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六下19《夾竹桃》教學設計與課件

六下19《夾竹桃》教學設計與課件

周一(公開課)丨周二(伴讀)丨周三(領讀)丨周四(伴班)

周五(作文系統)丨周六(閱讀序列)丨周日(資料)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學問鑄成大地的風景,他把心匯入傳統,把心留在東方。」2006年的「感動中國人物」這樣描述這位長者、智者——季羨林先生。季老一生嚴謹治學,著作等身,即便是「文革」期間,被關進了牛棚還在偷偷地翻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每當讀到他的事迹與文章,在我腦海都會浮現出老人清癯的面龐、和藹的笑容,同時也會想起這樣一段文字:

「在和煦的春風裡,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麼特別茂盛的時候,也看不出有什麼特別衰敗的時候,無日不迎風吐艷。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無不奉陪。」

這是季老在他的散文名篇《夾竹桃》(蘇教版六下)中的一個片段。對於寫作,先生在《季羨林散文集?自序》中說道:「我捫心自問,我的感情是真實的,我的態度是嚴肅的,這一點決不含糊。」在他的筆下,看起來默默無聞,連開花也是悄然無聲的夾竹桃卻從春天開到了秋天,是最富有韌性的,也是先生最鍾情的。文中還一口氣介紹了迎春花、桃花、杏花等十幾種花,一方面說明先生是真正的愛花之人、懂花之人,更加襯托出夾竹桃的這種韌性,顯得特別真實。這樣質樸的語言,這樣真切的情感,再想到了先生一生的傳奇般經歷,讀起來格外讓人感動。

因此,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對「韌性」的品讀就可以成為教學的突破點和語言的訓練點。

GIF

起——引出「韌性」

通過自學課文,說說你對夾竹桃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麼?

課文主要描寫了夾竹桃的韌性和它引起「我」的幻想兩個方面,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心句「這樣的韌性,又能引起我許多的幻想,我愛上了夾竹桃」來整體把握課文的結構。

GIF

承——品讀「韌性」

1.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文中描寫夾竹桃韌性的句子。

聚焦課文第四自然段。

2.出示課文後的「作家卡片」,閱讀提煉:「作家卡片」中什麼信息對我們學習《夾竹桃》這篇課文有幫助和指導意義?

語文教材的內容是有限的,同時每一項內容都是重要的,如每課的課後問題,本課的「作家卡片」,讓學生抓住每一個看似細微卻十分有用的內容,對於學生平時的自學很有幫助。這裡經過討論後明確這句話:他的散文,質樸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出示)

布置:細細品味課文第四自然段,你覺得哪裡能讀出其中的「質樸與典雅」「率真與睿智」?可以從課文的思想內容與表達形式兩方面思考,把自己的發現寫一寫,再與同學交流交流。

3.品味「質樸與典雅」

質樸:課文語言非常樸實,通俗易懂,沒有華麗的詞藻,甚至還用上了「一嘟嚕」這樣作者家鄉山東的方言詞,讓文章讀起特別自然親切。

典雅:這段話語言有長有短,短句子又十分工整——在和煦的春風裡,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就像一首清新的小詩。

把課文內容改為詩的形式讀一讀:在和煦的春風裡/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麼特別茂盛的時候/也看不出有什麼特別衰敗的時候/無日不迎風吐艷……

4.品味「率真與睿智」

率真: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表達得直接而真實,連用了兩個雙重否定句「無日不迎風吐艷」、「無不奉陪」,強調自己對夾竹桃的喜愛。

練習變換句式說一說,並用「無……不……」、「無不」造句,體會雙重否定句加強語氣的特點。

補充:「我寫東西有一條金科玉律:凡是沒有真正使我感動的事物,我決不下筆去寫。」(《季羨林散文集?自序》)

睿智:

(1)作者並不只是寫花,更是借花表達自己的生活態度,也就是一種平和、堅強、樂觀的人生觀。這正是作者借花喻人、托物言志的表達方式。

聯繫《青海高原一株柳》《竹石》等課文、古詩深化理解。

(2)作者表達方式的高明何止於此!聯繫前文,作者寫了在春、夏、秋三季里開過的十四種花來襯托夾竹桃的韌性,正所謂「紅花也須綠葉扶持」,韌性還要嬌艷陪襯!

(3)對比朗讀,加深體會。

小結:正是因為作者對夾竹桃有這麼多的了解、有這麼深的感情,作者還被朋友稱為了「夾竹桃知已」。

GIF

轉——感受「幻想」

1.但是夾竹桃的妙處還不止於此。——「我特別喜歡月光下的夾竹桃。」(引讀)因為夾竹桃能引起我——許多的幻想。

練讀自己喜歡的內容,朗讀展示。

2.仿寫:我幻想它是,我就真的看到。

GIF

合——「人」「花」共賞

1.這篇文章發表於1962年1月。季老自己也沒有想到,多年以後,作為「夾竹桃知己」的他,也要像夾竹桃一樣經歷盛夏的暴雨和深秋的清冷。

補充介紹:

55歲,文化大革命開始,先生受到嚴重的迫害,他被關進了牛棚。在這段日子裡,除了繼續被批鬥、審訊以外,還被迫進行勞動改造。即使這樣,他仍然笑容依舊,沒有輕易向生活低過頭,還用幽默的筆調講述自己的遭遇,這就是《牛棚雜憶》。

92歲,先生因病住進醫院,但是他還是沒有停止過讀書、學習,他把病房變成了書房。五年的病榻生活,又著成了20多萬字的《病榻雜記》。

說說自己的體會。

2.此時我們可以說先生就是那株「夾竹桃」,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走進這顆偉大的心靈。

朗讀全文。

出示「感動中國人物」給季羨林的頒獎詞,集體朗讀。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讓語文課像動畫片一樣好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威課 的精彩文章:

TAG:威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