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詩書伴我讀「牧童」

詩書伴我讀「牧童」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每當我帶領孩子們讀這首詩時,不自覺的,聲音就高亢起來,感情也充盈起來,以壓倒一切的氣勢放喉。

坐在我面前的是齊刷刷的「小腦袋」,專註著書,也高喊:「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古詩充斥了小學課本,而有關孩童的詩也選了不少。

唐代三大著名詩人之一的白居易就寫過一首關於小孩兒的詩,「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小兒拙劣,偷采白蓮,不想讓人知道,卻因他划船的蹤跡告訴人們他的秘密。

作者觀察細緻,心理描寫形象生動,恰如其分。教學這課,我讓學生畫畫表現詩歌內容,學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效果甚佳。

而唐代胡令能的《小兒垂釣》簡直把農村小孩兒寫活了。「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這首詩,我讓學生親身體驗,加深印象。

學生拿著鉛筆當「垂綸」,把「板凳」當「莓苔」,把幾個小孩的「頭」當成「草」,這些小腦袋蹲著在「莓苔」身邊被風吹得「左右搖晃」。

一個「路人」從遠方來了,一副茫然不知所措的樣子,使勁張望著前方,「該走哪條路呢?」思忖著,「河邊有一小孩兒,何不藉機問問?」剛啟朱唇,小孩兒頻頻招手示意:「不要打擾我,我在釣魚。」路人只好失望地走了。

當老師宣布表演結束時,同學們不情願地回去。我借群情高漲之際,問:「想不想把此詩佔為己有,背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聽?」

「想!」

我順勢說:「那就趕緊背吧,限五分鐘背會,背得快的還有獎勵。」重獎之下必有勇夫,嘰里呱啦都是背書的聲音。

課上檢查,全班都會了。有時親自檢查;有時檢查組長,組長檢查組員。詩往往激發學生的情商,師生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下課。

我喜歡詩可不是從教書起,小學,就對《紅樓夢》里的各位才女羨慕得不得了,她們張口成詩,雅而不俗,很想自己就是那會做詩的黛玉、惜春、探春。現在有幸教書,和孩子們一起學詩,是一件多麼高興的事呀!

課上學的有關孩童的詩畢竟有限。現在信息發達,我又利用現有的資源,引導學生從電腦上查找課本上沒有的兒童詩。了解作者,了解寫作背景,了解詩的意思。

唐代韋莊的《與小女》就是一首描寫女童的典範之作。「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因為貪戀小車不睡覺,寫出了小孩兒愛玩的天性。因為衣服上少綉了朵金線花,就整個晚上哭鬧著不肯歇息。

寫出了小女孩兒愛哭愛美的特點。愛玩、愛哭、愛美,寥寥幾筆勾畫,活靈活現,百讀不厭。小學生何嘗不是這樣,丟失一支鉛筆就哭鼻子,找尋,不得,越發不可收拾。老師幫她找到了,她才由陰轉晴,破涕為笑。

唐代詩歌繁榮,人才輩出,傑作紛呈。崔道融的《溪居即事》則刻畫了一個熱情淳樸、天真可愛的兒童形象。

「籬外誰家不系船,春風吹入釣魚灣,小童疑似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不知道是誰家的小船沒系好,被春風吹進了外面的釣魚灣。院子里有一個小孩兒玩得正高興,突然發覺有船駛進灣來,以為是客人來了,急急忙忙地跑回去,去把柴門打開。

多麼可愛善良的小孩兒呀!從詩中我們不僅受到語言的熏陶,而且也得到道德教化。讀詩的確是天下第一大美事啊!

唐詩宋詞元曲原是上講究的,只是宋詩總是被宋詞的光輝所掩蓋。南宋寫兒童詩的高手當屬范成大、楊萬里。

范成大抓住了兒童對什麼事物都好奇的特點,巧妙地寫出了兒童跟隨大人學種瓜的情景。「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兒童的心是相通的。每當學生當堂拿下一首首古詩時,所有的付出與勞動轉換成內心的喜悅。

再看楊萬里的:「籬落疏疏一徑深,村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碟,飛入菜花無處尋」富有生活情趣,既點出了人物活動場所「籬落」,又寫出了時令「花落未成陰」,還可以想像到兒童急跑的神態。「飛入菜花無處尋」,好像看到一位兒童站在菜壠旁東瞅西望、尋找蝴蝶的情景,但那蝴蝶早已隱身菜花之中,很難找尋了。

我在兒童詩中陶醉,如同自己回歸原始的天真與爛漫一樣,在遙遠的星空獨享純凈世界帶來的美好。

明清小說盛行,詩歌漸趨衰落,而高鼎的一首《村居》卻寫得清新自然。他選取兒童春天放風箏的場景,把二月寫得如醉如痴。「草長鶯飛二月天,佛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兒童純凈的世界感召著我,把愛灑向每一個幼童。不放棄每一個學生是我教學的宗旨,哪怕很累、很吃力,也強拽著他們前行。我不願我教過的任何一個學生成為一個時代落伍者。

我是一個熱愛書,像熱愛自己的生命一樣的人,希望孩童從小就熱愛讀書,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總教化他們:「學習與閱讀是一個終身的行為,閱讀應該成為每個人的需要,和吃飯睡覺一樣平常。我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應該繼承並發揚它。」學生在我的感召下,漸漸喜歡且愛上了讀書,尤其愛讀古詩。

最後,我想以北宋詩人黃庭堅的詩作為結尾:「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壠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算盡不如君。」

三千小童專欄作家蝸牛供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千小童兒童國學 的精彩文章:

TAG:三千小童兒童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