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陝西兩項考古被評為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有你家鄉的嗎?

陝西兩項考古被評為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有你家鄉的嗎?

了解更多韓城請關注陝西韓城旅遊微信

吾城 | 有故事的韓城 有味道的旅程

4月10日,為期兩天的「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北京結束,經過26個入圍項目彙報人以項目時代早晚為序進行的20分鐘終評展示和評委、學者提問,評委會經過評議和投票,產生出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剛剛,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還等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按年代早晚排序)


發掘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項目負責人:於建軍

作為新疆境內發現的第一個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通天洞遺址完整保存著從舊石器時代到3500年前古人類生活、居住的遺存,不但是舊石器考古的重要收穫,也是新疆北部史前考古文化序列構建的重大突破。阿爾泰山與塔爾巴哈台山之間相對平坦的山谷從舊石器時代開始,一直就是重要的文化傳播與交流通道,這種特點在青銅時代、早期鐵器時代的遺存中也有所表現,為阿勒泰地區史前考古打上了一以貫之的底色,對於研究中國乃至東亞地區舊石器時代文化的豐富性、多樣性、與歐亞大陸西部遠古文化的相關性等,以及探討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群的遷徙擴散,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通天洞遺址及其環境

炭化小麥和其他植物

發掘單位:山東大學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系

項目負責人:王芬

濟南章丘區焦家遺址發現極為豐富的大汶口文化遺存,有夯土牆、壕溝、215座墓葬、116座房址等,隨葬品常見玉鉞、玉鐲、陶高柄杯、白陶器和彩陶等,是目前發現的海岱地區年代最早的城址,填補了魯中北地區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階段居住形態研究的空白。該遺址可能是魯北古濟水流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一處中心都邑性聚落,對探討海岱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內涵、聚落結構、更大範圍的區域聯繫以及文明化進程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大型墓葬M152

大型墓葬M91隨葬玉器


發掘單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高陵區文體廣電旅遊局

項目負責人:楊利平

楊官寨遺址共發現史前墓葬343座,墓葬分布十分密集,無任何疊壓打破關係,方向均為東西向,應經過嚴格的規劃。多數墓葬不出隨葬品,僅在少量墓葬中發現有尖底瓶、彩陶盆、彩陶壺、夾砂罐、陶缽、陶杯等日用陶器,還有陶環、石環、石串珠骨簪、骨環、蚌殼等裝飾品。根據隨葬陶器及碳十四測年數據,初步判斷該批墓葬的年代為廟底溝文化時期,是國內首次確認的廟底溝文化大型成人墓地。為楊官寨遺址聚落布局、廟底溝文化聚落形態、埋葬習俗、婚姻狀況、人群血緣關係、社會組織狀況等課題的研究積累了珍貴的實物材料,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發掘區航拍

帶二層台豎穴土坑墓M388

彩陶壺


發掘單位: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彭陽縣文物管理所

項目負責人:馬強

姚河源遺址分為晚商、西周、東周三個時期,以西周為主。遺址分居址區、作坊區和墓葬區。居址區內發現有水網、路網、壕溝、牆體、灰坑等。墓葬區位於遺址東北部,面積約5萬平方米,共鑽探出墓葬、馬坑、車馬坑、祭祀坑50餘座。甲字形墓葬出土青銅車器有軛、衡末飾、軸、軎、轂、伏兔、泡飾等,另有玉璧、骨梳、蚌器、甲骨文等。另外,遺址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計7塊,其中有文字的2塊,總計發現文字約50餘字。姚河源遺址應屬於某一西周封國的都邑遺址,證明西周王朝對西部疆域的管理採用的也是「分封諸侯,藩屏王室」模式,為了解西周國家的政治格局、周王朝與西北邊陲地區的關係提供了珍貴的新資料。

車馬坑

玉鳳


發掘單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項目負責人:樊溫泉

該遺址考古,是歷史上對鄭韓故城城門進行的第一次科學發掘,全面揭露了春秋戰國時期城門的構造、16條春秋至明清時期道路的走向,印證了史書中對鄭國「渠門」的記載,起到證史、校史作用。同時發現戰國時期帶有防禦體系的瓮城城牆,屬中原地區東周時期王城遺址首次發現。

鄭國三號車馬坑,是繼鄭公大墓之後的又一驚世發現。坑內殘存4輛拆車葬式的木車,加之之前的發掘,鄭公大墓共有葬車48輛,馬124匹以上,出土的車輛和馬匹之多,在我國東周考古發現中實屬罕見。特別是飾有青銅和骨器構件的彩席頂棚、輿長約2.2米的大型安車,為研究我國周代車馬葬制、葬俗等內容提供了重要的學術依據。

北城門遺址航拍圖

鄭國三號車馬坑全景

鄭國三號車馬坑一號大型安車


發掘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

項目負責人:劉瑞

在精確測量和考古地理信息系統的支撐下,通過大範圍勘探和小規模發掘的方法,復探了「一號古城」,並經勘探、發掘確定了「二號古城」「三號古城」,在三號古城內發掘確定了多座大型宮殿建築。

在三號古城試掘中出土大量筒瓦、弧形板瓦、素麵、動物紋、雲紋瓦當等建築材料,並出土拼對出槽型板瓦、巨型筒瓦、巨型瓦當。據文獻記載及出土遺物,三號古城上限不早於戰國中期,與文獻所載秦獻公、孝公建都櫟陽時間吻合,為戰國秦都櫟陽,是商鞅變法發生之地。從城址延續到西漢前期判斷,其亦當為塞王司馬欣之都,為漢初劉邦所都櫟陽。從櫟陽考古發現看,不僅三號古城發現的半地下建築、浴室、壁爐等等設施,空心磚踏步、巨型筒瓦、瓦當等等遺物是迄今為止在秦考古發掘中的最早發現,且相當多的秦漢建築制度均應始於櫟陽城。

櫟陽遺址三號古城2017年發掘遺迹

「櫟陽」、「宮」陶文


發掘單位: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鄭州大學歷史學院

項目負責人:嚴輝、張鴻亮

通過十餘年的考古工作,明確了東漢帝陵墓冢的基本特徵。東漢帝陵封土平面為圓形,墓葬為長斜坡墓道「甲」字形明券墓,墓道為南向。東漢陵園遺址布局也逐漸明晰。東漢陵園採用內外陵園制度。內陵園是以帝後合葬墓為中心,周邊有周垣或道路環繞。外陵園以大面積夯土建築基址為主,集中分布在內陵園的東北側。文獻中記載「石殿」、「鍾虡」、「寢殿」、「園省」、「園寺吏舍」等陵園諸要素與考古發現初步對應。通過以上對東漢帝陵的一系列調查與發掘工作,為今後研究東漢時期陵寢制度的內涵與演變,以及進一步探討各陵陵主歸屬等問題,都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為今後洛陽東漢帝陵的保護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撐。

朱倉M722陵園遺址1號台基全景(由南向北)

朱倉M722陵園遺址祭祀坑牛骨(由西向東)


發掘單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江西省鷹潭市博物館

項目負責人:胡勝

系統的考古發掘,基本摸清了大上清宮的分布範圍、宮觀建築的格局和歷史演變脈絡。專家們認為,大上清宮遺址是我國迄今為止發掘的規模最大、等級最高、揭露地層關係最清晰、出土遺迹最豐富的具有皇家宮觀特徵的道教正一教祖庭遺址,是宗教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大上清宮遺址考古發掘取得了重大成果。

大上清宮遺址總平面圖

龍虎門


發掘單位: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

項目負責人:趙俊傑

寶馬城遺址是近年來遼金考古的重要發現,也是邊疆考古與北方民族考古的重大突破,為研究宋金時期物質文化與金代官式建築提供了寶貴的資料。該遺址是中原以外首次發現的國家山祭遺存,對探索金代禮儀制度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對研究金王朝的邊疆經略、探索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對充實長白山悠久歷史文化的內涵亦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JZ1、迴廊西南轉角、與亭式建築JZ6(上北下南)

JZ1鴟吻一側龍紋


發掘單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眉山市彭山區文物保護管理所

項目負責人:劉志岩、周春水

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掘,共出水各類文物三萬餘件,實證了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傳說。

本次發掘出水文物包括屬於屬於張獻忠大西政權的金封冊,「西王賞功」金幣、銀幣和「大順通寶」銅幣,銘刻「大西」國號和年號的銀錠等。此外還有屬於明代藩王府的金銀封冊、金銀印章以及戒指、耳環、發簪等各類金銀首飾,鐵刀、鐵劍、鐵矛和鐵箭鏃等兵器,對研究明代的政治制度、社會經濟和物質文化乃至明末清初的社會歷史走向都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考古發掘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內水考古項目。發掘過程中創新工作理念,運用了大量的新方法和新技術。本次工作中志願者全程參與考古發掘,在公眾與考古之間搭建了橋樑。

發掘區場景

文物出水現場

西王賞功金幣

從地域分布來看,

入圍的26項考古發現

來自18個省和自治區。

陝西

有3項入圍,

山東、山西、浙江、河北、河南

各有2項入圍終評。

從整體看,

分布省份較多,

沒有向幾個「考古大省」集中的情況;

地域分布也比較均勻,

東北三省

均有一項入圍,

川渝兩地

各有一項,

南北各省入圍項目

大體維持往年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

新疆

已經連續四年有考古項目入圍終評。

往期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1

2000

200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福建三明萬壽岩舊石器遺址

2、河南新密古城寨龍山時代古城

3、湖北潛江龍灣宮殿遺址

4、南京鐘山六朝壇類建築遺址

5、河南寶豐清涼寺汝官窯遺址

6、江蘇連雲港藤花落龍山時代遺址

7、廣東博羅橫嶺山先秦墓地

8、四川成都古蜀國大型船棺獨木棺墓葬遺

9、浙江杭州南宋臨安府治遺址

10、山東章丘洛庄漢墓陪葬坑和祭祀坑遺址

12

2001

200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吉縣柿子灘舊石器時代遺址

2、蕭山跨湖橋新石器時代遺址

3、民和喇家齊家文化遺址

4、深圳屋背嶺商代遺址

5、成都金沙商周遺址

6、貴州赫章可樂遺址墓葬

7、浙江杭州雷峰塔遺址

8、河南禹州神鎮鈞窯遺址

9、浙江杭州老虎洞南宋窯址

10、浙江杭州南宋恭聖仁烈皇后宅遺址

13

2002

200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廣西百色革新橋石器時代石器加工場遺址

2、湖南里耶古城及出土秦簡牘

3、山東日照海曲漢代墓地

4、河北臨漳鄴城遺址

5、山西太原王家峰北齊徐顯秀墓

6、湖北巴東舊縣坪遺址

7、吉林延邊西古城城址(唐渤海)

8、黑龍江阿城劉秀屯金代大型宮殿基址

9、江西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

10、浙江寧波元代慶元路永豐庫遺址

14

2003

200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遼寧凌源牛河梁新石器時代遺址

2、河南鄭州大師姑夏代城址

3、陝西眉縣楊家村西周青銅器窖藏

4、陝西扶風周原李家西周鑄銅作坊遺址

5、山東章丘危山漢代墓葬與陪葬坑及陶窯

6、山東臨沂洗硯池晉墓

7、陝西唐昭陵北司馬門遺址

8、內蒙古通遼吐爾基山遼墓

9、內蒙古集寧路古城遺址

10、江西景德鎮珠山明、清御窯遺址

15

2004

200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河北易縣北福地史前遺址

2、山西芮城清涼寺墓地

3、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宮殿區

4、新疆若羌羅布泊小河墓地

5、湖南寧鄉炭河裡西周城址

6、江蘇無錫鴻山越國貴族墓

7、遼寧朝陽十六國三燕龍城宮城南門遺址

8、廣東廣州大學城南漢二陵

9、浙江杭州嚴官巷南宋御街遺址

10、四川綿竹城關鎮劍南春酒坊遺址

16

2005

200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浙江嵊州小黃山遺址

2、湖南洪江高廟遺址

3、貴州威寧中水遺址

4、河南鶴壁劉庄遺址

5、福建浦城貓耳山商代窯群

6、山西絳縣橫水西周墓地

7、陝西韓城梁帶村兩周遺址

8、江蘇句容金壇周代土墩墓群

9、河南內黃三楊庄漢代聚落遺址

10、山西大同沙嶺北魏壁畫墓

17

2006

200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雲南富源大河舊石器洞穴遺址

2、廣東深圳咸頭嶺新石器時代遺址

3、河南靈寶西坡新石器時代大型墓地

4、廣東高明古椰貝丘遺址

5、山西柳林高紅商代遺址

6、福建浦城管九村土墩墓

7、甘肅張家川馬家塬戰國墓地

8、甘肅禮縣大堡子山遺址

9、安徽六安雙墩墓地

10、上海志丹苑元代水閘遺址

18

2007

200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河南許昌靈井舊石器遺址

2、、河南新鄭唐戶遺址

3、浙江餘杭良渚文化古城遺址

4、湖北鄖縣遼瓦店子遺址

5、河南滎陽關帝廟遺址

6、江西靖安李洲坳東周墓葬

7、新疆巴里坤東黑溝遺址

8、河南洛陽偃師東漢帝陵與洛陽邙山陵墓群

9、新疆庫車友誼路晉十六國時期磚室墓

10、河北磁縣東魏元祜墓與河南安陽固岸東魏北齊墓地

19

2008

200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

2、甘肅臨潭磨溝齊家文化墓地

3、山東壽光雙王城鹽業遺址群

4、陝西岐山周公廟遺址

5、雲南劍川海門口遺址

6、江蘇無錫闔閭城遺址

7、河南滎陽娘娘寨遺址

8、安徽蚌埠雙墩一號春秋墓

9、河南新鄭胡庄墓地

10、四川成都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

20

2009

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河南新密李家溝舊石器-新石器過渡階段遺址

2、安徽固鎮垓下大汶口文化遺址

3、江蘇張家港東山村遺址

4、內蒙古赤峰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層文化聚落遺址

5、山東高青陳庄西周城址

6、陝西富縣秦直道遺址

7、陝西西漢帝陵考古調查及發掘

8、河南安陽西高穴曹操高陵

9、河北曲陽澗磁村定窯遺址

10、江西高安華林造紙作坊遺址

21

2010

201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河南新鄭望京樓夏商時期城址

2、山東濟南大辛庄商代遺址

3、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

4、江蘇蘇州木瀆古城遺址

5、陝西西安鳳棲原西漢家族墓地

6、新疆鄯善吐峪溝石窟群和佛寺遺址

7、陝西藍田北宋呂氏家族墓園

8、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

9、江蘇南京大報恩寺遺址

10、廣東汕頭「南澳I號」明代沉船遺址

22

2011

201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 河南鄭州老奶奶廟舊石器時代遺址

2. 福建漳平奇和洞遺址

3. 浙江餘杭玉架山史前聚落遺址

4. 內蒙古通遼哈民史前聚落遺址

5. 四川宜賓石柱地遺址

6. 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

7. 遼寧建昌東大杖子戰國墓地

8. 江蘇盱眙大雲山江都王陵

9.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窟頂北魏遼金佛教寺院遺址

10. 山東京杭大運河七級碼頭、土橋閘與南旺分水樞紐遺址

23

2012

201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河南欒川 孫家洞舊石器遺址

2、江蘇泗洪 順山集新石器時代遺址

3、四川金川 劉家寨新石器時代遺址

4、陝西神木 石峁遺址

5、新疆溫泉 阿敦喬魯遺址與墓地

6、山東定陶 靈聖湖漢墓

7、河北內丘 邢窯遺址

8、內蒙古 遼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遺址

9、重慶渝中區 老鼓樓衙署遺址

10、貴州遵義 海龍囤遺址

24

2013

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陝西寶雞石鼓山西周墓地

2、湖北隨州文峰塔東周曾侯墓地

3、山東沂水紀王崮春秋墓葬

4、湖南益陽兔子山遺址發掘

5、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漢木槨墓

6、河南洛陽新安漢函谷關遺址

7、陝西西安西漢長安城渭橋遺址

8、江蘇揚州曹庄隋唐墓(隋煬帝墓)

9、四川石渠吐蕃時代石刻

10、江西景德鎮南窯唐代遺址

25

2014

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廣東鬱南磨刀山遺址與南江舊石器地點群

2、河南鄭州東趙遺址

3、湖北棗陽郭家廟曾國墓地

4、雲南祥雲大波那墓地

5、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窯遺址

6、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

7、內蒙古正鑲白旗伊和淖爾墓群

8、河南隋代回洛倉與黎陽倉糧食倉儲遺址

9、北京延慶大庄科遼代礦冶遺址群

10貴州遵義新蒲播州楊氏土司墓地

26

2015

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雲南江川甘棠箐舊石器遺址

2、江蘇興化、東台蔣庄遺址

3、浙江餘杭良渚古城外圍大型水利工程的調查與發掘

4、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存

5、陝西寶雞周原遺址

6、湖北大冶銅綠山四方塘遺址墓葬區

7、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

8、河南洛陽漢魏洛陽城太極殿遺址

9、內蒙古多倫遼代貴妃家族墓葬

10、遼寧「丹東一號」清代沉船(致遠艦)水下考古調查

27

2016

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1.寧夏青銅峽鴿子山遺址

2.貴州貴安新區牛坡洞洞穴遺址

3.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

4.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窯址

5.陝西鳳翔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

6.北京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

7.浙江慈溪上林湖後司嶴唐五代秘色瓷窯址

8.上海青浦青龍鎮遺址

9.山西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

10.湖南桂陽桐木嶺礦冶遺址

史記韓城 · 黃河特區

從舊石器遺址到龍山文化,從大禹治水到鯉魚躍龍門,從「三國一城」到秦塞雄都,從「遷生龍門」到「史家絕唱」,從大漢冶鐵技術到南北朝兵器製造,從唐宋風雲、金元駐兵到明清盛世,......韓城,當仁不讓成為中國人尋根朝聖之處。

黃河、古城、聖人,一幅曠世的人間畫帛。依稀處,有澽橋望月,田園牧歌的人間百態;還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物美豐饒。

吾之城,匠心之城;吾之城,文史之城;吾之城,故事之城。懷敬畏之心,敬畏歷史以及一切可以敬畏的人、物、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陝西韓城旅遊 的精彩文章:

文物孤品,世界唯一,韓城這件青銅尊與何尊、四羊方尊有哪些不同?

TAG:陝西韓城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