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世界極危物種-偶蹄目

世界極危物種-偶蹄目

偶蹄目


Perissodactyla




偶蹄目是哺乳動物中的一個目,多為大型、中型的草食性陸生有蹄類哺乳動物。


由於第3和第4趾特別發達,長短相等;第1趾完全退化,第2和第5趾不發達或缺如,因趾為雙數,趾端又有鞘狀蹄,故稱為偶蹄目。


除澳大利亞外,野生的偶蹄類遍布世界各地。





中文名:

高鼻羚羊

英文名:Saiga antelope
學名:Saiga tatarica

高鼻羚羊,又名塞加羚羊,分布於中亞的哈薩克,土庫曼,烏茲別克和蒙古。棲息在草原和半荒漠地區,群居,隨季節性遷移,植食性。奔跑速度極快,時速可達每小時100公里。由於過多外在惡劣因素,高鼻羚羊平均壽命只有3-4歲。







中文名:

黑馬羚


英文名:Sable antelope
學名:Hippotragus niger

黑馬羚,雄性體型大於雌性。雌性黑馬羚的體色為栗色或深褐色,雄性則為黑色。生活在非洲南部熱帶的稀樹草原。在白天活動,但天熱的時候活動能力有所下降,以中等長度的草和樹葉為食。


大黑馬羚

 (Hippotragus niger varani),或稱安哥拉大貂羚,分布在安哥拉中部,極危。







中文名:

姬豬


英文名:Pygmy hog


學名:Porcula salvania


姬豬,是一種在印度次大陸生活的小型豬,是豬科動物中最小的一種,體長55-71厘米;肩高20-30厘米;尾長2.5厘米;重量6.6-11.8公斤。


曾經遍布印度、尼泊爾和不丹,但目前只能在印度的阿薩姆邦找到。







中文名:

捲毛野豬


英文名:Visayan warty pig


學名:Sus cebifrons

又稱米沙鄢(yān)疣豬,是菲律賓中部米沙鄢群島的特有種,棲息地的喪失,食物短缺和狩獵,是主要致危原因。


米沙鄢

是菲律賓中部群島。位於呂宋島和棉蘭老島之間。







中文名:

雙峰駱駝


英文名:Wild Bactrian camel


學名:Camelus bactrianus


特指野生雙峰駝,又稱蒙古野駱駝,適應力極強,其身體特徵非常適應於乾燥炎熱的沙漠氣候,主要以草、樹葉和穀物為食,一次最多可以喝下120升的水,在特殊環境下它們可以喝鹽水和吃冰雪來維持生命。2002年10月數據顯示,在中國西北和蒙古大約還有950頭野生雙峰駝。野生雙峰駝的壽命估計可達50歲以上。







中文名:

旋角羚


英文名:Addax
學名:Addax nasomaculatus

旋角羚,又稱弓角羚羊,食草動物,是一種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區的羚羊,目前野外的旋角羚處於極度瀕危的狀況。不過全球有不少馴養於牧場中的旋角羚,常常用於捕獵的目標。旋角羚有著寬大的蹄子,這可以使它們笨重的身體在沙漠鬆軟的地面行走時不算困難。旋角羚因其頭上長著螺旋扭曲的角而得名,這樣的角在雄性和雌性身上都有。它們的毛色會隨著季節發生變化,夏季淺冬季深。







中文名:桑島麂(jǐ)羚


英文名:Aders" duiker


學名:Cephalophus adersi


桑島麂羚,體型較小,雄性具短小角。是白天活動的動物,由黎明時份至中午出沒覓食,在正午休息,並再次活躍直至黃昏。白天最活躍,覓食範圍為葉,種子,嫩芽和果實,常常跟隨猴群採食利用被丟棄的食物,或從樹冠掉下的花、樹葉及果實。僅分布於坦尚尼亞和肯亞桑海岸的桑巴爾島。






中文名:

林牛


英文名:Kouprey


學名:Bos sauveli


林牛是產於東南亞的一種特別稀少的野牛,主要分布在柬埔寨、寮國、越南、泰國,棲息在叢林和森林之中。直到1937年,才被科學家發現。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已將該物種評為「極危」,但它可能已經滅絕了。






中文名:

民都洛水牛


英文名:Tamaraw
學名:Bubalus mindorensis

民都洛水牛又名塔摩洛水牛、菲律賓水牛、棉蘭老水牛或明多羅水牛,是一種細小的水牛。它們是菲律賓民都洛的特有種,且是菲律賓內唯一的牛科。一般相信它們也曾在呂宋出沒。它們原先分布在整個民都洛,由海邊至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區,但因人類的發展及獵殺,現只限於一些偏遠的草原。民都洛水牛主要吃草及嫩竹,也會吃白茅及甜根子草。







中文名:

亨氏牛羚


英文名:Hirola
學名:Damaliscus hunteri

亨氏牛羚,又稱為四眼狷羚,這是因它們那大型的眶下腺。生活在肯亞及索馬利亞邊界的乾燥草原上。群居,是暮晨出沒的動物,清晨和傍晚覓食,可以長時間不飲水。







中文名:

蒼羚


英文名:Dama gazelle
學名:Nanger dama

蒼羚,生活於非洲撒哈拉沙漠內,現在僅分布在查德、馬里和尼日境內。通常棲息於草原和半沙漠地區,群居,植食性,以灌木的枝葉、草和漿果為主食。它們是季節性遷移,會形成較大的群體。







中文名:

中南大羚


英文名:Saola


學名:Pseudoryx nghetinhensis


別稱武廣牛、分布於東南亞的寮國和越南。頭頂長有兩隻長達半米的尖角,狀似羚羊,而側臉看時好像只有一隻角,因此又被稱為「亞洲獨角獸」。中南大羚棲息于海拔200-1200m的常綠闊葉林中,生性溫和,獨居性,遷移時會組成2-3隻的小隊伍,喜歡吃無花果樹和灌木的葉子,有季節性繁殖的現象。


中南大羚於1992年在越南安南山脈首次發現,它的發現當時被認為是20世紀最驚人的動物物種發現之一。但是其種群數量十分稀少,面臨滅絕,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







中文名:

巴島花鹿


英文名:Saola


學名:Axis kuhlii


也被稱為庫爾豚鹿或巴韋安島豚鹿,是印度尼西亞巴韋安島上特有的鹿。是草食動物,生活在林地和山地森林茂密的灌木叢中。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因巴島花鹿的數量稀少、分布地有限及失去棲息地的緣故,而將它們列為極危。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微信公眾號:iltawcom



郵 箱:iltaw_tg@sina.com


動物世界-QQ群:21168917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物世界 的精彩文章:

犬科大方臉-藏狐
園長的雪豹簡歷(1)-大豹

TAG:動物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