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學改革,如何破局?

大學改革,如何破局?

今年4月17日,是南方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南科大」)的建校六周年紀念日。

南科大作為我國高教機制體制改革的試驗田,南科大借鑒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學的學科設置和辦學模式,面向國家和珠三角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大需求,以理學、工學學科為主,在本科、碩士、博士層次辦學,在一系列新的學科方向上開展研究。自成立以來,在師資引進、招生改革、學生培養、合作辦學等各個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2016年《自然》增刊「自然指數新星榜」上,在全球100家高質量科研論文增長最顯著的國家和機構中,南科大排名全球第62位,增速居全球第3位。南科大第二任校長陳十一誓將南科大打造成小而精的「東方斯坦福」。

南科大在短短几年內,從無到有,一路披荊斬棘,取得今天的成績,與其內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密不可分。大學治理體系實際上是大學制度體系,在中國高等教育的語境下,現代大學制度的核心是在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指導下,大學面向社會,依法自主辦學,實行科學管理。現代大學制度涉及規範和理順大學與政府、大學與社會的關係,涉及大學內部治理結構的完善和改革。

按照現代大學制度的要求,南科大遵循理事會治理、教授治學、學術自治原則,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理事會是學校的決策機構、黨委會是學校的領導核心、校長辦公會是學校行政議事決策機構、學術委員會則是校內最高學術機構。另外,南科大還設有國際諮詢顧問委員會,成員由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高級管理人員和工商界人士等組成,由校長聘任,主要負責對學校發展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無獨有偶。

近日,中國內地第一所真正意義上的民辦研究型大學西湖大學獲批成立,施一公暫代任西湖大學校長。創始團隊陣容堪稱豪華,由潘建偉、饒毅、陳十一在內的一批頂級科學家組成。

西湖大學籌辦委員會成員

除了辦學性質以外,西湖大學與南科大在辦學定位、治理體系和辦學規模方面非常相似。

西湖大學的辦學定位也是「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對標學校斯坦福。主要以理學、前沿技術、生物學、基礎醫學等4個研究所為基礎,組建理學院、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含生物學和基礎醫學),優先形成理學、工學、醫學3門學科類12個一級學科。

從治理體系上看,同樣充分了現代大學制度:設立董事會,校董會作為最高決策機構,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校長執行董事會決定,負責學校日常管理。同時設立監事會、顧問委員會、校務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和學位委員會,按照章程和相關規定開展活動,形成董事會和校長依法行使職權、教師治學、民主管理、社會參與的大學治理體系。同時設立中共西湖大學委員會,黨委書記通過參加董事會、校務委員會、參與學校重大事項的決策。

南科大目前包括本科生、國際留學生和聯合培養的研究生在內,在校生不超過5000人。西湖大學的長期(十年)辦學規模也定為5000人。

而且,兩所大學的現任校長的經歷也很相似,一位是原北大副校長、一位是原清華副校長。

如此諸多的相似,並非是一種巧合。

南科大於2007年4月在深圳市政府的批准下開始籌建,2012年4月,教育部正式發文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並明確要求「不斷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探索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當時有輿論認為,南科大由此被「收編」成為了一所體制內的公辦學校,無法有效貫徹和落實時任校長朱清時主張的「自主招生」「自授學位」「去行政化」的改革理念,甚至有輿論認為,南科大的所謂改革已徹底宣告失敗。針對外界對南科大去行政化改革成效的爭議,第二任校長陳十一強調,去行政化不是去掉行政執行力,而是去除行政干預學術,實現教授治校和行政執行力的統一,中國的大學更要注重體制內改革、行政執行力與教授治校的統一、大學對城市發展的支撐。看一所大學的水平要從長遠看,看社會的接受程度,看學生對社會的貢獻如何。作為一所新創建的大學,我們主要從教師學術水平、創新人才培養的質量以及產學研成果轉化等三個方面對標自己的發展,我們要在這三個方面形成比較優勢。

北京大學周志忍教授認為,在中國的語境下,治國理政的主體只能是公共權力。同樣,大學的高起點體制內改革,在保留現有高教體制基本架構的基礎上,在內部制度設計和用人機制上已摸索到了公共權力的舒適區。如今的南科大,似乎已告別迷惘,明確了方向,朝著陳十一校長設想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快速邁進。

剛獲批不久的西湖大學,也有豪情壯志。2017年12月,校長施一公曾公開提出——在5年內比肩清華北大,15年後與加州理工大學媲美,成為世界範圍內最好的大學之一。

據了解,作為試點創建新型民辦研究型大學,創始捐贈人陣容也相當豪華,包括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北極光風險投資公司鄧鋒、龍湖地產董事長吳亞軍等。西湖大學的經費來源主要包括西湖教育基金會募集捐贈、辦學收入和政府資助,同時積極爭取相關教育科研競爭性經費。截至2017年底,基金會已為西湖大學募集到社會捐款7.7億元,這些捐贈資金將主要用於師資建設、學生髮展、學科發展、院系發展和校園建設等。

如果說南科大對中國高教體制改革的貢獻在於現代大學制度構架的微觀層面——即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等學校內部構架,那麼西湖大學價值和意義,更加側重於宏觀層面——即政府宏觀管理、市場適度調節、社會廣泛參與、學校依法自主辦學等學校與外部關係的構建上,需要西湖大學以新的辦學體制給出答案。能否切實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將是西湖大學辦學的最大看點,也是社會對這所新大學的期待。

高起點、小而精的試點大學的出現,跟中國很多領域的改革突破起點邏輯其實是一致的——為將全局性改革風險降到最低,先進行局部試點,如果試點有效,再全局推廣。

縱觀國內高校,從辦學歷史上看,36所「雙一流」A類高校中有17所已有上百年歷史,全國有70多所百年高校,部分高校甚至可以追溯到清政府時期。自從上世紀90年代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改革開放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國內高校經過「211工程」、「985工程」以及近期的「雙一流」建設,已全面啟動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再從高等教育規模上看,自2010年起在學人數保持了3.3%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根據預測,中國高等教育在學人數在2020年之前仍將保持 2.6%的年均複合增速,並於2020 年達到3200萬的總在學人數。

當具有政治、文化、體制等長期歷史積澱的大學,面對快速增長的高等教育規模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對高校的要求和期望,改革勢在必行。然而,要衝破老體制的慣性,真正達到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自主辦學」,一兩個改革試點的經驗和示範帶頭作用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經歷自身改革的鎮痛,通過構建完善的學術與行政公共權力體系,才有可能建立真正的現代大學制度,才有可能找到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中國方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AU發展縱橫 的精彩文章:

TAG:CAU發展縱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