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NASA資助研製機器昆蟲探索火星:蜜蜂、麻雀還有變形者

NASA資助研製機器昆蟲探索火星:蜜蜂、麻雀還有變形者

英媒稱,靈敏得足以飛越整個火星上空並對紅色星球上的隱蔽處和裂縫進行探索的機器昆蟲群即將獲得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資助。這種被稱為「火星蜜蜂」的機器昆蟲的大小與大黃蜂相似,但擁有龐大的翅膀,可產生足以在火星大氣中盤旋的提升力。火星大氣的密度只有地球大氣的1/100左右。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4月1日報道,由美國和日本科學家研製的這些蜜蜂身上將安裝感測器和無線通信裝置,這樣它們就能測繪地形、採集試樣,甚至尋找生命跡象如甲烷的排放。

報道稱,儘管火星車已經在對火星進行探索,但它們的運動速度極其緩慢。自從2012年在火星上著陸以來,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只走了11.2英里。

這些火星蜜蜂將配備一個移動基地,例如一台火星車。在被派出執行任務之後,它們可以在這樣的移動基地上補充電力。美國亞拉巴馬大學的康成權(音)說:「火星蜜蜂是翅膀如蟬翼大小的上下搖翼式飛行器。它們將整合感測器和無線通信裝置。火星蜜蜂群可以大大強化火星的探索使命。」

作為美國航空航天局「創新性高級概念」(NIAC)計劃的一部分,該項目成為NASA從230個候選方案中挑選出來的25項初期階段創新項目之一。所有這些項目都將從NASA獲得大約12.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8.5萬元——本網注)的推動資金,作為9個月的研究經費,之後它們將可以提出第二階段經費的申請。

NASA空間技術任務局代理副局長吉姆·路透說:「NIAC計劃將使NASA有機會探索具有遠見的想法,它們可能通過創造更好的甚至全新的概念,在此過程中讓美國的創新者和企業家作為合作夥伴,來改變NASA未來的任務。之後這些概念便可以接受評估,以便有可能被納入我們初期階段的技術組合當中。」

被選中的其他方案包括一台名為「麻雀」的蒸汽動力跳躍機器人,它能夠對冰凍的海洋世界如土衛六衛星進行探索。許多專家相信,銀河系中最有可能發現生命的地方非土衛六莫屬。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加雷思·梅里恩—格里菲思在解釋這個項目時說,即使在操縱團隊不了解地形的時候,機器人「麻雀」的跳躍運動也可以起到幫助作用。通過多次跳躍結構的使用該機器人可以迅速完成長距離穿越,從而使它能夠在適合系統生存的嚴酷輻射環境下,利用一次外出執行任務的時間抵達多個地質單位。

報道稱,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一台變形機器人也獲得了經費資助,該機器人的外形可以依據它是否在大氣中飛行而發生變化:在平坦表面上滾動,在湖面上漂浮,甚至可以探索洞穴。被稱為「變形者」的該機器人是一種兩棲飛行機器人,它由更小的機器人單元組成,這些機器人單元被稱為協作機器人,它們可以從大機器人身上離開以獨立執行任務。

該項目負責人阿里阿克巴·阿加默罕默德說:「『變形者』機器人可以變化為在表面上滾動的球,在表面上方飛行和盤旋、在表面以下的空間里運動的飛行陣列,以及可以在液體中有效地游泳行進的魚雷狀結構。它能變成其他的功能性系統以便執行各種不同的任務,例如運輸大而重的物體、以最低的能量消耗進行遠距離的穿越,以及建立通信網路以便從難以抵達的區域實現與表面的通信。

馬里蘭大學也贏得了研製「生命機器人」的經費資助,這是一種外形類似於火星車的機器人,它可以在宇航員執行漫長任務過程中陪伴在他們身旁,通過一條臍帶相連從而為他們提供氧氣、食物和水。這種陪伴機器人還可以攜帶通信設備和高解析度攝像機。戴維·埃金說:「參加未來登月或火星探索的宇航員將在月球和火星表面停留數月,而不只是幾天時間,並且將經常從事艙外活動作業。顯而易見,如果宇航員不需要背負攜帶型生命支持系統來維持生活支持功能,那麼對行星表面的探索活動將得到極大改善。」

來源——科普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湖科協 的精彩文章:

36歲成為復旦教授,53歲因公殉職,剛剛他被追授為「時代楷模」

TAG:龍湖科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