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款手機保護套 被檢出有毒有害物質超標

5款手機保護套 被檢出有毒有害物質超標

新華社深圳4月13日電(記者王曉丹)你的手機保護套安全嗎?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12日發布的手機保護套比較試驗報告顯示,有5款手機保護套被檢出有毒有害物質超出相關限值。

消費者高頻使用的塑料手機保護套可能含有有毒有害化學物質,而我國尚無強制性的標準或法規。為給消費者提供消費指引,推動出台行業標準,深圳市消委會近日選取線上線下熱賣的28個品牌30款手機保護套,參考歐盟、美國等標準,對樣本進行了201項化學物質測試。

報告顯示,有23款手機保護套沒有檢出有毒有害化學物質,2款手機保護套檢出限用有毒有害化學物質,但檢出值在標準允許範圍內。5款手機保護套被檢出有毒有害化學物質。

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手機保護套中可能含有塑化劑、多環芳烴、重金屬、短鏈氯化石蠟等有毒有害物質,提醒消費者請勿入嘴咬噬。

新聞+

深圳警方支招提防移動支付「二維碼陷阱」

新華社深圳4月13日電(記者孫飛)移動支付普及給消費者和商家提供了便利,但市民使用二維碼「掃一掃」支付時,要警惕陷阱。近期,深圳福田警方抓獲一名偷換商家付款二維碼截取貨款的嫌疑人,涉案金額約6000元。

據嫌疑人鄭某交代,他注意到,許多商鋪為收款方便,將收款二維碼貼在店鋪外牆上。鄭某將自己網路支付平台的收款二維碼列印出來,從今年4月1日開始,趁人少時,在多個電子市場商鋪的二維碼上覆蓋粘貼上自己的二維碼,從而將商家入賬截流。至案發時,獲利約6000元。

警方表示,由於制碼技術幾乎零門檻,不法分子移花接木偷換二維碼,甚至暗藏木馬病毒、植入扣費軟體等新型犯罪時有發生。警方提醒市民高度警惕,未經核實不能「見碼就掃」。

市民掃碼付款時,要核對商家收款二維碼是否真實有效,有無人為覆蓋、更換的痕迹,同時核對支付金額、收款人用戶名等信息。

商家應把自己的收款二維碼作特殊標記並且塑封,以防被覆蓋偷換。二維碼應張貼懸掛在自己可視範圍內,定時檢查是否被覆蓋、更換、損壞。在消費者付款前後,商家應核對相關信息,發現賬戶異常要及時報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溫州 的精彩文章:

醫生舟車勞頓,為九旬母親治病 南老親筆致謝,並奉上一件禮物
一封舊信扎揭開南懷瑾先生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

TAG:掌上溫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