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你對蒙汗藥有幾分了解?

你對蒙汗藥有幾分了解?

明、清小說與醫藥相關的內容中,蒙汗藥出現的頻率頗髙。《水滸傳》經典章節「智取生辰綱」:晁蓋等用巧計將蒙汗藥撒入酒桶,賺得楊志手下爭飲藥酒,結果楊志一行就在晁蓋等人「倒也、倒也」的嬉笑聲中癱軟如泥。蒙汗藥的神奇,令每一個初讀《水滸傳》的人感到新鮮。




蒙汗藥究竟是真是假?既是小說家言,不免虛構,但虛構亦以真實生活為基礎。蒙汗藥確實在中藥里存在,但其神奇之力,實得益於小說家的生花之筆。本文從醫藥角度說說蒙汗藥的來龍去脈。



蒙汗藥能使人在短時間內失去知覺、痛覺或活動能力,在醫藥學中屬於麻醉藥。清·王翊《萬全備急方》在「中蒙汗藥毒,冷水解之」條下注曰:「蒙汗,俗名麻汗」。這裡出示了蒙汗藥的一個別名。麻藥是古代麻醉藥的通稱。「麻」有令人麻木、麻醉的意思。這一別名很明了地指出了蒙汗藥的特性。



後世小說家亦有提到「悶香」,「悶」確實具有悶倒、麻醉的意思。因此,從音韻角度認為「蒙汗」是「悶」的反切,言之成理。再者,民間的秘密葯經常使用「反切」來隱晦其名,因為民間借「隱語以秘其方也」。因此民間用「蒙汗」來隱指「悶葯」,並非無理。




那麼,小說家筆下的蒙汗藥究竟是實是虛呢?古人對此也有討論。例如明·郎瑛《七修類稿》就曾談到他個人對蒙汗藥認識的轉變:「小說家嘗言蒙汗藥,人食之昏騰麻死,復有葯解活,予則以為妄也。」但他讀了宋代關於押不盧、草烏、曼陀羅花麻醉作用的記載之後,才改變看法:「據是則蒙汗藥非妄!「



清·俞樾《茶香室叢鈔》根據明·魏浚《嶺南瑣記》關於曼陀羅的麻醉記載,認為「此葯今尚有之,即小說家所謂蒙汗藥也。然可以治喘疾,其法用吸煙之筒,即雜置煙內,吸而食之,初試頗有效。」但上述肯定蒙汗藥存在的意見都是文人根據前人筆記推斷而來,究竟醫藥書中有沒有蒙汗藥的記載、古人是否真有用過蒙汗藥的體驗呢?




在醫書之中,這「蒙汗」一詞的出現,可能數《普濟方》最早。該書曾用白扁豆「治蒙汗毒,目瞪、口不能言、如醉。」這裡記載的蒙汗毒癥狀,和《水滸傳》描寫的情景非常近似,但卻沒有出示蒙汗藥的方葯組成。




歷史上首次記載蒙汗藥組成成分的本草可能是明·梅得春《藥性會元》。該書」羊躑躅「條下記載:「味辛,溫。有大毒。其花似萱草花,甚不可服,誤則令人顫抖,昏倒一晝。如用,可拌燒酒蒸三次,即無慮矣。同它羅花、川烏、草烏合末,即蒙汗藥。」其中的它羅花就是曼陀羅花。但梅氏介紹的該蒙汗藥主要用來治療風邪瘡毒疼痛及痛風,並無麻人記載。昏倒是作為其毒副作用。



此後清·張中和《資蒙醫徑》在「蒙汗藥」方名之下,詳細地介紹了蒙汗藥的組成、用它麻醉動手術的詳細過程、服用後藥力發作的時間、解除麻醉的方法等。張氏的「蒙汗藥」方為鬧揚花(即羊躑躅)、川烏、草烏、瓦龍子、自然銅、乳香、沒藥、熊膽、硃砂、麝香共10味葯,為極細末,「用熱酒調服,乘飲一醉,不片時渾身麻痹」,就可以動手術了。其麻醉的效果主要是「痹麻肢體,經一日夕方醒。濃煎甘草湯灌飲即解。」張氏介紹此方主要是用于軍陣外科,可以對鋒鏑、箭頭、彈子所傷進行手術,並不是用來麻人竊財。




此外,該書用於外科諸惡毒止痛的「鐵布衫」又名蒙汗藥,「少服則止痛,多服則蒙汗。」由此可見,蒙汗藥並非是小說家杜撰。在醫藥書中,確實有蒙汗藥,但都是用於戰傷外科或癰瘍止痛等治療正途。



從醫藥學的角度來看,蒙汗藥只不過是歷史上眾多麻醉藥之一而已。其名稱大約產生於南宋至元代。蒙汗藥雖然很早就被用於非醫療目的,不是打家劫舍者的專利。




運用蒙汗藥最多的還是醫藥家,因為它們是外科手術最好的麻醉劑,也是某些痛症最好的止痛藥。早期的蒙汗藥多撒進酒中或拌入飯中,清代的悶香則採用燒煙的方式。這種悶香醫家不用,只見於小說人物施行。但確鑿證據表明,清代曾有歹徒將蒙汗藥放進煙草里,使抽煙者迷倒作案。




歷代醫藥書及非醫藥書所記載的蒙汗藥方,其中所含藥物有多種。同名的蒙汗藥方,藥物組成也各不相同。因為只要是具有麻醉作用的藥物都能用於蒙汗藥,所以日後需進一步探討具有麻醉作用的藥物及其發展歷史。



<END>



轉載自《葯林外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由中國中藥雜誌微信(CJCMMYC)平台編校發布,請尊重他人的勞動果實,公眾號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及微信號。


本微信平台長期徵稿,徵稿郵箱cjcmmxinmeiti@126.com,稿酬豐厚,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繼續給大家推薦《

思考中藥:純中醫思維下的方葯入門課

》,點擊

閱讀原文

可直接購買




《思考中藥:純中醫思維下的方葯入門課(方葯之道)》對中藥的講解很通俗,靈活運用比類取象的方法,引人深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中藥雜誌 的精彩文章:

四季茯苓,茯苓四季
首席醫官——小說連載27

TAG:中國中藥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