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會做選擇題,也會做綜合題——微型小說審美閱讀和建模寫作的藝術統一

會做選擇題,也會做綜合題——微型小說審美閱讀和建模寫作的藝術統一

會做選擇題,也會做綜合題

——微型小說審美閱讀和建模寫作的藝術統一

劉海濤

微型小說讀寫能否成為同學們語文學習和文學寫作的有效的教育教學環節呢?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與別人不同的個性與經歷,這種獨特性除了來自個人的成長經歷,也來自每個原生家庭的環境和教育影響,而內建起一種彷彿是「後天的DNA」的密碼。延伸到我們的文學讀寫活動也是同一個道理——每一個人獲得的閱讀感受和寫出來的作品都是完全不同的,均帶有各自的「讀寫DNA」——閱讀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讓自己看得更高更遠;寫作則是一種個人情感和理性的個性化輸出,雖然每個人都會,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是「高手」。那麼,在「互聯網+」時代,我們的文學讀寫有沒有一種訓練教程和學習方法可以改良你的「文學讀寫DNA」呢?今天的「微型小說審美式建模讀寫」就這樣正式亮相了。

有人被一些好萊塢大片的故事情節感動到落淚,被大片的思想內涵觸動到心靈最深處以後,理性地總結出了美國大片的「英雄故事」有36種「情節套路」。有人在沉迷於故事帶給人的思想啟迪的同時,總結出了3招教會人講故事的方法。比如說,《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出生在輪船上的孩子因為過人的天賦成為一個優秀的鋼琴演奏者,他碰到著名鋼琴家來挑戰,碰到唱片公司要為他出鋼琴唱片,碰到了自己心中的女神……每一次他都想要從輪船上下去,可是他一生始終沒有走下輪船,在最後輪船要被報廢炸毀的時候,他依然選擇了和輪船共存亡……在被電影感動的同時,我們發現這個電影的結構不就是典型的「斜升式情節模型」嗎?《將軍的女兒》一開場就是將軍的女兒被殘忍地暗殺了,將軍責令刑事調查員一定要查出兇手,誰知查到最後卻發現是將軍自己下令殺了自己的女兒——這不就是「反轉式情節模型」嗎?趙瑜的長篇紀實文學《尋找巴金的黛莉》,先找到的第一個,這不是黛莉;又找到第二個,這仍不是黛莉;最後找到的第三個,還不是黛莉——這不就是故事的「曲轉式情節模型」嗎?這些長篇影視和紀實文學的故事裡,出現的斜升、反轉、曲轉的故事情節模型的歸納和總結,讓我們深刻地理解了一篇(部)文學作品的深層結構和創意方法——進行充滿情感的審美閱讀和建立深層次的故事結構,他們不是提升文學素養的「選擇題」,而是兩者結合的「綜合題」。

在微型小說作品裡,同樣的情形也出現了,看謝志強的《永不掉隊》:

這篇微型小說寫了一個貫穿著革命英雄主義的真實而又獨特的傳奇故事。它構思的核心細節是女主人公方歌能用歌聲把瀕臨死亡絕境的男主人公秦山「唱活」。這樣獨特的傳奇細節在作品中連續地、反覆地出現了3次,構成典型的「重複式斜升」情節模型。第一次,1947年,團長命令「兩條腿要跑過敵人的汽車輪子」,秦山的腳磨破了,眼看掉隊,是方歌「向前向前向前」的歌聲,鼓勵著秦山趕上了隊伍;第二次,秦山在激戰中身負重傷昏迷,方歌用歌聲把「英雄唱醒了」;第三次,1952年,當了新疆軍墾部隊連長的秦山在開新荒的過程中遇到大沙暴,人幾乎被沙活埋,教導員和醫生們已經用白布和軍旗蓋到了秦山的身上,已成為了秦山妻子的方歌再次用「向前向前向前」的歌聲把秦山給「唱活」了。(見《2017年中國年度小小說》)

歌聲能把瀕死的人喚醒唱活,確實是個獨特的細節,而且這樣的細節「一次比一次加碼」地出現了3次,如此奇特的「重複式斜升」,我相信「她」在現實生活中的可能性與真實性。人的身體、生命的生理極限,確實有許多可以解釋,也可以不必解釋的地方——在人遇到生命的絕對困境中,精神的能量是有超越身體極限的傳奇。這種精神的巨大力量,在謝志強這篇《永不掉隊》的故事中,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為祖國、為民族、為黨獻身的理想和奮鬥的激情。老一輩共產黨人和人民戰士憑藉著這種精神力量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令我們後輩永久地敬仰,無限地懷念。這不就是典型的「斜升式模型」嗎?

請大家回顧《微型小說選刊》2017年第17期上的《反轉式重複》,我們講解馮驥才的《俗世奇人》時曾有過一個數據統計:在《俗世奇人》的36篇微型小說中,反轉式情節結局的有8篇,佔22%;曲轉式情節結局有7篇,佔19%;斜升式情節結局有17篇,佔48%。馮驥才的作品經常被選作考試的閱讀理解試題,如果你用「審美式閱讀的眼光」吸取了微型小說中精彩的創意內涵後,再用建模式寫作的方法來學習微型小說情節技巧,那麼年輕的中學生朋友們,你們就學會了一種「審美閱讀+建模寫作」的「文學讀寫方法」。

優秀的微型小說體現著真正的文學的審美特徵。「她」通過一個一個人物的個性和命運,一個一個故事的變化與結局,來吸引讀者,感染讀者,引發讀者的情感共鳴;如果我們從這種具體的能概括一群人、一類事的本質認識而啟動我們的文學審美鑒賞時,就會逐漸地形成讀寫微型小說的審美心理結構,就會形成微型小說文本細讀時的閱讀心理,就會逐漸地形成微文學的藝術敏感而發現微型小說深層的文本結構。這樣的符合文學閱讀規律的審美閱讀,將會使我們在微型小說的閱讀中發現許多相同的、相似的文本結構,就可以在看似複雜萬千、變化多端的微型小說作品現象中,歸納出能深刻地概括微型小說深層結構的文本模型,這就是符合藝術規律的微型小說審美閱讀。

當我們把這些在閱讀中發現和歸納的微型小說文本的深層結構,用一些特定的微型小說結構模型的理論,來指導我們的記敘文寫作和微型小說寫作時,我們會用微型小說的模型與方法,去看待生活故事,去改造生活故事,創作出非常符合當今人們閱讀情趣的微型小說佳作;會有效地提升我們的創意寫作能力,培育著我們從文學語言、文學故事的欣賞開始來提高情感思維和審美創造等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

……未完

(刊於《微型小說選刊》2018年第5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型小說選刊 的精彩文章:

國外珍品 泰戈爾:弄臣
邢慶傑:小巷軼事

TAG:微型小說選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