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蘋果先人一步實現辦公設施 100% 可再生能源供電,而它在環保上的舉動遠不止於此

蘋果先人一步實現辦公設施 100% 可再生能源供電,而它在環保上的舉動遠不止於此

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公司設施 100% 由可再生能源供電,蘋果做到了,還成為了行業的表率。

本周二,蘋果宣布其在美國、英國、中國和印度等 43 個國家或地區在內的零售店、辦公室、數據中心和其他場所設施里均已 100% 採用了再生能源供電。

和它前一天宣布紅色特別版 iPhone 8、iPhone 8 Plus 比起來,這一消息顯然並沒有獲得多少媒體和輿論的關注。

蘋果的環保舉措還在影響著供應鏈上的合作夥伴,它同期公布了新增的 9 家承諾以 100% 可再生能源運營的供應商名單。至此,承諾將以 100% 可再生能源運營的供應商數量已達 23 家。

2017 年正式投入運營的蘋果新總部 Apple Park 完全由可再生能源供電,包括大樓頂部覆蓋著密密麻麻的太陽能電池板在內,園區內共安置了 17 兆瓦的太陽能發電設備。

除了辦公大樓,蘋果在全球各地的數據中心自 2014 年起便 100% 使用可再生能源。截至目前,蘋果和合作夥伴開展了 25 個可再生能源項目,發電總容量達到 626 兆瓦。

據官方消息,另有 15 個項目正在建設當中。建成後,超過 1.4 千兆瓦的清潔能源發電將分布於 11 個國家或地區。

僅 2017  年,蘋果就上線了 286 兆瓦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而除了太陽能電池陣,蘋果的可再生能源來源還包括了風電、沼氣燃料電池、微型水電發電系統等都新技術和儲能技術。

如果你對蘋果交出的這份環保成績單無感,那麼請你仔細回憶一下,近年來蘋果發布會必不可少的環節——環保工作彙報。無論發布希么產品,主講人總會花時間來彙報蘋果過去一年在環保方面取得的成績。

這份最容易被忽略的環保工作,蘋果已經做了十年。並且從 2015 年開始,蘋果連續三年被國際綠色和平組織評為全球最環保的科技公司之一。

然而誰能想到,蘋果這個環保工作的「模範生」,十年前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渣」。

喬布斯時代,國際綠色和平組織曾給蘋果環保評分打出了 2.7 分(滿分 10 分)的低分,並且極力抨擊蘋果公司缺少產品回收計劃,生產環節使用了許多有毒化學物質。這一抨擊極度刺激了另一名蘋果員工——喬納森伊夫,這位蘋果公司的功臣在那時萌生了環保計劃的想法,並大力推動蘋果的環保事業。

圖:GreenPeace

2007 年,喬布斯宣布了一項「更綠的蘋果」環保願景。蘋果開始了環保「逆襲」之路,全面限制或禁止使用有毒物質汞、鎘和六價鉻。同年誕生的iPhone,也從那個時候開始打上了環保的標籤。

隨後數年間,蘋果為了提升自己的環保形象,對環保的要求近乎到了變態的地步:改良了 iPhone 的外包裝,用「極致緊湊」的設計理念減小包裝盒佔用的空間,有效地提高成批 iPhone 的運輸效率並節省燃料;MacBook系列產品屏幕內部組件不含溴化阻燃劑,外殼材料更換成了可回收利用的鋁……

雖然 2012 年國際綠色和平組織仍然只給了 4.5 分的未及格分,但蘋果似乎已經不在乎了。常年致力於環保工作,蘋果已經將其轉化為企業責任。

圖:Tim Cook微博

2015 年 5 月 11 日,蘋果 CEO 庫克在中國開通微博,第一件事就是宣布了一個宏大目標:蘋果將在全球範圍內所有設施使用 100% 可再生能源。兩天之後,5 月 13 日,國際綠色和平組織將蘋果評為全球最環保科技公司,評分高於微軟、谷歌和 Facebook。此後三年,蘋果一路是以行業表率的姿態高歌猛進,連續評為全球最環保科技公司,並在今年實現了當年看似不可能的目標。

要知道胡夫金字塔是由一塊又一塊巨石壘起的,而蘋果今天交出的環保滿分答卷卻是一個又一個減法取得的。產業鏈的減法距離我們太遠,但產品的減法就在我們面前,蘋果的環保從生產和設計環節就開始了。

蘋果系列數據線採用了無鹵的 TPE(熱塑性彈性體)材料,不含鹵素更易降解;

iPhone 7 的包裝盒內將原本兩個塑料托盤減為一個托盤,塑料用料相比上一代降低了 84%;

EarPods 的塑料包裝換成了紙板;

蘋果直營店提供的塑料購物袋更換成了紙質購物袋;

iPhone 8 的包裝盒內,將充電器的塑料保護薄膜更換成了纖維包裝;

iPhone X 的包裝盒總計 183g,其中 175g 是纖維材料,僅 8g 是塑料薄膜;

……

蘋果的環保策略每一年都有大大小小的調整,每一年都有所進步。一個直觀的對比是,iPhone 6s 的包裝盒體積相比初代 iPhone 已經縮小了 34%。

在可再生能源、環保上持續投入的結果你也看到了,蘋果一步一步確立了一個更有社會責任感、關注環境、關注生態的品牌形象。

此外,在諸如太陽能發電廠減免 30% 稅收的政策支持,以及成本隨技術進步逐年降低的刺激之下,美國的科技巨頭們在新能源和環保方面也開始了一輪「軍備競賽」。

Google、亞馬遜、微軟、Facebook 等均從數據中心等辦公設施開始,用自建,或者是購買太陽能、風能發電的方式,為環保做一點貢獻。

如無說明,文中圖片來自Apple

編輯:Hao Yi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ingwest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加州擬立法強制社交媒體識別標記自動機器人賬戶
教育部同意設立民辦研究型一流學府 西湖大學

TAG:pingwest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