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數據智能領導生產,助力圓夢「中國製造2025」

以數據智能領導生產,助力圓夢「中國製造2025」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快速轉變的經濟發展方式交匯的當下,製造業已由機械自動化轉向以數字化為中心的信息科技時代。具備智能生產思維對於生產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跟進「中國製造2025」戰略目標至關重要。

如今,生產企業盲目追求投資先進設備並非明智之舉,只有以智能製造為指導,將重心轉向對設備的科學管理,積極開展信息技術與製造裝備融合的創新生產模式,才能儘快實現降本增效,提高投資回報。

如何實現科學管理?獲取有效的洞察分析,找准問題對症下藥、實現科學明智的決策是為關鍵。

Qlik最近推出了一款針對製造行業的設備綜合效率 (OEE) 分析應用,幫助生產管理者深入了解三個KPI指標:設備的可用性,運行績效以及成品率。這款應用能夠反映工廠實際生產能力,對於分析工廠運行情況以及提高生產能力至關重要。

接下來我們仔細分析一下這款應用,看Qlik如何通過對一家金屬板製造廠進行OEE分析,找到提升生產效率的關鍵。

首先,設備綜合效率表單顯示目前工廠OEE為69.8%,並沒有達到應有效率水平,差距主要受可用性和運行績效兩項指標影響。根據趨勢圖顯示,自第12周後,OEE明顯下降並持續在較低水平徘徊。我們將通過Qlik OEE應用對工廠車間、每台機器的運作狀態進行分析,找到導致工廠OEE下降的根源所在。

OEE·設備綜合效率分析應用

以不同車間和機器為依據生成的樹形圖提供了更為具體的洞察,由此我們能夠快速識別故障設備。在成型加工整體運行良好的情況下,378號冷鍛機OEE明顯低於其他同類設備。

點擊378號冷鍛機,Qlik關聯引擎將使所有表單聯動變化,進一步挖掘這台機器上發生的故事。

OEE·設備綜合效率分析應用

378號冷鍛機的設備效率趨勢圖顯示,其OEE自11周開始持續下降,並從第20周開始經歷長達五周的負值。與之前工廠OEE趨勢圖進行比對,我們可以認為378號冷鍛機的運行不佳是導致工廠整體效率瓶頸的關鍵因素之一。

OEE·設備綜合效率分析應用

停工期與產量表單直觀顯示了378號冷鍛機產量持續下降,從第20周到24周期間內幾乎沒有任何產出。點擊圖表中時間坐標,我們可以看到該時段內設備共停工432小時,其中計劃外停工長達346.57小時。顯然正是如此長時間的意外停工導致了設備產量不佳。

至此,我們已經找到了問題癥結所在,那麼,究竟是什麼引起了停工?問題又是否及時得到了解決呢?

OEE·設備綜合效率分析應用

在活動分解表單中,我們能通過讀取設備運行詳細信息來發現潛在故障以及跟進故障處理進度。圖表顯示,378號冷鍛機在計劃外停工後進行了維修處理,並經歷監控調試後,於25周最後一天恢復生產。

雖然問題最終得到了解決,但378號冷鍛機停工期卻歷時三周之多。如果廠商更早利用Qlik OEE應用進行監測,就能夠及時發現設備效率的下降,避免停工帶來的不良影響,將故障成本最小化。

OEE·設備綜合效率分析應用

OEE的計算與實際各種生產要素聯繫時會變得十分複雜,Qlik幫助製造商更有效地進行OEE數據採集信息化並生成簡潔美觀的生產信息報告。不僅降低了由於人工採集數據造成的人力成本及誤差,也為工廠管理者提供了綜合視角,使其能輕鬆掌控生產全局,清晰洞察設備性能並及時診斷潛在故障,由此提高整體生產績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Qlik數據可視化分析 的精彩文章:

TAG:Qlik數據可視化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