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故里故事》之戒 煙

《故里故事》之戒 煙

亞洲智庫高級研究員,中國文化管理協會藝術品管理委員會專家團成員,深圳市漢文化藝術品收藏協會名譽會長,漢赤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畫說漢朝》博物館館長,作家,以收藏和研究漢畫像石著稱,業內稱「漢畫王」。

清朝末年,有一位權傾朝野的老相國,他身為軍機大臣,還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政務繁忙,日理萬機。

老相國孫子一大片,望子成龍心切,但自己又鞭長莫及,就思量著請一位品學兼優的讀書人充當教書先生。這時有幕僚向他推薦了一個叫李盛鐸的年輕人。李盛鐸自幼聰敏好學,才十七歲的時候就中了秀才,二十歲中舉,現寓居京師,其人滿腹經綸,且又少年老成,待人謙恭有禮,處事循規蹈矩,有相面者說他有大貴之相,相交者多達官貴人、清流名士。

老相國叫幕僚把李盛鐸請來一見,果然文質彬彬溫文爾雅大智若愚的模樣。與之一交談,目不交睫,不卑不亢,有問必答,有答必詳。老相國談得投機,不知不覺已經是兩個時辰。老相國對李盛鐸這個年輕人印象最深的是「安詳」二字。整整兩個時辰,李盛鐸側著身子斜坐在椅子上,只留下了兩個腳印--那天細雨霏霏,所以那兩個腳印特別清楚。老相國一生什麼人沒有見過,他深知安詳沉穩對一個人能夠成就大器至關緊要。

大莊園圖214*103

江蘇銅山縣洪樓祠堂後壁。原石現存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淺浮雕。所刻劃的是迎賓、拜謁、宴飲的情景。畫分兩格:下格是迎賓場面。客人身分非同一般,有軺車、扈從、大車為證。高大壯觀的莊園,門前是一對子母闕,主人身份當也非富即貴。主客對揖,手執笏板,互致敬意。上格刻兩廳堂,堂中帷幕高張,案上酒具羅陳,男女主客按左右分坐在兩廳堂中,進餐交談。廳堂外面,有十餘個僕從隨時聽候呼喚。建築物上面瑞鳥翔集。邊上飾有菱形紋。畫面反映了門當戶對禮尚往來的富家勢族待人接物的實況。

老相國當時就把教育孫子的重任委託給了李盛鐸,他說:「李君雖然年輕,然而氣度不凡,好自為之,他日前途不可限量。」

李盛鐸頷首道:「相國大人厚望,學生銘刻在心。」他面色平和,出語誠懇,沒有受寵若驚的樣子。

開館十天之後,賓主相處甚得,老相國私下裡逐個兒向孫兒們探問他們對李盛鐸的印象。孫兒們交口稱讚,有的說老師學問真大,有的說老師說話有趣,有的說老師為人可親,有的說老師管得真嚴。老相國也有意無意到學館裡轉一轉,對李盛鐸的表現非常滿意,與朋友談起,自嘆為孫子請了一個良師。

開館一個月之後,老相國聽說李盛鐸每日風雨無阻,授課之餘,必定要回到寓所給老母親請安問好。老相國注意觀察了一下,李盛鐸住在相府里,都是吃了晚飯出門,不疾不徐,閑庭信步,風雨不驚的模樣,上晚課前回來,從來沒有誤過鐘點,每日如此,雷打不動。

老相國開始對這個年輕人產生了興趣,就約見他問問詳情。

水榭觀魚 86*82

原石現存徐州獅子山楚王陵。

淺浮雕。水榭兩層,上層一尊者把酒觀魚,二層一人對尊觀魚。四侍者捧物緣梯魚貫而上。右上一樹斜出,上有羽人戲鳳。榭頂兩猴攀援。水中錦鱗游泳,歷歷可數,有兩魚鷹(鷺鷥)啄魚。

李盛鐸道:「盛鐸有幸得列相國門牆,早晚面聆教誨,如坐春風。相府的貴公子們個個天資聰穎,刻苦好學,將來都是國家棟樑,盛鐸能夠與之朝夕相處,教學相長,也是盛鐸的緣分和福分。」

老相國問:「令堂高壽?」

李盛鐸答道:「剛逢古稀之年。」

老相國又問:「在何處居住?」

李盛鐸答道:「在前門外西河沿賃了一處房屋暫住。」

老相國一盤算,從前門內東城根到前門外西河沿,這路子不近呀,就道:「難得你一片孝心,相府里有車有馬也有轎子,以後不必步行了。」

盛鐸道:「多謝相國關愛,學生安步當車,不敢招搖過市。」

老相國在好感之外添了幾分敬重。

整個相府都知道老相國家規最嚴,清規戒律,家人們熟讀成誦,概不許與王宮大臣們上下其手,私相勾通,受人錢財,干預政事。特別是對官場中、社會上流行的吸食鴉片深惡痛絕,在家裡更是嚴令禁止,一經發覺,嚴懲不怠。

偏偏有一天中午,老相國正睡午覺的時候,有兩個孫兒冒冒失失闖進了卧房,告發說他們的老師吸大煙。

老相國怎麼也不敢相信,李盛鐸這樣一個人也會沾染惡習,陽奉陰違!可孫兒們言之鑿鑿,老相國一惱困意頓消,當即要孫兒們做個嚮導,來到了李盛鐸居住的客房。房門緊閉,已有煙味飄出。老相國一叩門,並且立即通名報姓,李盛鐸不敢怠慢,趕快開門,煙具在炕,藏都來不及。

畫分三格。上格拜謁圖。中為在橋上發生的一場胡漢戰爭。胡兵或作死對搏,或騎馬落荒而逃,或拱手而降,或跪地投降,還有胡兵首級三個。漢兵則士飽馬騰,或對搏,或追殺。橋上一車一騎,意氣昂揚。還有鳥兒驚飛作為戰場緊張氣氛的烘托。而橋下漁人或釣,或罩,或赤手摸魚,還點綴了幾隻魚鷹。畫面動靜結合,有張有弛。有意味的是,有三處出現了胡兵的頭顱,其中有一處是兩頭顱相對,是不是意味著腦袋被開了瓢?

老相國頓足嘆息,「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知道你少年老成,前途無量,你為人師表,怎麼就如此不長進?!你知道嗎?這煙毒使多少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使多少人意志消磨,碌碌無為!你風華正茂,怎麼可以如此自暴自棄?」

李盛鐸垂頭肅立,忽然淚流滿面,「相國大人,學生雖然愚頑,也知道恩相殷殷苦心,一片厚望。學生沾染惡習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學生小的時候有一個肚子痛的病根,發作起來翻身打滾,痛不可忍,吃遍藥鋪,一概無效,有人勸我吸煙,一試之下痛楚全消,那時年輕不知利害,貿然從之,一旦沾染成癮,沉溺其中,難以自拔,已經十多年了。今日聽了恩相當頭棒喝,學生如夢初醒,想想十多年沉溺在罪惡淵藪,學生心裡愧悔難當。」李盛鐸一手拿過書案上的裁紙尖刀,咔吃一刀剁掉了左手的小指,當時就跪地發誓說:「蒼天在上,恩相在上,自今日起,不能戒煙,誓不為人!」

老相國聽了這一番剖白,怒氣全消,又轉為不安,趕快喊人給他包紮,那鮮血已經淋淋漓漓,溵濕了半截衣袖。

武士·仙人騎羊圖。上為一武士,右手持鉤鑲,左手持環手刀。中為一飛鳥。下為一人騎羊。

老相國安慰他道:「你是因病吸煙,與他們自甘墮落全然不同,你驟然之間戒個乾淨,萬一舊病複發,奈何?」

「矯枉必須過正,改過貴於勇猛。往日我不知道它的厲害,與之相安,今日既然知道那是一條絕路,當然要懸崖勒馬。聖人說,朝聞道夕死可也。哪怕就是因此觸發舊病,哪怕就是因此而喪命,也是值得的。」說完就當了相國的面,把那些煙具拆斷砸爛了。

此後一連多日,煙癮發作時就把自己鎖在屋裡,以頭撞炕撞牆撞地,任誰喊也不給開門。又是一連多日,漸漸恢復正常,與學生們朝夕相處,嚴謹治學,深得學生敬重。

老相國逢人就說,李盛鐸勇於改過,一時成為佳話。

後來,李盛鐸中了進士,進了翰林院,就有人說老相國內中鼎力相助。李盛鐸在老相國手下為官不到十年,朝廷舉行「大計」,所謂「大計」即由吏部根據實施細則,對官員們進行考核。在考核中如有成績特別優異者,即予加官進職。李盛鐸考了個一等,正朝廷用人之際,被老相國推薦為東南某省總督。那一年,李盛鐸還不滿三十歲,用今天的話說是官場上的一顆耀眼的明星。

若干年以後,老相國已經垂垂老矣,退居林下,在官場已經是過了氣的人物。這時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他才聽一個來自圈內的人說了李盛鐸的真實情況。

羽人戲鹿。羽人持拂塵戲鹿,此鹿肩生雙翼,應為天鹿,《瑞應圖》:「天鹿,能壽之獸,五色光輝」,鹿能長壽,常與神仙一起,《漢樂府·平調曲·長歌行》:「仙人騎白鹿,發短耳何長?尋我上太華,攬芝獲赤幢」。

李盛鐸在醉酒後,曾經對他的知心朋友說,當官只有三個字的要訣:穩、冷、狠。以穩對君上,以冷對親鄰,以狠對百姓。對自己的這三字訣,他是身體力行的。當年十七歲的李盛鐸進京求學,家中的老父母不放心他的飲食起居,專門派了一個忠心耿耿服侍了李家三代人的老僕隨行。路上為了節約盤纏,李盛鐸與一個進京的舉子相約同車而行,一路風雪長途,就讓那老僕跟在車子後面踉蹌而行,結果受了風寒,積勞成疾,沒等望見京師的城門,就倒斃路旁。李盛鐸雇一個人把他草草埋葬在亂墳崗上,全無一點難過的樣子,照樣用那省下來的錢吃喝玩樂。為了照料他的生活,老父母變賣了家產來到京城,他卻全不盡人子之道。在相府執教時,說是每日回家向母親請安問好,說是安步當車,其實是出了相府門一拐彎就坐車,其實是去了一個相好家裡幽會。他的父親卧病在床,他的母親瞎了兩眼,一年到頭,難得吃一次葷。一天,李盛鐸的妻子燉了牛肉,母親聞到了香味,就向李盛鐸央求道:「我聞著你們燉牛肉了,你好歹也給你老爹盛一點來。」李盛鐸冷冷道:「饞貓鼻子尖,咱們家裡現在吃齋念佛,戒絕葷腥,你聞到的大概是東面鄰居家傳過來的香氣。你總不至於叫你讀書做官的兒子上人家給你乞討吧!」那人告訴老相國,李盛鐸所在的省是全國首富之區,李盛鐸的銀子有多少,怕只有國庫能與之相比。

老相國嘆息一回,給那人說起了李盛鐸戒煙的老話。那人笑得差點背過氣去,說那才是瞞天過海糊弄洋鬼子呢,李盛鐸小時家教極嚴,他從來就不會吸煙。倒是現在,身為一省大員,為了趕時髦,剛剛學會了吸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徐州畫說漢朝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漢典 剷除異己

TAG:徐州畫說漢朝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