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記住,墨脫有個仁欽朋寺!

記住,墨脫有個仁欽朋寺!

墨脫的陽光

 雲兒飄

小曾 

00:00/03:59

●楊輝麟

墨脫仁欽朋寺

仁欽朋寺(rin-chen-vbum),位於林芝墨脫縣駐地東南、墨脫鎮的智瑪拉山。信奉藏傳佛教寧瑪派。門巴東遷後不久,由貢布活佛甘布巴(skal-bu-pa)創建,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距今約8代人)。最初是一座有12面牆和東南西北四門的三層建築,取名「德旺仁欽朋」(bde-dbang-rin-chen-vbum,即中心寺廟),規定由藏族活佛管理。1950年毀於墨脫大地震,後重建,主殿石木結構,高3層。寺內供有鍍金銅佛像多尊,主供佛為蓮花生大師塑像。

仁欽朋寺的僧人,根據社會地位、技能、宗教知識和尊卑分為:直姑:即活佛(sprul-dku),是死者靈魂皆升天堂、與天神共享天福的意思。直姑是寺廟的最高領導者,主持一切寺務,他們通曉經書。帕久:僅次於直姑,通曉經書,宗教知識較豐富,主持寺廟的各種宗教儀式活動或分管某一方面的事務。其中,有主持法會的「多吉羅本」,有檢查僧紀、收納布施的「曲寸巴」,有專攻經書的「格隆」(dge-slong),有負責擊鈸的「翁則」(dbu-mdzad),有負責擊鼓搖鈴的「烏糾」、吹長號的「敦巴」、吹喇叭的「加另巴」、保管祭神供品的「曲本」(chos-dpon)、守衛寺廟的「曲香巴」……

此外,還有涅巴(gnyer-pa):寺廟管家,掌管寺廟經濟收支;果聶:專門看管寺廟、背水、送信、打掃經堂,擦洗法器,倒水供佛,還負責炊事、制酒、保管肉類和糧食;扎巴(sbrag-pa):普通僧人,在大型宗教活動中擔任演員或吹打樂器,平時還要在寺廟土地上耕種、收割以及干寺內的一些雜活、學經文等。寺廟僧人除直姑外,其餘的大多數僧人則住在自己家中,參加勞動,娶妻生子,只是參加法會時才到寺廟念經。

仁欽朋寺的宗教活動——主巴大法會,莊嚴肅穆。大法會主要是跳神和演出宗教戲劇,時間5天。第一天表演「德羌」(生殖舞)和「夏瓦羌」(鹿舞)。第二三天表演戲劇「巴多」,出場人物眾多,有扮演豬、牛、獅、虎、豹、熊、猴等動物的,主要表演獵人的狩獵活動和獵人因殺生在地獄受審的情景。第四天表演「霞納羌」(黑帽舞),舞者12~16人。第五天跳「多結卓勒」(金剛神舞),舞者身穿綢緞衣,腰系錦緞圍裙,圍裙上綉有佛像,胸前掛一面銅鏡,給人以神聖和威嚴之感。

▼提示

①現不收門票,可隨心供養。每天8:30~16:00開放。

②縣城距寺院6公里,不通公路,需徒步前往。去仁軟崩寺的路,必須要天氣好,從墨脫縣城出發,大約開車行40分鐘,然後再步行40分鐘就到了。

③仁欽朋寺的建築物很有特色,值得一看。寺院內外景色優美,古木鮮花將這裡裝扮的古樸而典雅,讓人沉浸在這古老的文化和美麗的景色之中。

④墨脫有名的寺廟還有郎傑拉則草山嘴上的達旺寺、育貢白村的羅邦寺、格林村的格林寺等,各具特色。

▼說明

①楊輝麟,藏族朋友取名瑪米多傑(ma-mi-rdo-rje,是金剛兵的意思),西藏軍旅作家,作協會員。已出版《西藏東南角》等書17部,有作品被收入《西藏軍旅文學選粹》等多種文集。

②文章中的重要地名、人名、寺名、法器、佛教詞語、象徵符號、生活用語等的藏文拉丁字母轉寫,是依據《威利(Wylie)轉寫方案》譯寫的。特向藏學專家、學者致以崇高的敬禮!

③《讀走西藏》每周發文2篇(周一和周四)。圖片有本人拍攝的,有文友提供的,有拉薩購買的,有源於網路的,版權歸原作者。對所有支持《讀走西藏》的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謝!

讀西藏風情風俗│走西藏風景風物│敬請關注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走西藏 的精彩文章:

想見三岩碉樓三岩人嗎?那就去貢覺吧!

TAG:讀走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