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公案:抱贓叫屈

公案:抱贓叫屈

大梅法常問馬祖道一:「如何是佛?」馬祖禪師答:「即心是佛。」無門慧開頌曰:「青天白日,切忌尋覓,更問如何,抱贓叫屈。」

其實,我們天天看到這種人,而且自己就是這種人。

自己沒有盡到責任還說自己是受害者;自己做錯了事還說環境給他困擾;自己沒辦法掌握、主宰自己的心不受誘惑,反而推諉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這些都是反主為賓、反賓為主的現象。

這句話原來的意思是,自己的煩惱是自己製造的,卻反而怨天尤人。所謂「酒不醉人,人自醉」,自己醉了還說酒害人,誰叫你喝酒呢?酒是無辜的,你會喝醉是因為你無法控制自己、無法管理自己。

現在這個社會,類似的情形很多。人無法做自己的主宰,常受到虛榮心的驅使而陷自己於矛盾衝突中;分明是自己飛蛾投火,反倒說火很可惡。處處都有火是事實,但你明知是陷阱卻要踩進去,還美其名為冒險;冒險時宛如英雄,入了險境卻怨恨別人設陷阱。人會踏入陷阱,多半是受自己的貪心、瞋心、嫉妒心、虛榮心所唆使

人如果能夠常常管理自己的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己在想什麼、做什麼──什麼事應該做、什麼事不能做,什麼東西可以要、什麼東西不能要──那麼,別人即使把贓物丟給你,你也不會接受,更不會去偷去搶。別人要栽贓,一定有他的原因,一旦栽給你,千萬不要接受。事實勝於雄辯,即使別人栽贓,只要你不抱住它,就不會有麻煩。

世界上有許多事真的是冤屈的,只要有機會伸冤,當然要叫屈。不過,抱贓叫屈是自己的確有疏失、有過錯,因而受到指責或制裁,那就應該懺悔,不應掩飾、蒙蓋或推卸責任。智者可以失去一切、可以一無所有,但人格是完整的、清白的。智者不一定永遠不做錯事或永遠不說錯話,但他不推卸責任更不嫁禍於人,心中一片坦蕩蕩。

寺院理念

善心善行:倡導公共文明

文明敬香:一人燒一支香

垃圾不落地,你我都得利

文明祭祀:子孫顯達福慧多

三零:零經濟 零商業 零門檻

聯繫方式

微信號:南普陀寺

郵編:361005

網址:nanputuo.com

地址:廈門市思明南路515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念佛的五種妙處
春季養生一定要多吃生菜

TAG:南普陀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