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學電競就是打遊戲嗎?

學電競就是打遊戲嗎?

【新聞回放】

「世界欠我一個北大電競夢。」「我沒上北大就是怕上癮。」近日,北京大學開設《電子遊戲通論》選修課,「名校」與「遊戲」兩個標籤的碰撞引髮網友調侃。

這並非輿論首次聚焦遊戲進高校議題。在被稱為「電競教育元年」的2017年,教育部新增補的高職專業「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開始招生,同樣引發了疑問和爭論。

學電競就是打遊戲嗎?遊戲類課程、專業設置的意義是什麼?帶著問題,記者採訪了曾數度處於輿論中心的中國傳媒大學「電競班」,了解教師和學生們對本專業的看法。

「電競班」:上學就是打遊戲?

比起媒體報道中經常提及的「電競班」,中國傳媒大學大一學生劉祥澤更願意稱自己的班級為「數娛班」。他所就讀的專業全稱是「數字娛樂」,是國內首個培養遊戲策劃、電子競技管理人才的本科專業方向。

何謂「遊戲策劃」?該校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遊戲設計系主任陳京煒給出了這樣的比喻:「遊戲美術像人的肌肉、皮膚,它讓你看得見、覺得漂亮;遊戲程序像骨架,它讓遊戲動得起來、能玩得好;但遊戲最重要的是有靈魂,有真正好玩的地方,它需要故事上、玩法上的原創,策劃就是其中最核心的東西。」

創作故事、制定規則、創新玩法,並與程序和美工人員溝通,讓腦海中的策劃落地,成為呈現在玩家面前的遊戲作品……遊戲策劃的工作內容綜合性強,要求從業者有相應的人文素養、創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為了培養能賦予遊戲「靈魂」的人才,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在培養方式上做了很多探索。

理論課程方面,除了思想政治、英語、計算機等大學必修課,數娛方向的學生還將學習「遊戲概論」等專業課,以及與策劃相關的基礎課;實踐教學方面,學院會定期邀請業內人士授課、做講座,學生們還將與美術、程序兩個方向的同學協作完成畢業設計,並參與相關企業的比賽項目,通過體驗式學習積累作品、加深對專業和行業的理解。

課程很多,卻唯獨沒有「打遊戲」這一項,會讓喜歡遊戲的學生們失望嗎?事實上,從招考開始,數娛方向就在嚴格挑選「適合」的學生,只是喜歡遊戲、只想打遊戲的孩子通常無法通過。什麼是「適合」?陳京煒認為,它代表著溝通、學習、團隊合作等綜合能力。對於接觸遊戲近10年的數娛班2017級學生杜愷來說,「適合」並不意味著遊戲玩得多好,而在於「喜歡策劃的過程」。

電競行業:人才缺口有多大?

數娛方向的另一個培養重點是電子競技管理。為什麼強調電子競技?這還要從電競在遊戲產業中的位置說起。

據《2017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電子競技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730.5億元,佔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的35.88%。如何理解這一數字?2017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這意味著在遊戲產業中,僅電子競技一項的銷售收入就超過了大熱的中國電影。

電子競技迅速發展的動力不僅來自於市場,官方也在助推其升溫。早在2003年,電子競技就獲國家體育總局批准成為正式的體育競賽項目,2022年電子競技還將登上杭州亞運會的賽場。在電子競技這個極速生長的系統里,除了賽事管理,職業選手、職業分析師、職業解說、網路直播、節目製作等崗位,無一不需要更具專業性的人才。

數據調查顯示,電競行業目前的從業者僅為5萬人,人才缺口達26萬。在就業難成為社會問題的今天,面對電子競技這片人才需求的藍海,教育開始嘗試發力。

電競類專業:學生將往何處去?

據《南方周末》報道,目前,全國已有20多所高校開設了電子競技相關專業。

記者梳理後發現,以是否培養職業選手為標準,電競類專業可大致分為兩類。在職業選手培養上,內蒙古錫林郭勒職業學院是「吃螃蟹者」。該校與國內一線電競俱樂部、當地行業協會和企業合作,培養包括職業選手在內的電子競技專業人才。更多高校則將人才培養的著眼點放在了職業選手以外,例如,湖南省體育職業學院以培養職業教練、心理輔導師等為目標;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注重培養學生對電子競技數據、戰隊戰術策略信息的分析能力;上海體育學院即將開設電子競技解說專業……結合自身特色,高校正在嘗試填補電競行業巨大的人才缺口。

新興事物在發展中總會遇到挑戰,目前的電競教育同樣面臨著缺乏科學理論支撐、師資匱乏等問題。但更大的困難或許出在社會認知這個「根兒」上。在傳統觀念里,「遊戲」常與「玩物喪志」相聯繫,「網路遊戲」讓人聯想到黑網吧、網癮少年,順著這一思路,電子競技這種「利用電子設備作為運動器械的、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對抗運動」被片面理解為「打遊戲」,並不足為奇。

「新興領域本身就考驗我們的眼光和對未來的判斷。」在中國高校電子競技聯盟成立儀式上,宏碁中國區副總裁丁劍暉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據了解,該聯盟由中國傳媒大學、廣州大學、四川傳媒學院等20餘所院校的30餘位教師及相關企業界人士共同發起成立,旨在開展電子競技專業共建、培養電競專業人才、促進電競專業學術建設。

劉祥澤總會遇到親戚朋友關於「學什麼」的疑問。「人家問我爸媽『你們家孩子怎麼學打遊戲』……」他停頓了幾秒說,「還是有點難受吧。」

不過,比起這點「難受」,更令劉祥澤期待的是未來專業課程的學習。「能不能改變輿論,還是得看我們第一屆學生畢業後給出的答卷。」他說。

《中國教育報》2018年04月14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說測就測!來一場校園安全的專業測評
劉春平委員:加強防災減災救災教育和人才培養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