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國演義:曹操為何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吳大帝孫權的是與非

三國演義:曹操為何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吳大帝孫權的是與非

三國演義:曹操為何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吳大帝孫權的是與非

文/雷爺

上一期講到了三國中東吳陣營中的第一謀將陸遜,那本期就接著來講講東吳的一把手——吳大帝孫權吧。


既然要說孫權,那麼就不得不說一下他的出身,史書中是這樣記載孫權的,說孫權生來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頤大口。形貌奇偉異於常人。自幼文武雙全,早年隨父兄征戰天下。善騎射,年輕時常常乘馬射虎,膽略超群。為了讓弟弟早日成材,孫策讓他去做了一個縣的縣長,其實當時的孫權才僅僅十五歲。沒有描寫什麼祥瑞,卻也表達出一個意思:這個人也不是一般人。

你是否好奇孫權的父親是誰,有沒有聽說過一個人——孫堅。沒錯,孫權的父親孫堅,是歷史上一個響噹噹的領兵大將軍,所到之處,幾乎都能打勝仗,可是,一個天下不是只靠一個人的能力能拿得下的,即使勇猛如曹操,依然要靠得力的下屬才可以完成自己的大業。孫堅的失敗,可以說只缺左右得力手和智勇雙全的謀士,幸運的是,到了他的兒子孫權,卻善於用人,善於調兵遣將,公元208年,孫權與劉備聯盟,並且在赤壁擊敗了曹操,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219年孫權自劉備手中奪得荊州,使吳國的領土面積大大增加。222年孫權稱吳王,229年獨立稱帝,正式建立了吳國。孫權的能力比起父親孫堅,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應了一句話——虎父無犬子。


如果說劉備是自帶能夠吸引人才的幸運光環,那麼孫權可以說是全憑自己的一雙慧眼去發現人才,歷史上孫權有三次拜將,第一次拜周瑜,赤壁一戰擊敗曹操八十萬軍隊,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也使得曹操一輩子不敢輕視江東;第二次是拜呂蒙,並由此打敗了神話般的人物關羽,收回荊襄九郡,使東吳屬地擴大了一倍;第三次拜陸遜,火燒連營把來勢洶洶的劉備徹底打垮了,蜀漢從此一蹶不振。這三人除了周瑜外,其餘兩人在拜將之前應該說沒什麼突出貢獻,特別是呂蒙,出身「貧賤」,「少不修書傳,每陳大事,常口佔為戕疏」,就這麼一個人在孫權手下卻是「勇而有謀,斷識軍計。」孫權的識人、用人之術恐怕比曹操也要高一籌。

孫權對於用人還有一個特點——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比如他當年重用諸葛瑾時。史書中是這麼說的:漢末年,天下大亂,諸葛亮於隆中躬耕隴畝,後經劉備「三顧茅廬」出山為其所用;其兄諸葛瑾,避亂江東,經孫權妹婿弘咨薦於孫權,受到禮遇。初為長史,後來官至大將軍,在諸葛瑾代呂蒙領南郡太守時,就有人誣告他與劉備有勾結,但孫權聽了說:「孤與子瑜有生死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負孤,猶孤之不負子瑜也。」短短數語,便可看出孫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真諦所在。孫權重用諸葛瑾,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讒言,但因孫權了解諸葛瑾,所以沒有因為讒言而懷疑諸葛瑾,反而因此對諸葛瑾更加的信任,作為一個領導者做到這一點其實是很難得的。

所謂物極必反,盛極必衰。孫權一世精明,可惜到了當權後期卻成了糊塗蟲。晚年的他和很多的皇帝一樣昏庸起來,這也許與年齡有很大的關係,孫權還有一個故事:有一次他喝醉了酒,生了氣,要殺一個大臣,因為別人勸說而沒有殺成。等第二天大臣們說起此事,他竟什麼也不記得了。孫權非常懊悔,特別下了一道命令:以後他醉酒之後如果再要殺人,一律不準殺。還有一件事就是對於太子的人選。自從太子死後,孫權一直決定不了,導致後來各位王子為了爭奪皇位都在暗中鬥爭。他在太子死了後又廢立太子,前前後後,弄得朝廷軍心不穩,每個大臣都左右搖擺。到最後年歲將至時,才不得不把年僅九歲的孫亮托給諸葛恪。可遭到上下一致的反對。其實他也知道諸葛恪不太可信,但是由於他自己的殘暴,身邊早已沒有可信任的人了,果不其然,就在孫權去世不久,吳國徹底開始了內亂,吳國的悲劇也已經無法避免。

與曹操相比,孫權至少可以稱得上是半個英雄,曹操也很欣賞孫權,也就有了:「生子當如孫仲謀」。關於孫權和三國演義,如果你有什麼更加新穎的觀點和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給我哦。

參考文獻:《三國志》、《三國演義》、《吳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爺說史 的精彩文章:

三國演義:青梅煮酒論英雄,歷史為何選擇了曹操而不是劉備?

TAG:雷爺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