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徐仁修:七十多歲的人生感悟

徐仁修:七十多歲的人生感悟

3月27日上午,學員們從各地趕來,2018年海珠濕地自然學校種子導師培養計劃第一期的課程正式開始。開幕致辭後,徐仁修老師給學員們上了第一課「自然導師的使命與意義」,真切的生態故事裡滿含對自然的熱愛,幽默的言詞中不乏人生智慧的閃光。以下是對徐老師講課重點的摘錄:

1.何去何從。我們經濟發展了、有錢了到底能做什麼?為了生活,為了經濟,人情開始淡漠,沒了「謝謝」、「對不起」,只剩下競爭,這是最糟糕的開始。空氣變得陰霾,高鐵依舊擁擠,高速發展的經濟正如火車的往複,呼嘯著:何去何從~何去何從~

2.錢不是目的。錢只是我們的手段,用錢來「做什麼」最重要。我們要達到自己最大的理想,需要錢的能量才能做到;但當錢變成人生的目的,人生就開始結束了。沒有一種生物會像我們一樣存儲那麼多的財富,它們吃飽了便絕對不會再吃。

3.我們都是奴役。我們真是奴役呀,你看中國的女生90%都是化妝品公司的奴役、流行服飾的奴役、韓國整形醫師的奴役;男生是妻子的奴役、房子車子的奴役、權利名譽的奴役,還有手機呀、孩子呀??我們甚至連審美觀都被奴役,不敢穿不流行的衣服,出去怕被人笑。什麼時候走得出來,我們才是自己。

4.萬物一體。整個大自然的生命都是從第一個細胞而來,30億年前,全地球都是一家。禪宗有言,「這裡沒有別人,我們都是自己」,萬物一體,體會這個物質世界所有的經歷。只是我們都不知道、都忘記了,當我們真正有愛有智慧時,就開始清醒了。

5.回饋自然。我們一輩子在地球吃喝玩樂,連死掉都還在污染大自然,我們什麼時候是有益地回饋大自然?這個轉變,從自然教育開始。當你一個垃圾沒有亂丟的那一刻開始,當你影響另一個人不丟垃圾的時候,那是日行一善了,當影響一個人改變一生時,就再也不會愧對大自然、愧對地球。

6.人類最可貴的品質。人與其他動物有什麼不一樣,怎麼區分開來?有選擇權利?有理性思維?有信仰宗教?會破壞環境?會使用工具?有思想、語言?能抽象思考?這些都不足以劃分。人類最可貴的品質是「人類有創造力」,而這創造力長大以後就很難培養出來,童年才是培養創造力的最佳時機。

7.有想像力才有創造力。如何培養想像力?想像力的源頭叫做欣賞。一是欣賞文學藝術,文學藝術是抽象的,在轉抽象為具象的過程中,能夠激起想像力。二是欣賞大自然,最複雜的顏色、最複雜的圖案、最複雜的造型全都在大自然裡面,能夠給孩子非常豐富的想像。

8.讓孩子學會欣賞自然。讓孩子看到大自然的完美,不同的花千千萬萬,沒有一個科學家能夠創造出來。所有的顏色、所有的形狀、所有的功能,讓孩子看到這些完美的設計,在頭腦中會長生非常多的聯想,有了想像力才會有創造力。很多的東西是胡思亂想出來的,從藝術到科學全靠創造力。

9.寫好人生的程式。毛毛蟲生來無人教導,但它懂得取食、隱藏與防禦,這是它的基因程式里早已寫好的。但是人類生下來,程式大多是空白的,寫了什麼就是什麼,所以兒童教育特別重要。我們要為孩子寫更多自然里的程式進去,讓他更有想像力,更有愛心,更關心自然。一個很有想像力的孩子,一定然會有創造力,有創造力的孩子,也不需要去什麼補習班,不需要父母去擔心。人生很長遠,不知道未來會如何變化,不要把孩子的想像力給磨滅了。

10.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自然教育不是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覺得很快樂就行,要讓孩子理解一些所謂的「英雄行為」——撕下蜻蜓翅膀、折斷青蛙腳等——只是欺善怕惡,讓孩子學習同理心。所以自然教育不是誰帶都可以,已經對大自然很有體會的時候,再帶孩子進入自然體會,讓他們經歷童年的巔峰體驗。這會給他們帶來深刻的影響以及學習欣賞自然的能力,從那當中發展出來的思想會有同理心會有想像力。

11.觀察自然而不介入。自然界個體之間的競爭是較殘酷的,但整體的自然設計是大慈大悲的,我們觀察自然,但不要介入。如蛇在吃青蛙,覺得青蛙可憐要去把它救下來,但救了這一隻,那條蛇餓死了怎麼辦,這隻青蛙被吃,也讓其他青蛙能夠活下來。

12.自然觀察是專註的訓練。自然觀察是所有自然教育的基本功,自然觀察的方法很多,不只是用眼睛看,要開動五感,還要經常去,因為自然一年四季都在變,別以為對自然很懂了,每次看都會不一樣。自然觀察還是個非常好的「專註」訓練,沒有比這更快樂的修鍊了。

13.馬步要自己去蹲。自然觀察最重要的基本功叫做「蹲馬步」,這要下大功夫。我只能教你們方法,講一些故事,可是故事是我的,不是你們的,馬步要自己回去蹲,真正地去和自然接觸,變成真正自己的功夫出來,而不是積累知識。有些人到了自然裡面,還是只會用眼睛,沒有去聞,沒有去好好體驗,沒有人去觸摸,最後他們只有做一件事情,「百度」然後「形色」。我們已經被困住了,自然是那麼活生生的,什麼時候變成一條知識,甚至是考試的題目?

14.心想事成的拍照秘訣。當在大自然裡面,與自然互動久了,了解了自然習性,以及拍下照片並不是為用來獲得什麼,不是要秀、要發表、要賣、要成名之類,而純粹是為了欣賞與分享自然之美,就能心想事成。

15.積累生態故事。學會了自然觀察的方法,我們可以進入大自然,但我們看的最後不是這個叫什麼、那個叫什麼,非常重要的是看生態的完美與生態故事,故事是引導別人最好的教材。

最後,什麼是生態?「生」是生物,「態」是環境,生態就是生物與生物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整理:虛竹

歡迎學員在留言補充

MORE

— 合作方 —

海珠濕地,俗稱萬畝果園,廣州市海珠區東南部,總面積約1100公頃,核心區域869公頃為國家濕地建設範圍,被譽為廣州「綠心」。在新時代,海珠國家濕地公園被賦予保護生態環境和傳承歷史文化韻味的新使命和新動力。

— 資助方 —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希望營造公益氛圍,發展公益事業,促進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資助重點包括:水環境保護,環境保護宣傳,以及支持環保類公益組織的發展。

— 主辦方 —

綠色營由著名環保作家唐錫陽先生及其夫人馬霞女士於1996年創始。1996年至2006年間,綠色營每年以實地調查的形式,針對一個焦點環境話題進行深入考察。綠色營自然教育項目——自然講解員暑期訓練營始於2007年,由徐仁修老師率領的荒野基金會資深講師,培養高校老師和綠色營優秀營員共同授課。

20多年來從綠色營走出了一批批充滿環保理念和環保行動力的年輕人,在全國各地推動自然教育和環境保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希望繼續積極觀察自然、學習自然、分享自然,以培養綠色人才,推廣自然教育,為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做貢獻。

公眾號ID:green-cam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綠色營 的精彩文章:

TAG:綠色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