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獨立書店想要存活下去,可以學學這家書店

獨立書店想要存活下去,可以學學這家書店

消費至上的時代,你是否厭倦了統一的超市、假時尚的連鎖商場,還有文青過度的大型書店?在漸趨一致的風景里,還能牽連起人與人的交流、保有文化力量,讓人心甘情願掏錢消費的,莫過於隱藏於街頭巷尾的獨立書店了。而在這樣一個時代里,獨立書店又該如何生存呢?

「世界十佳書店」之一、京都文青聖地京都惠文社一乘寺店店長堀部篤史用自己多年的書店運營經驗為你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

突然成為店長

惠文社運營網店,策劃展覽,販賣舊書及雜貨,走上了與一般書店不同的道路,所以既有大型書店工作經驗,又有豐富知識的特來店長不太適應惠文社的工作。主要因為對書店的方向持有不同意見,他在2002年辭職。然後,因為我在書店的工作年期最長,便很偶然地接過下一任店長的接力棒。

但店長只是一個名頭,我既沒有經營的眼光,也沒有統領全店的手腕,所有隻能重複一個過程——即採購一些有趣的書籍,施行一些新穎的項目並大力宣傳。在跟各自擁有擅長領域的員工一起摸索著打造書架的過程中,書店的關鍵——「書架建設」逐漸發生了變化。

·文庫本和硬皮書,繪本和銅版紙書都混雜在一起,不以五十音順序為索引。

·解除「料理書」「文庫本」等權宜的分類,每個書架角落均遵循獨特的主題擺放書籍。

員工之間已經共享了這種難以用語言準確表述、跟著感覺上架的方法論。

擺放了舊書的書架混在諸多新書架中,一起開放。

比如現在依然是我們招牌的「少女書籍」這個書架上,以「少女」這個不合時宜的辭彙所擁有的印象,把大正、昭和時期的少女小說、浪漫的圖片集和論述少女的書籍一起陳列。這種創意只有女性員工才想得出來。一天,這個書架的提議者野村小姐將星新一的文庫本《鞦韆的對面》平放在「少女書架」上。《鞦韆的對面》(新潮社)是以少年為男主人公的科幻小說,在以「微型小說大師」著稱的作家星新一的著作中也屬另類。野村小姐將這本書從龐大的星新一著作群中獨立出來,改變了作品本身的屬性。而《鞦韆的對面》重新獲得女性讀者的關注,銷量猛增。注意到這個銷售業績後,此書出版社負責文庫本經營的代表特意前來道謝。

我們還以超現實主義的作家以及介紹超現實主義的涉澤龍彥的著作為中心,將裝幀洒脫的手工書裝飾在玻璃書架上,打造出一場「書齋畫展」。這個書架也被評為最具有「惠文社特色的書架」之一。這個書架是由一邊從事創作活動一邊在書店工作的員工打造的。我們通過讓個性鮮明的書架共存的方法,塑造了一個具有多重層面的惠文社形象。作為店長,與其體現自己的喜好,我更重視讓書店成為一個多種價值觀融合在一起的存在。

自主策劃和銷售

當上店長之後,我開始積极參与Enfer畫廊的策劃。話雖如此,其實跟書店的工作一樣,我們沒有高人的指點,全部都是自己的風格。當時的我連「精選」一詞的意思都不知道。喜歡書籍的熟人和編輯,還有作家和藝術家在閑聊時來了勁:「我們一起在畫廊搞點什麼吧。」這話便是整個策劃的契機。在左京區編輯發行小眾雜誌《摩登果汁》(Modern Juice)的近代成子小姐便是其中一員。作為職業作家活躍在當今業界的近代小姐,當時就住在書店附近,她幾度向我介紹宇野亞喜良和鴨居羊子的絕版舊書。也憑著這份因緣,我們在2003年舉辦了由她策劃的「Chia Pop宇野亞喜良的世界」展。接著在翌年舉辦了「鴨居羊子·細江英公詐騙小姐」展。這些展覽與舊書販賣以及「冬季大型舊書交易市場」的情調相通,近來,書店面向年輕讀者介紹昭和作家的展覽活動舉辦得較多。

「書齋畫展」集合了裝幀時髦的自費出版物

2004年,我在舊書市場發現一冊舊書,因著這個契機,最終書店舉辦了設計師田名綱敬一先生策劃的展「田名周展」。當時,我在舊書市場發現一本昭和40年代(1966—1976年)的周刊雜誌《花花公子》增刊,上面刊登了田名綱先生的插畫。又偶然地把這本雜誌拿給當時也在舊書市場的本人觀看,田名綱先生深表懷念。所以我便打著想要舉辦田名綱先生商業設計策劃展的名義來到他的事務所,一邊觀摩他創作過的大量作品,一邊頗嫌冒失地選定參展作品。而且,我們選擇的不是他的代表作,而儘是他年輕時的繪作,有些商業插畫連他本人都已忘卻。面對這個活躍於全球的插畫大師,我們當真做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事情。

與「田名周展」「鴨居羊子·細江英公詐騙小姐」展同期發行的圖錄

不管哪個展覽,我們都販賣獨特的宣傳冊。這是曾經的前輩橫須賀先生特意替我們製作的。跟策劃一樣,編輯方面我也完全靠自學。這些展覽被一些報刊報道,也製造了一些話題,但並沒有創造出我們預期的收益。

成為店長以來,我曾經久久因為徘徊於「書籍」和「雜貨」,「想為之事」和「利益創造」之間而頗感困擾。不管怎麼說,我們還是不願意放棄作為一家書店的矜持,但實際上,無論是利潤還是銷售單價,書籍完全敵不過雜貨。

在書店工作後不久,關西第一次出現了「鄉村、前衛—神戶臨海樂園書店」,一時間成為熱門話題。我們幾個員工還特意跟隨社長前往參觀學習。當時被「鄉村、前衛」的選書大大地刺激了一番。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無論哪家分店都開始增加雜貨的比例,這些有目共睹的事實令我逐漸不再前往。在以旁觀者的身份看業界其他書店時,我逐步意識到,自己內心還是希望書店起碼能用自身的魅力和商品結構來吸引顧客。而我們不斷摸索嘗試的便是策劃展。對惠文社來說,畫廊是「書店」和「雜貨店」的分界線。

書店也賣麵包

泡沫經濟崩潰後,日本進入長期的經濟低迷階段。這也切實影響到時尚和文化雜誌的讀者層。2002年,插圖畫家大橋步的季刊Arne,翌年的ku:nel(以跟故事性物質共同生活為理念)由雜誌屋出版社創刊。以前,在女性雜誌里常見的那種目錄性的商品介紹文章逐漸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從生活和身邊事物中尋找故事的文章。由此,我們可以切身感受到消費方式的轉變。

這個時期,惠文社尚未涉及料理實用書和關於生活方式的書籍。可是但凡我們訂購設計精美和有關個性化生活方式的書籍後,只須平鋪在書柜上,它們便會被買走。總結起來,我們覺得可以打造有趣的書架。恰在此時,書店旁邊經營的蛋糕店打算關門歇業。房東對我們書店的運營熱心關注,他提出,「比起讓其他人進來,不如請惠文社租下來吧」。因此,設立「生活館」的構想才浮現出來。在此增設以衣食住為中心的、有關生活方式的書架,也嘗試與此相關的新創意。「生活館」這個概念,也是我們長期觀察雜誌和書籍以及有關書店經營的出版物的變化後結出的善果。

2006年,生活館開業。與此同時,負責人策劃的第一個活動居然是賣麵包。其構想是,趁著《京都的麵包店》(Copin Cinq著,Mille Books)的出版發行,限量出售書上刊登的麵包。雖然我們以為自己已經通過在畫廊出售洋裝等活動獲得了很強的免疫力,但是一到販賣食品這事情上,就……然而現在,光顧生意夥伴的麵包店,購買一些生活雜貨等,已是我除了書籍以外不可或缺的「學習」了。就這樣,我的工作已經遠遠超過了書店的範圍。

書店變了,街區也跟著變化

我們在生活館展覽,主要以書籍出版為契機。如果將此事解釋成:用書店的空間來詮釋書籍的世界,那麼我們的違和感立馬消失得無影無蹤。伴隨書籍新售來販賣一些糕點和便當,或者搭個路邊小攤什麼的,現在已經見怪不怪了。書店的概念也變得越來越含混不清了。對此,許多顧客由衷地感到高興,認為我們的「門檻降低了」。不光販賣書籍,我們還舉辦了許多活動,邀請作家和相交甚好的近鄰一起參與,由此,書店和街區的聯結便愈發緊密。

街區開始聯動變化

2002年,書店附近開了一家由夫婦兩人經營的有機咖啡店「kisara堂」。2005年,書店後面出現了一家出售定食(即套餐)的咖啡館「飛燕」。之前,一乘寺附近沒有一家店是可以讓人帶著書籍進去喝杯茶或咖啡的,所以這些地方便成了書店顧客們珍貴的小憩場所。再加上使用天然酵母的麵包店、由民宿改建而成的雜貨店等,眨眼之間,書店周邊陸續出現一些個性化的小店。如前所述,自我們經營網上書店以來,特意大老遠跑來惠文社的顧客有所增加,導致走訪一乘寺的人流發生了變化。而這些小店便是明證。為了讓他們不光沖著惠文社購物,還能體會到周邊的人情事物,我們從2006年開始在網店的頁面增加了介紹近鄰商店的「商店探訪」連載。顧客可以乘坐僅一節車廂的叡山電車搖搖晃晃地來訪,在惠文社悠閑地享受購物的樂趣,然後帶著新購的書籍在附近的咖啡館喝上一杯。若顧客能有這番「體驗」,那麼他可能還會再度光臨。

生活館出售的商品範圍著實寬泛,從咖啡豆到餐具,再到關於飲食的舊書,應有盡有。

我們帶著發行班刊的心情開始了「商店探訪」這個連載,卻在不知不覺間開始跟外面的世界產生了聯動。同年秋天,京阪神的消息雜誌Lmagazine刊行了題為《京都市,左京區》的特輯。這期雜誌的封面上匯聚了左京區個性派店主的照片,象徵著正在這個街區逐步形成的小型社區。這個特輯發行之後,書店經常與「左京區」或者「一乘寺」這些地區一同被介紹在雜誌上。2008年秋,Lmagazine再度刊登左京區特輯,並請我和同為左京區個性派書店懸崖書房的店主山下賢二先生首次促膝對談。這次談話成了兩家書店開始交流的契機,2010年,我們和懸崖書房共同策劃並舉辦了以宣傳冊和舊書為主題的活動。那年,我們還啟動了由左京區60多家獨立商店參加的 「左京好地方」 活動,活動以收集各家店鋪的印章為主題。

如此這般,街區自然出現一種各家商店與顧客互動的氛圍。人們之前對左京區的印象只停留在京都市郊的學生街區方面,它作為觀光區並不怎麼受到關注。但現在,左京區卻因為鱗次櫛比的獨立商店而逐漸被認為是個小小的商業區。

近來,我總以為,我的工作是像做雜誌那樣「編輯」以書籍為中心的各類文化活動。只要中心仍是書籍,挑戰什麼樣的事情都不會丟失惠文社的本色。這個編輯工作已經超出了書店的空間範圍,擴散至大街小巷。人們想要繼續經營他們的獨立商店,光靠在商品和服務上下功夫是不夠的。只有超越工種,向街區學習,與街區共存,以書店為中心的獨立商店才能擁有未來。

節選自《改變街區的獨立小店》

改變街區的獨立小店

【日】堀部篤史 著 徐萍 譯

定價:88.00元

2018年4月

以下是為大家提供的購書福利

9.9元 限購搶

中信出版社 · 天貓旗艦店

2018.4.14 0:00—2018.4.20 23:59

進入天貓中信出版社官網旗艦店

限量100,每個賬號/ ID限購一本

數量有限 欲購從速!

複製以下鏈接進入官網購書通道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20m.1000858.1000725.1.ce9746c9yn8C0j&id=565822716100&areaId=110100&user_id=832978172&cat_id=2&is_b=1&rn=5f3b0d242d737fc6b37ed9068614a048

編輯 | 木南、嘉文

閱讀,讓一切有所不同

歡 迎 關 注

楚塵文化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aotexi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楚塵文化 的精彩文章:

貓奴的誕生:貓是如何成功馴化人類並統治世界的?
四月是最殘忍的季節

TAG:楚塵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