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筍竟然變「春損」?吃筍也得有「正確姿勢」

春筍竟然變「春損」?吃筍也得有「正確姿勢」

春筍因其脆嫩甘鮮、爽口清新、味道鮮美、食而不膩的特點備受人們青睞,蘇東坡就稱道:「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筍煮肉。」但是,如果食用不當,春筍也可能變「春損」。那麼,春筍有何營養價值?春筍為何會變「春損」?怎樣吃春筍才有益身體健康呢?

長城網報道稱,春筍以其筍體肥大、潔白如玉、肉質鮮嫩、美味爽口被譽為「菜王」,又被稱為「山八珍」。春筍營養價值豐富,含有充足的水分、豐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別是纖維素含量很高,常食有幫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能,是高蛋白、低脂肪、低澱粉、多粗纖維素的營養美食。

儘管春筍營養價值豐富,可是如果食用不當,春筍就可能會變成「春損」。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唐梁在接受《廣州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春筍雖甘美,卻滑利大腸,無益於脾,因此有「刮腸篦」的俗稱(刮腸蓖意指刮腸油,即指春筍有促進排便的作用)。假如吃不得法,春筍就會變成「春損」。

那麼,吃春筍時需要注意什麼呢?首先,部分人群應注意少食春筍。《廣州日報》提醒,春筍中所含的草酸很容易和鈣結合成草酸鈣,因此患有泌尿道結石的人不宜多吃。再者,因春筍中含的草酸會影響人體對鈣和鋅的吸收和利用,所以生長期的兒童及骨質疏鬆者也不宜多吃春筍。此外, 華龍網提醒,春筍性寒味甘,又含較多粗纖維素,患有嚴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食道靜脈曲張、慢性腸炎等疾病的患者吃太多春筍容易出現腹瀉、腸胃絞痛等不適,因此不宜多吃。同時,春筍屬於發物,容易上火、生痰、發瘡、過敏、或令舊疾複發、新病加重,患自體免疫疾病、皮膚炎及過敏體質者不宜多吃。

再者,吃春筍的方法也應注意。《廣州日報》報道稱,在食用春筍時,應將它燒熟煮透,或用開水燙5~10分鐘,然後配其它食物炒食。這樣,春筍中的大部分草酸能夠在高溫下分解,春筍的澀感也可被減少,味道會更加鮮美。(張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都科協 的精彩文章:

青羊區「科技之春」科普月重點活動——「科普進軍營」主題活動圓滿成功!

TAG:成都科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