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諾獎得主共話高質量發展

諾獎得主共話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

中國經濟報告 王藝璇

經濟學作為一門科學,應該加強研究人們的敘事和言論,它們是影響經濟增長或滯後的重要因素。敘事經濟學(NarrativeEconomics)是傳統經濟學家關注不多的領域,但諸如「中國夢」「美國夢」這樣的敘述或話語卻對市場運行和大眾經濟行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我非常支持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國夢」,這鼓勵了個性化發展和個體創造性,營造了樂觀的情緒和自信的態度,有助於中國經濟的發展。

這並不是「中國夢」第一次被提出,早在13世紀,中國南宋詩人、畫家鄭思肖就在一首詩中描述了「中國夢」。習近平主席為「中國夢」賦予了更多的生機和活力,將個體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相連接,也刺激了中國的消費熱潮。習近平主席在剛剛閉幕的「兩會」上強調,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

「美國夢」的概念最早出現於20世紀初,美國人詹姆斯·特拉斯洛·亞當斯於1931年在其所著的《美國史詩》中第一次提到「美國夢」,但直到他去世之後,這一概念才真正開始流行。「美國夢」和「財富夢」雖有交叉,但並不一致,「美國夢」並非關於房子、汽車或是高薪的夢想,而是屬於全體人民的共同夢想。但在流傳過程中,「美國夢」卻有些被濫用,猶如病毒一般,內涵發生了變異。

「美國夢」和「中國夢」都有很多活力,可以推動經濟的成功。生活在「中國夢」中,你可以為了實現夢想而努力。企業家精神需要勇氣,需要對自己信任。同時,實現「中國夢」也需要人們不斷積累技能。我們不應將「中國夢」和「美國夢」相互對立,兩個夢想有著相似性,應該嘗試共同成就。

得益於大數據、搜索引擎的發展,我們現在有了新的機遇。未來可以研究一下,什麼樣的敘事成功地促進了經濟發展,什麼樣的敘事沒有成功。這將會對經濟發展尤其是煥發新經濟的活力帶來重大影響。

中國的轉型包括了不同層面的問題:發展模式由集體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鄉村要發展為城市、從新興經濟體到比較發達的經濟體。所有的這些挑戰在中國都存在,但中國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轉型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是堅持了務實主義。務實主義使得中國經濟轉型在沒有經驗可借鑒的背景下「摸著石頭過河」,一邊走,一邊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口氣把所有的問題全解決。第二是堅持漸進式發展。中國政府相信改革是需要一直進行的過程,中國在漸進式改革中不斷學習積累,進行了行之有效的制度創新。比如在20世紀90年代,鄉鎮企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後來是合資企業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中國強調要推動創新經濟,讓大學的科研機構、新的私營企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第三是堅持對外開放。中國意識到要成功就必須對外開放,不只是貿易開放,學習和教育也要開放。

動態地調整政策和不斷學習非常重要。一個階段的改革,意味著這一個時期的制度可能是有效的,但並不代表下一個階段它依然有效。

GDP是一個常規指標,但是這個指標對準確反映經濟績效並不是特別好。有時候沒有考慮到分配的問題、可持續性的問題,以及人民總體的福利問題。用GDP監測的東西會影響我們的工作和對價值的判斷。如果要衡量中國今後的增長,不要僅看GDP,而是要通過新的措施,要有一系列全套的指標來衡量才行。也就是既要注重數量,更要注重質量。

如何實現更好的高質量經濟增長?第一,重視環境問題,應當將環境問題納入經濟發展權衡指標中。第二,稅收是非常有意義的激勵機制,可以促進經濟環境的良好發展。第三,對基礎設施進行投資,對城市進行良好設計,提供良好的公共交通。第四,確保高質量的健康發展,關鍵是要為百姓提供普遍的醫療服務,政府應當在健康領域發揮引領作用。第五,要高度強調教育質量,為人們提供普遍的教育機會,同時還要考慮農村地區以及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

從長遠角度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共同採取措施,引入新的機制,改革原有制度,徵收財產稅等。如果能夠從數量發展真正邁向質量發展,肯定可以解決經濟面臨的很多挑戰,以後的經濟發展不再依賴於債務,而是依賴於稅收和股權。從數量發展邁向質量發展勢在必行。

數字革命給全球價值鏈帶來不容忽視的影響。儘管數字革命正在進行中並且還未完成,但已然淘汰或擠佔了很多勞動密集型行業,這種趨勢在未來還將繼續擴大。其後果是勞動力成本和生產地點等要素變得越來越不重要,製造業將向市場轉移,以節約物流成本、提高運輸速度。它也許還會沿著創新中心轉移。其實,在很多行業,只要有一兩個不錯的樞紐和中心,就能夠整合行業全部資源,如矽谷、深圳、杭州,能夠產生集群效應。

這些影響和後果還未完全顯現。很多國家之前是基於勞動力成本具有比較優勢而發展起來的,但數字技術讓這樣的成本優勢不復存在。接下來的問題是這些發展中國家應該採用怎樣的發展模式,是傳統的亞洲新興經濟體的發展模式,還是其他新的發展模式?總的來說,數字革命還是帶來了積極影響,比如阿里巴巴等電商平台的崛起、移動支付的興起,但是它們是否會帶來強勁的經濟增長動力,還無法定論。

如今對服務貿易的統計還不準確,而服務貿易占經濟活動的比例很大,不可視而不見。與貨物貿易相比,測算服務貿易難度很大,因為貿易會逐漸轉移到數字平台、電商平台上。如今經濟已越來越多地依賴數字平台,貿易也是。具體如何轉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數字技術和提供數字技術的企業受到何種監管,是否有國際協議對此類活動進行規範。不受監管的互聯網是行不通的,因為會帶來網路不安全、濫用網路等負面問題。所以互聯網需要監管,但不應該各自為政,應進行適合各自體系的監管。網路安全方面的工作任重而道遠,若不希望數字革命帶來的負面問題抵消積極效應,就必須做大量工作。

儘管近年來中國基尼係數開始下降,但從全球來看仍然處於較高水平,而導致不平等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城鄉收入差距過大。農民工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和勞動力的重要來源,但其不能獲得相應的公共社會服務,比如造成了留守兒童的問題。雖然進城打工增加了這些人的收入,但這並沒有辦法彌補留守兒童在成長發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留守兒童在認知、性格、技能等形成的關鍵期缺乏「有效的父母參與」。其代際影響令人擔憂。因此,應進一步引導當前公共政策關注這一問題,並提高早期教育投資。隨著中國人口逐漸老齡化,勞動力成本在上升,政策在鼓勵孩子學習技能方面有欠缺,機遇的不同也會造成未來各代的不平等。所以,中國要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這應成為改善人力資本很重要的部分。

過去40年,中國的快速增長得益於大量物質資本投入和適齡勞動力人口的驅動。然而,伴隨人口遷移和老齡化,助長中國經濟增長的大量有技能的適齡勞動力人口正在減少。要保持經濟增長,中國在教育、技能形成和勞動力素質等方面面臨嚴峻挑戰。應對這些挑戰,需要確保教育機會均等,減少對流動性的限制,為人力資本投入創造有效的市場,並準確把握技能形成的動態生命周期。

為什麼中國的貧富差距在日益擴大?其他新興經濟體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我想指出的一點是,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與全球化的日益升級是相關的。

我們生活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但這次的全球化與以往的全球化是不一樣的。本輪全球化所形成的國際分工,並沒有很好地解決貧困問題。表現在本輪全球化把無技能的人排除在外,尤其是農村勞動力,未能從全球化分工當中受益。

很多人基於比較優勢理論認為,國際貿易可以解決貧困問題。因為國際貿易能夠讓發展中國家專註於生產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而生產這些產品可以利用低技能工人。這樣,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就會有所增長,貧困問題就解決了。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很多低技能工人發現自己的工資停滯不前,大部分國家的不平等在加劇。這不是要停止全球化生產,即使是可以停止的話,效果也適得其反。因為全球化生產確實可以讓發展中國家的人均GDP增長,全球化也是貧困國家走向繁榮的動力源。

解決貧困問題的關鍵在於,提高底層工人的技能,讓他們獲得全球化生產中的工作機會。政府應制定政策,加大教育和培訓的投入,對私營企業進行補貼,鼓勵企業培養技術工人。只有給包括無技能工人在內的工人們「賦能」,讓他們獲得謀生的「技能」和「工具」,進入全球化的勞動力市場,才能真正解決貧困問題。

新技術總會對生產帶來顛覆性的影響,而且這種產業的轉型不斷發展,有些行業會越來越好,有些行業就不可避免地會衰落甚至淘汰。這一過程也在加劇收入不平等。計算機提高了教授的生產率,因而其收入大幅提高;清潔工和保安這類底層人群的薪資則停滯不增;而行政類人員則可能失業,或是收入水平下降。這也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發達國家內部薪資水平分化的主要原因。所以一旦引入新技術之後,我們就要確保它所帶來的益處能夠在經濟中比較平衡地分配,而不只是讓部分人受益。每個新技術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我們必須了解會以什麼樣的方式過渡,從而使得經濟能夠更快速、更有效地得到調整,不讓任何一個社會群體落在後面。

很多經濟研究發現,在人工智慧時代,循規蹈矩的、重複性的工作將會消失,需要技能的工作將會得以保留。例如在銀行,出納員這個崗位會被人工智慧替代,但是銀行服務則需要人來完成,比如推薦理財產品。在高技術性的、高創造性的行業以及服務業,人工智慧無法替代人類發揮作用。

我們應積極應對來自人工智慧的挑戰,企業會自行進行業務調整,加強對新技術的應用,以保持自身的競爭力,政府也應積極與企業進行合作。對於每個個體而言,則需要確立終生學習的理念,積極擁抱新技術。這樣,一方面,人們可以更好地適應新的技術環境,另一方面,社會對新技術的接納程度也會大幅提高。

誘發經濟危機的因素有很多,可能由極端的情況引發,也可能由意外因素的變化引發。例如,經濟參數的變化、干擾性事件或者貿易戰。當然,經濟危機還可能是由市場情緒波動引起的,市場情緒不再樂觀或者加速悲觀,都可能引發經濟危機。而這樣的情緒變動所形成的預期很可能只是猜測。儘管下一次經濟危機必將發生,但並不意味著未來的經濟危機一定會帶來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的核心是銀行危機,其特徵是銀行資不抵債,其資產市場價格劇烈下跌,導致擠兌和銀行倒閉。與2009年相比,現在西方國家的銀行能夠更好地應對商業危機。

在銀行應對商業危機的能力大大提高時,其他經濟部門的危險性也大大降低了。不排除全球或者絕大部分地區仍然會有新型的商業危機。比如,資產價格下降、投資萎靡導致就業萎縮,或是政府和居民債務的進一步上漲。

這些危機可能發生的最大依據是,現在對於企業或居民住宅的估值並沒有穩固的基礎,對未來的經濟增長預期也沒有非常好的基礎。由於不可能對這些資產的價值有一個完全的認識,很難衡量其中的風險大小。未來全球很多地區可能都會遭遇劇烈的波動。即使中國能夠獨善其身,也可能會受到間接危害。

我們不要因此消沉,而是要正確看待。我們正在經歷著繁榮的時代,只要經濟還在健康、可持續地發展,我們還要經歷很長時間才可能遇到經濟危機的部分誘發因素。即使經濟遭受另一場危機,我們也會克服危機,繼續發現新機遇,讓經濟繼續健康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報告 的精彩文章:

中國文博改革芻議

TAG:中國經濟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