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期吃太燙,易得口腔癌?這回真不是嚇你

長期吃太燙,易得口腔癌?這回真不是嚇你

160,More Than Health--健康,就要160

一看見「癌」,可能很多人都想關掉文章,想著去看段子八卦更開心。

GIF

但在這個癌症發病率越來越高的年代,要想少得病,最好就是充分了解疾病,用知識武裝自己,從而遠離它。

說到口腔的疾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口腔潰瘍、蛀牙、牙周病等,很多人都不知道口腔還得會癌。

口腔癌是指發生於口腔的惡性腫瘤。包括舌癌、牙齦癌、齶癌、口底癌、口咽癌等。可以說口腔的角角落落都可以長癌。

今天,我們請來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口腔內科木冬冬醫生,給大家講講口腔癌的防治。

一、哪些人容易得口腔癌?

口腔黏膜,也就是嘴巴裡面的「皮膚」,比身上的皮膚薄得多,天生就很嬌嫩脆弱,經不起折騰。持續接受一些不良刺激,可導致口腔發生癌變。

GIF

口腔癌的病因還不明確,但至少跟以下不良刺激有關。快看看,這些習慣你有沒有?

1.經常吃檳榔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檳榔列為一級致癌物,檳榔中的含有致癌成分如檳榔生物鹼、檳榔鞣質等。

有嚼食檳榔習慣的人得口腔癌的機率比普通人群高十餘倍,如果同時酗酒、抽煙,癌變比例則會大大增加。

檳榔加煙,法力無邊

口腔得癌,樂往哀來

2.長期吸煙喝酒

煙草中含有致癌化學物質苯芘,酒精會損害肝臟和抑制免疫而增加口腔癌的危險性,長期吸煙又喝酒的人發生口腔癌的危險性更高,比只嗜酒或抽煙的人高出2~3倍。

吸煙又喝酒

很難活到九十九

3.不注意口腔健康

長期不處理的爛牙、壞牙或者劣質假牙,也存在一定隱患。如果爛牙、壞牙或假牙有尖銳的部分,容易把黏膜戳出潰瘍來,這個長期不愈的潰瘍,也是有可能發生癌變的。

4.長期有口腔黏膜病

部分口腔癌由口腔黏膜病發展而來,如白斑、紅斑、念珠菌性白斑、扁平苔蘚、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口腔梅毒、光化性唇炎等。儘早控制和治療口腔黏膜病,可降低癌變風險。

5.長期吃燙的食物

超過65℃的熱飲熱食,都可燙傷口腔黏膜。長期吃燙食物的習慣,容易「燙」出癌症來。

把熱飲熱食,稍微放一放、涼一涼,用嘴唇抿一抿、試一試,感覺不燙口才送進口中。

GIF

吃燙一時爽,隔天嘴巴疼

二、如果出現這些癥狀,要提高警惕!

不同部位的口腔癌的早期信號大致相似,主要表現為:

經常感覺到口腔疼痛、麻木;

有顆粒狀或菜花狀腫塊出現;

口腔潰瘍兩周都不見好,且局部變硬,邊緣隆起;

不明原因的牙齒移位、鬆動、脫落;

臉部偏斜或臉型不對稱;

頸部淋巴結腫大

GIF

平時應留心口腔的異常變化,萬一出現以上早期癥狀,一定要及早就醫,讓醫生幫你明確診斷。

三、預防口腔癌,從這5方面著手

GIF

1. 生活中避免慢性刺激,包括戒煙、戒酒、不吃檳榔。

2.過熱的食物要放涼再吃,避免燙傷口腔。

3.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及時找口腔科醫生修補或處理爛牙壞牙,拒絕使用劣質假牙。

4.避免放射線及紫外線,避免接觸可疑致癌物等。

5.及時治療、定期複查口腔黏膜癌前病變及癌前狀態,降低癌變風險。

▌本文作者:木冬冬醫生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說60S 的精彩文章:

TAG:醫說60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