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承認民藏:觸動了誰的利益

承認民藏:觸動了誰的利益

一百多年來,歐美資本市場已體系完備,博物館以及藝術品都已經加入到資本體系,成為基金甚至財團的信用值,並且有其完備的評估體系,其中包括大量中國文物。眾所周知,在全世界範圍內中國文物的份量是舉足輕重的,相信在歐美的資本體系有一個天文評估數字的文物保障,但是這個評估價值相對中國民間收藏低廉價格是天壤之別,我假設它是10000億美元,可能在中國民間收藏花一億人民幣到一億美元就可實現。這難道不是超級資本泡沫嗎?但是我們也應看到歐美早就形成這一體系了,因為他們那時還不了解中國。

1949年建國後,中國漸漸以國有的形式建立起博物館體系,資金主要來源是國家財政撥款,並沒有深刻意識到這不僅是文化同樣是資本。同時博物館系統一些專家缺乏獨立深度研究,沿襲了歐美很多現成的中國文物理論,為中國文物下了很多無知的定論,個別專家以此荒唐結論變為個人學術資本佔據文博屆要職,導致這些無知定論居然得到傳承,國內拍賣同樣沿襲這些理論進行了長期的商業行為。

三十年來,中國太平盛世,國富民強,民間收藏大發展歷史上沉澱在民間的大量文物遺存進入市場,同時,盜墓猖獗大量出土文物流入市場,大量文物衝擊了整個文博體系和文物拍賣體系,同時出現了大量民間博物館,財政撥款國有博物館等文博體系受到嚴峻的考驗,藏品落伍,意識落後,行業人員誰願意失去權威呢?失去權威意味著失去民心,最終可能會接受國家行政行為的改革。遺憾的是,大量的財政撥款卻用於了固守狹隘的歷史觀,其中更涉及很多個人行為各方面的利益。坦率講,不但是事業單位而且財政全額撥款,有誰願意接受改革呢?很多傳統的文物商業行為更面臨巨大衝擊,部分老拍賣行為了利益變成了頑固派。

同時,有人會提私人收藏文物的法律問題,誠然,法律是為絕大多數人服務,如果所有民間收藏都犯法了,就象有人公開說7000萬收藏家都犯法,那我認為是該修改法律了,總不至於把7000萬人都定罪吧!試想,歐美的藝術品資本體系多麼害怕這股巨大力量的衝擊,他們是否在想,假如中國民間收藏全是贗品多好啊!當今中國否定民間收藏的各類群體們,難道你們是國外資本的走狗?

歐美一些博物館的專傢伙同國際上大的拍賣公司並長期聯合中國某些專家打壓民間收藏,控制藝術品資本市場,在這一點上他們表面迎合中國官方博物館體系的館藏和理論,卻暗中控制了藝術品國際資本市場,在此共同利益下,歐美以博物館為核心的基金體系和周圍的收藏體系得以暢通資本化,中國部分文物商人和部分文物專家為了自己狹隘的利益在這裡充當非常不光彩的角色,甚至抱成一團群體性否定民間收藏,而海外拍賣公司只要有什麼所謂天價拍賣消息,國內就出現了媒體和專家大肆免費宣傳,一方面大肆否定國內收藏,一方面吹捧海外高價拍賣,不禁讓人質問你們在為誰當托?是無知?還是故意?

應該看到很多所謂收藏家和專家其實根本目的是賣東西換錢,但是卻忘了文物本身就是最堅挺的實物資本,多少人因為無法實現買賣發財而打壓別人,基於這一心理,很多所謂專家抱成一團在電視和媒體上操縱文物市場,其實越抱團的越是假專家,因為他們害怕單兵作戰,害怕醜行被擊穿,所以通過抱團妄圖增加公信力。面對古代這麼多文物的衝擊,當代部分走市場化的所謂藝術家更是生路,他們對歷史知識是缺乏的,更沒見過民間收藏的好多好東西,居然也夜郎自大地參與假專家隊伍否定民間收藏,其目的也是抬高自己,有些見解實在讓人哭笑不得。更有一些不學無術的外行,參與攪局,甚至出書誤導政府和民眾。

迫於文物法的限制,民間收藏文物這塊巨大的民間資本何時亮相,這對中國的政府是一場智慧的考驗,對整個中華民族也是一場深厚文化歷史的考驗。盛世賣了文物換紙幣,亂世紙幣失去信譽藏實物,歷史和中國人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探討了文物的資本價值,我們更不能忽視這一特殊商品的特殊價值,那就是文化,文物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更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力量,這股力量有一種巨大的凝聚力,所以必須充分挖掘和發展文物的文化歷史價值,中國政府提出文化大發展戰略其核心就是弘揚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歷史文化是厚重的,偉大歷史是團結中華民族的旗幟,向全世界宣傳中華文明的偉大歷史遺產要比任何口號更真實有效。

如何讓做為資本和文化雙重性的文物發揮出作用,這是一系列智慧的思考,民間收藏文物做為其中最有潛力的一部分,該走向哪裡呢?那就是進一步放開中國私人文物收藏文物,建立大量民營博物館,加速文物資本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共襄收藏 的精彩文章:

只有茶葉,成功的征服了全世界!
元青花為何仿不成,原來有這些原因

TAG:共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