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本雜誌每期必買、追了八年,就因為三件事

這本雜誌每期必買、追了八年,就因為三件事

八年多來購買的百餘期《華夏地理》雜誌。數次搬家,每次都將它們裝進紙箱,帶在身邊。如今它們終於在我的書架上安家。銅版紙雜誌很沉,但我留戀這份沉重。

前幾天,一個朋友在朋友圈裡問,「身心俱疲的時候,你拿什麼安慰自己?」我回復了十來個選項,第一個是「新一期的《華夏地理》」。

我大概是從2009年開始接觸《華夏地理》,買了幾本,從2010年到現在,逐月逐期購買,一年12期,到現在有100多期,中間只有幾期沒有,忘了是因為什麼。

買雜誌很費錢,所以要看封面文章是啥,合意了才買,或者在單位閱覽室里借閱,不合意就不買。其他雜誌都這樣,唯獨《華夏地理》,八年多下來,100多個月,每期一見就想買,通常必須馬上買,拿到手裡才安心。上班日,到單位對面小市場門口的報攤買;休息日,到桂林路的一家書店買。每次拿到手裡,迫不及待地除下塑料封套,將厚厚一疊銅版紙掐在手裡,想著空閑的時候可以看,充滿期待。

這100多期,我看了80多期,這兩年沒看的多了些,有時候實在顧不上。偶爾,我在心裡也比較一下日常接觸的幾種雜誌,發現真是各具風格與魅力。都說「內容為王」,這幾種雜誌就是例子。

還是說這個。《華夏地理》的好看,在三個方面。

首先是題材。作為一本人文雜誌,《華夏地理》以其題材的豐富性,一定程度上詮釋了世界的豐富性。

自然。《華夏地理》封面四周有一個鮮艷的黃框,這是美國《國家地理》的標誌。《華夏地理》是與美國《國家地理》進行版權合作的中文雜誌。而《國家地理》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官方雜誌,學會成立一百多年來,一直以到世界各地探險、科考,幫助大眾增進對地理知識的了解為自身使命,南極、北極、冰海……越是艱險、偏遠、難以到達的角落,就越是要去,要探個明白。

動心,更動身,身遠,心更遠,這是他們的生存方式。

所以,上天,下海,登山,鑽洞;草原馳騁,沙漠探奇,海底攬勝,絕壁玩命……都是用「繩命」在報道。

宗教。滿山綠海中露出寺院的白牆與飛檐,禪宗地理的幾百年脈絡在山間清風中徐徐道來;絳紅色的袈裟被疾風吹起,遠處山坡上,經幡飄動,寺院巍峨,為你講述雪域高原上宗教變遷背後的歷史。

古人。一蓑煙雨任平生,有一期封面上,中國人崇拜、敬仰的蘇軾,手托杯盞,平和安閑,一抹笑意若隱若現。「生活家」蘇東坡,古代行跡,現代痕迹,在故地重遊中逐一展開,古人與今人在精神、品味、情趣中的相融相通,就這樣躍然紙上。

古建。營造學社的早期學者,在那並不和平安穩的歲月中,風塵僕僕,趕赴各地,在窮鄉僻壤,在古廟荒村,用每一次測量,每一次臨摹,每一次攝影,記錄下古代建築的尺寸與樣貌,梳理出中國古建的智慧與風格。這個過程中,既留下了梁思成、林徽因這樣的金玉良人讓後世感慨玩味的影像,更為淵遠流長的文脈與豐厚多彩的資源留下寶貴的記錄。還有「樣式雷」,代代傳承的手藝為宮廷建築服務,以微型模型為實體建築做指引、留樣式,方寸之間藏著妙趣乾坤。

瓷器。元青花,景德鎮,兩篇同樣以瓷器為主題的封面報道,前者以地理為主線,橫向漂移,以絲路為路徑,重在描繪元代這個各種文化元素衝撞交融的時代,中國瓷器輸出(西域消費需求刺激)、迴流(促進國內設計生產轉型)、再輸出(適應西域民眾品味)的過程中,中西方美學觀念的不斷融合在瓷器這種最中國的物品上的體現。我最近看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奼紫嫣紅開遍》(大美中國 ·元明卷),講述瓷器發展到元青花時,在顏色(從偏清冷的青色到明亮的寶藍)、紋飾(從簡約到繁密)等方面的變化,是如何適應西域人群審美口味的。景德鎮則是一枚凝結了千百年時光的藝術琥珀,值得人們久久凝視、久久玩味。

考古。從古埃及金字塔,到印加帝國的建築遺存,再到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裡的文物,每個故事都讓人神往。文物高仿,涉及書畫、瓷器、金石,有些技藝其實本來是用於局部修復,以延續藝術品的生命,但隨即就被用於造假,讓人在讚歎技藝精巧的同時發出一聲嘆息;文物被盜、流落海外,則讓人心生慨嘆。

資源。汽油夠嗎?糧食夠嗎?水夠嗎?食物夠嗎?《華夏地理》每年都會有幾個報道,探索對能源和資源的利用,去北極探油氣,去美國西部探索枯水層,去看那些對廢棄食材的再利用。人與自然的相處方式,人對自然的索取方式,是這本雜誌最切合當下核心主題的報道方向之一。

動物。紅外線黑白照片下,一頭獅子的鬃毛如同它身邊的荒草,全然不見森林之王的威武,只覺得它老邁虛弱;卧室里,一隻大猩猩望向窗外,彷彿等待孫子放學歸來的老人;禿鷲爭食,死亡動物腐肉的氣息和噴濺的血滴彷彿要飛出紙面;大熊貓在放歸野外的路上搖擺前行;還有犀牛、北美野狼、東非獅群、海狼、章魚、鼬鯊、長鰭鯊、大白鯊……動物在自然中的形態與行為、生存與死亡、興盛與衰微,是這本雜誌最長久的報道內容之一。

風物。酒,黑茶,沉香、采蜜人……

植物。雪海,林海,那棵叫「總統」的巨杉與其周圍的夥伴們承受著風雪侵襲,安靜地矗立著。攝影師將多張照片拼接,雜誌本身用了長長的拉頁,才將它的頎長身材完美展現。

秘境。印第安,南美,印加,瑪雅,馬里亞納海溝,美國黃石……西藏,新疆,雲南丙中洛。

一地。四川,江西,浙江,甘肅……

一城。長沙,巴黎,倫敦,新紐約……

科技。改寫基因,去火星,哈珀望遠鏡,冥王星,盲人復明,殘肢修復……

氣候。乾旱的水鄉,貧瘠的近海,融化漂移的極地冰山……

手藝。花絲技藝,東陽木雕,丹寨扎染……

旅行。大咖遊歷四方,眼睛裡是人人可見的景物,筆下卻是常人不見得有的情愫。這種遊歷的文章容易寫但不容易寫好。陳丹青,數次受《華夏地理》之邀,遊歷歐洲多地,拜占庭的歷史之旅、俄羅斯的文學之旅,匈牙利的音樂之旅,都是不錯的文字。後來出版社將他這幾次旅行集結成書,《無知的遊歷》,賣到68元一本,不便宜。

……太多了,梳理不過來,題材方面就寫到這兒。

(二)

我對《華夏地理》文本的評價與欣賞,經歷了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覺得好看。

好看是硬道理,可對於什麼是「好看」,卻有不同的理解。

通常意義上,小詞兒漂亮,大詞兒砸一些,小排比句來幾趟,直接引語的位置、數量和語句都適當,再抒情幾下,拔高一兩下,就可以稱之為「好看」了。書店裡一架一架的散文,微信公眾號里各種美文,這個套路是占相當部分的。

我認可這種好看。不過,《華夏地理》並不是這種「好看」。我的感受,《華夏地理》一些報道的好看,最基本的一點,在於用精確、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的現場感。精確,簡潔,生動,缺一不可。

我現在還記得有一篇關於墨西哥灣漏油事件重創海洋漁業的報道,開頭的一句是,「控制室內擠滿了五彩繽紛的馬甲和無精打採的臉。」然後解釋一下,穿紅馬甲、黃馬甲、綠馬甲的都是誰(反正不是城市晚報、新文化報和東亞經貿新聞報社的)。漏油對各方面的影響,大家的心態,這一小段就很簡潔地表現了。

這樣的一些報道, 總是在全文第一段、第一句(按照該雜誌的版式規範,也是被放大字型大小的部分),就把你無情地帶入核心現場。要麼是探險者剛剛爬出地洞,扒掉了滿是泥水的靴子,「啪」地扔在你面前;要麼是登山者在絕壁上過夜;要麼是跟隨原住民去打獵,附近有一頭野獸出現,大家都屏住了呼吸……反正沒有起承轉合,沒有「穿衣戴帽」,直接來乾貨。

如果說,我對《華夏地理》文本認識的第一階段,在於關注單個場景的精確、簡潔、生動的描寫,那麼第二階段,則是編織素材、布局謀篇、形成報道內在動力的技法和能力。

我剛接觸《華夏地理》時,做報紙編輯六七年,已經過了僅僅要求稿件「文從字順」的時候。潛意識裡,我是希望有高水平的報道、高水平的文字的。而在日常,我並沒有有意識地將雜誌中優秀報道的技法,聯想、借鑒到日常工作中,我就是單純地看著玩兒。直到我看到一本書,《是如何講故事的》,講了如何去根據素材構建結構。因為書中有些案例的題材與《華夏地理》類似,我就簡單類比了一下,發現書中介紹的寫作技法,在《華夏地理》有的報道中出現過。

我印象深刻的是一篇關於部落原住民的報道。作者走進非洲一個部落,看他們的生活方式如何應對周遭自然和社會環境的變化與衝擊。

報道採用了雙線敘事。一條線是,跟隨原住民去打獵,一路上所見所聽所感;另一條線是部落的日常生活,這兩條線的內容,是分段穿插到一起的,打獵一段,日常生活一段,再打獵一段,再日常生活一段,如此往複。哪怕在寫到獵手們已經發現了獵物、拿起弓箭瞄準的時刻,也堅決停筆,轉而去寫日常生活,七八百字,寫完了一個事兒,再回到打獵現場。

我無法做更多呈現和分析,我想說的是,這兩部分以這種看似割裂的方式,穿插、銜接在一起,打獵途中各種狀況與險情導致的緊張感,與日常生活娓娓道來的平和感,形成了奇特的一張一弛的閱讀節奏與心理感受。

《華夏地理》報道文本的第三個需要說明的,就是題材本身的複雜性和多面性。如果和報紙作比較的話,通常,報紙新聞是比較短平快的,什麼事就是什麼事,衝突的表現、衝突的類型、衝突的各方,都是直接能看到和想到的。報紙上有些深度報道的最終呈現,其實是文字量大而形成的「強報道」,談不上深。

而《華夏地理》報道的對象,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個具體的事件,而是一種局面、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或者一種正在發生的趨勢。比如乾旱、環保、資源匱乏、動物保護與滅絕等等,都是此類問題。面對這種報道對象,必然是多方呈現、客觀講述、慎加評判的。報道本身的複雜性與多元性,恰恰是真實世界本身複雜與多元的反映。

(三)

最後必須說的,就是圖片了。

我接觸《華夏地理》的初期,每一期,都會有讓人倒吸一口涼氣、在心裡「哇」的驚嘆一聲的圖片。

我後來總結,這種震撼,多是來自於人的個體身處廣闊自然中而形成的強烈對比,大小的對比。照片捕捉、塑造和放大了這種對比。

都是些什麼圖片呢?

幽藍的海底,一頭鯨魚與潛水員面對面,鯨魚的龐大厚重與人體的纖細單薄形成了明顯對比,但在海洋這個環境中,兩者之間又那麼和諧,彷彿是在對話;

原始森林被大雪覆蓋,畫面中能有數百棵大樹,彷彿是列陣的巨人武士,而在林間,有一個鮮艷的小身影,正踩著雪橇跋涉,人的動與森林的靜,人的細小與森林的廣袤,還有顏色上人的熱色調與森林的冷氣質,都形成了對比;

大遠景的登山圖,高山的體量形成了一種壓迫感,山體中裸露的岩石與刺眼的白雪形成一道彷彿無法逾越的屏障,在岩石肌理深處,仔細看,有一個小小的身影,在下方很遠的地方,是他的同伴,這可能是人在自然中是多麼渺小的最直觀體現了吧。

還有一種圖片,拍人像,拍動物,特別傳神。無論是成組的拍攝人的肖像,還是在走私黑市俯拍下被放在紙盒中待價而沽的小動物,人的服飾、面部肌肉、容貌特徵,動物的毛髮、姿態,眼神,都彷彿有故事、會說話。尤其人的眼睛裡,竟然都帶著一汪液體,彷彿有眼淚馬上要流淌下來。

許多優秀報道將攝影技法服務於報道主題的能力讓人感嘆。當你看到那些呼之欲出的人像,他們的表情與經歷了時間侵蝕的面容;當你看到抓拍到的毛髮中露出的小動物眼神;當你看到荒野、冰河、山川中野生動物的迅猛動作與美妙姿態,這比任何文字都更直接地喚起你關注它們的命運、關注自然環境、關注共同的生存空間的意識。

《華夏地理》很多報道的投入是可觀的,需要時間、金錢、器材、精力、智力,還有運氣。在如今這個攝影幾乎無門檻、微信天天曬美圖的時代,在大眾的水平與口味都增長的時代,更需要《華夏地理》這種高品質圖片帶來的心靈體驗。

現在,看了近10年之後,我被照片「震撼」的次數沒那麼多了,但每期《華夏地理》依然有讓人凝視、思索、擊節讚歎的好圖片,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想,有這樣的圖片,才不枉彼此共處的時光啊。

「衣老師的筆記本」

閱讀、電影、雜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衣老師的筆記本 的精彩文章:

TAG:衣老師的筆記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