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帝內經》經脈——手少陽三焦經

《黃帝內經》經脈——手少陽三焦經

根據原文《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第十摘錄整理

本篇主要講述的是十二經脈在全身的分布和循行情況。經脈不僅可以承載氣血的運行,滋養身體,還能夠用來判斷生死、診斷百病、調和虛實。我們針對患者為了通曉針刺的原理,必須要了解經脈系統,知道經脈循行的部位和起止點,明白經脈長、短、大、小的衡量標準,還要知曉經脈在內與五臟六腑之間的關係。為此我將講十二經脈一一給大家解讀整理出來,這是第十一篇:

原文:

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錶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循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交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入前,交頰,至目銳眥。

個人解讀:

手少陽三焦經:它自無名指的末端始,上行,從小指與無名指之間出,之後順著手背行至腕部,在前臂外側兩骨的中間出,然後往上循行,穿肘部,順著上臂外側向上走行到肩部,和足少陽膽經相交叉,繼而入缺盆,分布於兩乳之間的膻中處,並散布聯絡於與本經相對應的臟腑——心包絡,接著再向下延伸,貫穿橫膈膜,依次聯屬於本經所屬的臟腑——上中下三焦。它的一條支脈,自胸部的膻中處向上延伸,出缺盆,上行至頸項,夾於耳後,再向上直行,於耳上角出,而後轉而下行,環繞頰部,到達眼睛下方;它的另外一條支脈,從耳後進入耳內,然後出耳,接著行至耳前,通過足少陽膽經所屬的客主人穴的前方,和上述的那條支脈在頰部相遇,最後向上走行到外眼角,在哪裡與足少陽膽經相接。

手少陽三焦經:關沖穴,液門穴,中渚穴,陽池穴,外關穴,支溝穴,會宗穴,三陽絡穴,四瀆穴,天井穴,清冷淵穴,消濼穴,臑會穴,肩髎穴,天髎穴,天牖穴,翳風穴,瘛脈穴,顱息穴,角孫穴,耳門穴,耳和髎穴,絲竹空穴。計23穴,左右合計46穴。

經絡圖均為網路下載,僅供學習交流之用。

當手少陽三焦經的經氣出現不正常的變化時,病人的癥狀,會有耳聾,聽不清聲音,咽喉腫痛,喉嚨不暢通等癥狀。

由手少陽三焦經上的俞穴主治的氣所生之病,病症有出汗,眼外角痛,臉頰作痛,耳後,肩部,上臂,肘部,前臂等處的外邊緣部位作痛,無名指不能動彈。

上述疾病在醫治時,由經氣充盛所導致的就要施以瀉法,由經氣缺乏所導致的就要施以補法;病性屬熱的就要採取速針法,病性屬寒的就要採用留針法;屬陽氣衰竭而導致脈道虛陷的,需施以灸法;不是由經氣充盛所致,也不是由經氣虛乏所致,而是由經氣循行異常所致的,就可以從本經所屬的腧穴著手治療;由本經經氣充盛而導致的疾病,病人的人迎脈的脈象比寸口脈的大一倍;由本經經氣虛乏而導致的疾病,病人的人迎脈的脈象就會小於寸口脈的脈象。

手少陽三焦經的別出絡脈名為外關穴。它自手掌後方距腕關節兩寸處與主經分行,而後向外繞行於臂部,接著上行進入胸中,與手厥陰心包經相接。當此絡產生病變,若病為實證,那麼病人就會有肘關節拘攣的癥狀;若病為虛症,那麼病人就會有肘關節弛緩不收的癥狀。治療上述病症,可從手少陽三焦經的絡脈與其本經分行處的絡穴——外關穴著手治療。

鄭中輝根據多本內經相關書籍整理,經穴圖為網路下載圖,有什麼不妥之處多包涵,僅供學習交流所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將鋪在地上的東西也能做到最極致,這才叫講究!發現設計478期
廢棄的舊傢具改造美爆了的花器圖片大全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