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晨宇在《歌手》總決賽上出現了哪些失誤?選歌不適合是最大問題

華晨宇在《歌手》總決賽上出現了哪些失誤?選歌不適合是最大問題

華晨宇和鄧紫棋的合作,人氣+人氣=晉級

《歌手2018》總決賽「歌王之戰」前公布了幫唱嘉賓和歌單,所以在直播之前,我們已經能夠做出一些預測。

關於華晨宇在總決賽的前瞻,參見:歌手總決賽前瞻:汪峰與張韶涵勝負難料 華晨宇有望奪冠。其中有些預測是很準的,有些則出了偏差。

華晨宇和鄧紫棋合作的選歌《光年之外》,它的確很難改成對唱。看得出來,華晨宇已經坐了很精心的改編,比如進歌的時候,兩人怎樣分配聲部,怎麼搭和聲,然後高潮部分也如我們所料,鄧紫棋負責旋律部分,華晨宇加了rap。

可是即便進行了這樣用心的改編,唱出來的效果還是不佳。這首歌在創作的時候,鄧紫棋就只是預留了獨唱的空間,強行擠進來一個聲部,自然難免「掐架」。

華晨宇是個有創作能力的音樂人,他清楚地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編寫了吟唱的和聲、帶詞的和聲,以及一人唱、一人rap的搭配,就是為了把這首歌拓展出兩個人對唱的空間來。

《光年之外》這首歌並不適合拿來作對唱曲目

然而,用心良苦,卻忽略了由此帶來的更多問題。

首先,《歌手》總決賽是現唱現播無修音,和聲是需要兩個人的音準都無偏差才能合得準的。只要有一個人稍微偏一點點,整個和聲段落就會聽起來特別怪,彷彿兩個人都走音了似的。人不是機器,Live總難免誰出點小走音,獨唱不顯,合唱放大。從開始的和聲部分,一直到最後,華晨宇和鄧紫棋各有幾次微小的走音,本來若是獨唱尚在容錯範圍之內,偏巧就在和聲部分出現了,而且還是分別發生的,所以只要兩人和聲,聽起來幾乎有六七成都不太准。

其次,兩個人的唱法不太搭。華晨宇的唱法用真音多一些,高音的金屬感更強,還用到了比較多的本嗓,這一點聽他唱高音和與觀眾互動時高喊的那幾句對比,就很清楚了,音色很接近;鄧紫棋則是港台流行抒情的典型唱法,本嗓用得極少,多為混聲或加了共鳴的中高音或高音。而調音師給兩個人的音軌加了同樣或相似比重的混響,導致華晨宇的聲音顯得比較乾澀,比較「蒼白」,有鄧紫棋的聲音一襯托,就更加干白了。如果能給華晨宇的那一音軌多加一點混響,而給鄧紫棋的音軌少加一點混響,那麼兩個人正好就搭得上了。調音工作應該針對兩人不同的唱法做得細一點。

再次,兩個人的咬字完全是沒辦法搭配。華晨宇的咬字一板一眼,字頭和字尾很清楚;鄧紫棋的咬字很有她個人的特點,喜歡的人很喜歡,不喜歡的人聽著很囫圇、很難受(甚至我看到有網友問,鄧紫棋是不是大舌頭)。流行音樂的咬字,各人有各人的特點,這本來也不算什麼。但如果兩個人對唱,而且安排了比較多帶歌詞的和聲句子,就必須考慮兩個人的咬字是否能搭配的問題了。這次的現場表演也證明,華晨宇和鄧紫棋的咬字差異太大,根本沒辦法湊在一起。除非是錄音室合作,事後修音。

最後,這首歌的旋律不具備大眾「一聽就熟」的特徵,部分年輕的聽眾或是兩個人的歌迷也許覺得接受無礙,但歌迷的觀點不具有普遍意義。第一次聽到這個歌的人本來就不太容易抓到這首歌的旋律主線,華晨宇再把它改成對唱,旋律主線被掩蓋在複雜多變的編排和時而准、時而不準的和聲中,就更難把握了。

有這麼多問題集中在一起,華晨宇和鄧紫棋的這首《光年之外》就只能靠他們倆的人氣和營造的「很嗨」的氣氛來生硬拉票了,它不是一個能禁得起欣賞和審視的對唱作品。

鄧紫棋來幫華晨宇,華晨宇選了一首鄧紫棋的歌,這是投桃報李的做法,本來是件挺好的事。但歌不合適,這就本末倒置了。哪怕改編鄧紫棋的《泡沫》都比這首歌合適。

華晨宇自從來到《歌手》的舞台,此前的選歌大多數都對路數,偏偏到了最重要的總決賽,選錯歌。不僅幫場環節的這首歌選錯了,更錯的是個人表演環節的《吶喊》。

華晨宇選擇《吶喊》作為爭冠歌曲

原本我們預測時提到了張韶涵唱過一首叫《吶喊》的歌,但以為華晨宇可能會選另外一首《吶喊》呢,結果華晨宇還是選了前者,張韶涵在聽到的時候難免會心一笑。

華晨宇在選擇《吶喊》的時候,一定是有很多想法,比如歌詞讓他有共鳴,他想通過這首歌表現「我」如何如何,心路歷程也罷,內心的千般思緒、萬種愁腸......反正如他此前發過的一個文案所述,用意可以寫一篇感人至深的長文。估計有不少華晨宇的忠實歌迷在沒聽到他的演唱之前,就只是看那個文案,已經感動得淚流滿面、心有戚戚了。

可是,唱歌就是唱歌,不管你有多麼深刻和感人的用意,唱歌不是精神魔法,唱歌不是玄學,唱歌不是寫一篇抒情散文。

唱歌要選一首適合自己的歌來唱,要用你的嗓音和技術來完成這首歌,做到了這些,再談其他形而上的東西。否則都是空談,沒有任何意義。如果一首歌寄託了歌手的心,就自動等同於他唱得完美了、感人了,那還要歌手這個職業和專業幹什麼?我隨便寄託一下《今夜無人入睡》,我就成了帕瓦羅蒂?這是不可能的!

張韶涵這首《吶喊》如果用原版本的編曲和處理方式,華晨宇倒也不是不能唱,可是那就成了一首普通的流行歌,華晨宇不滿足於此。可是經過他的改編,新版本的《吶喊》根本就不適合他唱,比之前的《平凡之路》還更不適合十倍。

一葉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一首吶喊,載不動華晨宇想賦予它的諸般深意,華晨宇也駕馭不了改編後的這首歌。

《吶喊》不是一次成功的表演

前面的鋪陳冷硬幹燥,後面的爆發雖然傾盡全力,但越是嘶吼,越是失控,到最後破音走音、毀嗓唱法全都來了。儘管華晨宇用比較豐富和聰明的舞台表演,意欲將之掩蓋過去,卻根本無法完全掩蓋,稍微用一點心就能聽得出來。

有比較苛刻的網友評論「車禍現場」,立刻有華晨宇的歌迷解釋了各種用意云云,可這是沒有用的。有什麼用意,走音就是走音,破音就是破音,唱法毀嗓子就是毀嗓子。華晨宇此前表演過《假行僧》,那裡面也有各種「非常規」的唱法,那是有用意的精心表演,表演也能證實用意,與這次的《吶喊》不同。

華晨宇在唱《吶喊》的時候,最後那段失控的高音和嘶吼,想必也有用意,說不定還參考了槍花、涅槃或其他什麼重金屬搖滾的唱法呢,——歌迷不需要用太多的名詞或感受性的語言來挽尊,如果要圓場,我可以編一個比你更有說服力、很高深很唬人的說法,可是這有什麼用呢?我聽過的音樂、見識過的各種離奇、非常規的表演多了,分得清楚什麼是合理範圍的「偽失誤」,什麼是做得不合理或唱砸了的「真失誤」。不必聽歌迷的解釋,也不必聽歌手本人如何圓場。

有些手法是「貌似失控、實則可控」,而有些就是「貌似失控、實則真失控」

音樂表演者為了達到某種特定的效果,會刻意做一些「貌似失控,其實精心安排,在掌控範圍之內」的表演。這不是現在的年輕音樂人才懂的,至少在一兩百年前的歌劇中就存在不少有據可查的樂譜為證,到了20世紀的歌劇和音樂劇中就更多了。它們比流行音樂或搖滾音樂中使用此種手法早得多。

不過,大量使用「貌似失控、實則可控」的手法,還是搖滾音樂。幾乎能叫得上名字的搖滾樂團或搖滾歌手,沒有一個沒用過這招的。有趣的是,普遍以「真誠」或「本真」為座右銘的搖滾歌手,在很多情況下是「貌似失控、實則真失控」了,可是為了掩飾,他們還要做出「貌似失控、實則可控」的高級范兒,看得人忍俊不禁,如同觀賞一出後現代解構主義的輕喜劇。感興趣的搖滾音樂愛好者不妨把自己聽過的作品,尤其是現場版本作個梳理,看看有哪些是裝失控、那些是真失控。

華晨宇版本的《吶喊》,調子定高了,——如果他一定要用本場的唱法來唱那段嘶吼。他無法控制本嗓嘶吼唱那麼高、那麼爆裂。估計唱完之後,他嗓子可能已經冒煙了。最後就是唱劈了,很多K歌愛好者在聚會時唱信樂團是什麼狀況,華晨宇本場就是什麼狀況。都是人,都會失誤,在唱到力不能及的地方,都是這個樣子。

本嗓嘶吼的唱法要少用,盡量不用,否則會倒嗓

我是很欣賞華晨宇的,出於真心的期盼他更好,我不希望他以後再這麼唱。

同場有一位前輩就是前車之鑒。汪峰為什麼三十多歲就開始倒嗓,四十歲的時候破音、高音上不去已經成了家常便飯?就是這麼嘶吼的,拿本嗓強頂,唱劈一次兩次,到最後嗓音機能垮掉了。

倒嗓不光是帶來破音、高音上不去的惡果,音準也控制不住了,因為當你要頂住某一個音的時候,你會發現聲帶不聽你的使喚。而且尾音也唱不好。汪峰現在唱歌,尾音都是短促結束,基本沒什麼尾音,更做不了減弱的尾音或顫音,因為這同樣是需要咽喉部的控制力,他只能頻繁地以拉麥耍酷的方式來掩蓋。

華晨宇應該引以為戒,本場《吶喊》的唱法以後盡量不要用。歌迷如果不想看到他三十五歲就倒嗓成汪峰這樣,就別鼓勵他這麼做,這是給自己的偶像挖坑。

有人可能會覺得,歌名叫《吶喊》,就吶喊來唱,不是很對嗎?這是望文生義,屬於藝術表演的淺層次;何必非要歌名是《吶喊》就一定吶喊著唱呢?歌名還有叫什麼什麼的呢,難道也非得什麼什麼才叫唱得對?(請自行填空,這樣的例子很多)《吶喊》是內心的吶喊,不一定非要落實到嗓子的吶喊,更不一定要喊破掉。

《吶喊》在音樂上並不成功,但歌迷的心可能已經碎了一地,這不是音樂的力量,而是心理學課題

《吶喊》以華晨宇倒在台上為終止的一幕,大概很多歌迷看到這一幕,心已經碎了,感受到了花花的各種用意,如在自己的內心傾訴,自己什麼都懂,偶像已付出一切、傾盡所有。

但請恕直言,這真的只是腦補。華晨宇本人或許真有這種用意,粉絲也感受到了這種用意,可是作為兩種用意傳達的橋樑——《吶喊》這首歌的表演沒到到它應有的音樂效果,以音樂論音樂,它失敗了。

那為什麼粉絲還能感受到華晨宇的用意和深心呢?因為愛啊!信不信,如果華晨宇一句不唱,僅作出同樣的舞台表演,最後以「傾盡所有」的表情倒在台上,粉絲們依然能感受到他的用意和深心,心與他同在,感動得熱淚盈眶,馬上寫出萬字長文呢?這已經不屬於音樂的範疇了。它更像是心理學研究的領域。共情至此,方為真愛。

第二名是個可以滿意也很適宜的成績

華晨宇在《歌手2018》總決賽拿到了第二名,除了超強的Jessie J,他排在第二。這是很好的名次,如我在前瞻中所說,既足夠顯眼和出色,又不會招致太多爭議。倘若以本場的表現,華晨宇拿了冠軍,力壓Jessie J,相信最支持華晨宇的歌迷也能明白那意味著什麼。「我覺得他就是最棒的」,不等於他本場的表現真的就是最棒的。人除了感性,還需要有理性,這才是完整的、成熟的人。

藝無止境。華晨宇還年輕,出道才5年,未來的路很長。他有很多優點,也有一些不足。有些是他能意識到的,有些可能一時未必感覺得到。我們希望他變好,越來越好。

五年前的《快男》比賽時,華晨宇的粉絲就喊出了「你是最棒的!」「在我心中,花花你就是最完美的!」如果華晨宇本人也是這麼想的,他如今就不會得意地說出——「我覺得今天的我做的音樂比五年前厲害了」。

有不完美,有失誤,有缺陷,意味著還有進步的空間。倘若哪一天,一個歌手自滿了,覺得自己就是最牛的,那他的前路也就消失了。相信對自己有更高要求的華晨宇不至於成為這樣的音樂人。

藝無止境。認識到有不足才有進步的目標和空間

參加《歌手》,他的名氣更響亮了,收穫了更多的支持,卻也把自己以往積累的很多本領亮了個遍。我們看到了一些評論,認為華晨宇改編很多歌都是一個套路、一個流程、一個範式。

客觀地說,這個評價不完全錯。《歌手》看似只是唱了10首歌,但其實是個全面的展示。很多從藝幾十年的前輩還覺得參加《歌手》把自己掏空了呢,何況才出道五年的華晨宇?

不過還是那句話,華晨宇還年輕,未來的路很長,他還會不斷學習新的東西來充實自己,讓自己更新升級。在這方面,汪峰值得學習,——汪峰的毀嗓唱法不提倡,但他對待音樂的認真態度、不斷挑戰和突破,學習和嘗試新的音樂題材和類型,這是後輩們學習的典範。

另外,《吶喊》這首歌里有一句英文的歌詞。從這句的咬字看,如果華晨宇想唱英文歌,他的英文需要再加強一些,先讀後唱。以前,有很多歌手說不太好英文的歌手唱英文歌,直接模仿原唱的發音,這樣一來,永遠糾正不好發音。要提高英文歌的咬字,先從會說做起。

華晨宇需要汲取更多的音樂養分,避免套路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慶豐棋聖木可三吉 的精彩文章:

世界圍棋冠軍賽柯潔遭屠龍折戟的反思:能力足夠 但努力和定力要加強
薛定諤的圍甲:開賽日期各有各的說法 華為成為新冠名商

TAG:慶豐棋聖木可三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