、美食的場景下,鮮艷模式確實比較討好眼球,說的直白點就是天更藍、草更綠、花更艷。

常規模式(左)和鮮艷模式(右)對比

在常規模式下,華為P20 Pro因為大尺寸感測器以及高像素的優勢,室外場景的表現符合我們的預期。這個樣張雖然是陰天,但是整體色彩、寬容度以及銳度的表現都可以說是手機中第一梯隊。

室外樣張

但在逆光環境下,華為P20 Pro出人意料的出現了一些問題,我們看到汽車的反光以及樹枝末端都出現了紫色的重影,這可能可能是鏡頭鍍膜造成的也有可能是演算法出了一些小問題。

逆光出現了紫邊的現象

華為P20 Pro不僅僅採用了超大底的感光元件,也率先採用了3倍光學變焦的長焦鏡頭,對於這一點我還是很滿意的,因為3倍光變在大多數情況下要比2倍光變實用的多,畢竟目前的手機相機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即使數碼變焦2倍也依然能獲得不錯的效果。

大光圈模式下的3倍光變效果對比

上面兩張圖片就是1倍畫面和3倍畫面的對比,整體的色彩少有變化,3倍光變的樣張反而色彩更好,因為是光學變焦所以在畫質上的表現也ok,雖然銳度稍有欠缺,但考慮到這是手機上的3倍光變我認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最後我們來說說華為P20 Pro的夜拍能力,講道理為了評測相機的好壞應該使用常規模式進行拍攝,不過在夜景這部分我還是選擇了夜景模式,因為華為P20 Pro在這個功能上的表現確認讓人印象深刻。因為AIS防抖演算法的存在,華為P20 Pro在夜景模式下手持即可以擁有最長6秒的長曝光時間。

從上到下依次是自動曝光、2秒曝光和5秒曝光

根據曝光時間的不同,畫面的明暗肯定會有差別,但你要知道這可是在手持的情況下拍攝的。通過這三張照片的對比我們就能看出華為P20 Pro在正常曝光、1秒曝光和3秒曝光下畫面的不同。

在3秒的曝光的畫面中,暗部細節全都清晰的展現出來,不過因為是演算法合成,所以很多細節有比較明顯的塗抹感,但在不100%放大的情況下沒有那麼誇張。

從上到下是自動曝光和1秒曝光

反倒是整體的寬容度表現的相當出色,並沒有因為俺不細節的提升讓原本亮部畫面過曝或者是明顯的「分裂感」。最重要的還是畫面的整體觀感並沒有給人「假」的感覺,可以說這個手持長曝光對於夜景就是神器的存在。多說一句,經過手持長曝光拍攝的圖片,整個解析度會縮小到常規模式的1/4,寬和高都縮小了一半。不過1000萬像素的保留問題也不大。

拍照部分小結一下,華為P20 Pro堪稱豪華的硬體規格確實帶來了非常給力的拍照提升,而且像是3倍光變、超級夜景這些功能點都不像是畫質提升那種需要非常細緻觀察才能感覺到提升,用戶能夠一下子感知到他的實力。

老朋友EMUI 麒麟970依舊是短板

在系統方面,近一年的發布會幾乎沒有廠商花太多的時間去介紹,因為目前無論是iOS還是Android在基本體驗上都沒有什麼問題,即使是原生Android也基本都實現了支持。對於定製化系統來說,能用來達斯宣傳的功能點並不多,EMUI作為華為自家的深度定製系統,進化到了8.1版本,同時基於Android 8.1系統定製。

熟悉的EMUI用上了Android 8.1

EMUI 8.1從功能性上並不用太多介紹,各種健康應用、HUAWEI Pay、導航欄等等都滿足了大部分的使用需求。同時還提供了有「應用抽屜」的模式,其實這只是一個Launcher,相信很多系統都有類似的功能,但不能不說目前EMUI是少有能跟MIUI拼系統功能點的。

可以改變Launcher風格

不過對於華為的EMUI來說,即使余承東在發布會上表示他擁有非常多數量的主題,但目前來看大部分官方主題,或者是預設主題在圖標的審美上依舊是缺失的。其實MIUI的圖標也不能說有多好看,但勝在無功無過,而魅族、鎚子等等這些UI設計都比較得我心。相比之下,EMUI的圖標簡直就像是一個理工科出身的人做出來的一樣。

EMUI最大的問題不是功能而是審美

在性能部分我相信各位也一定非常了解了,華為P20 Pro採用了麒麟970處理器,架構、製成那些就不過多介紹了,基本與驍龍835尺寸的綜合表現,但是在圖形性能上與驍龍的Adreno相比有著明顯的差距。

王者榮耀的話,高幀率模式其實壓力也不大,但可能幀率的波動比較明顯,很難一直維持在58FPS以上的水準。而對於近期大熱的吃雞手游來說,最高畫質也不是不能開,但對於GPU來說會有一定的壓力,並且幀數也只能停留在30-40FPS這個區間,高負載運行的情況下,對於電池的壓力就變得更加明顯。

華為P20 Pro應該不會有8GB RAM的版本

在RAM這部分,按照華為歐洲市場的依舊是4GB起步,我認為華為P20還會有4GB RAM的版本,但是華為P20 Pro肯定會是6GB RAM起步,8GB RAM的可能性不大。

小結一下,華為P20 Pro的EMUI在功能體驗上沒有什麼短板,但是視覺設計上還有很多的提升空間。而在性能表現部分,麒麟處理器在GPU上的弱勢一直存在,但只要不是非常壓榨處理器的遊戲大作,在大部分場景下不太能體現出性能上的差距。

寫在最後

華為P20 Pro在拍照方面確實擁有非常強的水準,不僅僅是硬體規格本身,像是AIS防抖、超級夜景、徠卡合作等等都增強了它在拍攝上的實力,ID設計本身也同樣有著很高的難度。不過我們也沒必要神話他的拍照,確實它在DxO上有著第一的得分,但也沒有那麼誇張。

華為P20 Pro體驗

不過華為P20 Pro也並不完美,正面屏幕與機身的細節、絕對性能上的短板,讓人們在選擇時還是會猶豫一下。同時,我們也必須要考慮到他的價格因素,這對於這款機型來說也顯得相當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點述Spotory 的精彩文章:

2018款iPad全解析:換裝A10處理器 支持Apple Pencil
聯想S5/K5獨家曝光:驍龍625/MT6750 全面屏+雙攝

TAG:點述Spot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