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優先與大國責任

美國優先與大國責任

上海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主管

GIF

以學術為底色 以思想為旗幟

美國優先與大國責任

黃軍甫 | 東華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本文部分內容原載《解放日報(思想周刊)》2017年4月,經作者授權轉載

非經註明,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2016年以來,國際形勢風雲開合,俯仰百變。中東的難民潮,遍布全球的恐怖襲擊,俄羅斯的東征西討、好勇鬥狠,土耳其的再穆斯林化,歐洲反建制主義思潮的風起雲湧,英國的脫歐公投等等事件漸次呈現在世人面前。在所有令人驚嘆的事件中,特朗普在美國大選中的勝出及大選前後的出格言行無疑是最為引人注目的。

特朗普橫空出世時間不長,但言行已攪動了世界輿論,而且大有顛覆自西奧多·羅斯福以來美國的外交理念和基本價值之勢。特朗普眾多言行看似沒有章法,但實質上存在內在邏輯。仔細分析發現,特朗普所有言行的起點乃是所謂的「美國優先」。他在一次演說中公開講:「我們必須保護我們的國界免受他國蹂躪,他們生產本該我們生產的商品,偷走了我們的公司,毀掉了我們的工作機會。只有保護,才能帶來繁榮富強。」還有:「我們將遵循兩個簡單的原則:買美國貨和雇美國人。」

「美國優先」很可能成為特朗普未來內外政策的理論基礎。這一政策的目標是實現所謂的「讓美國再偉大」。對國內少數族群和婦女的歧視,對平權運動以來「分配正義」原則的攻擊,蔑視美國基本價值,煽動民粹藉以挑戰既定政治秩序。貿易保護主義的喧囂,以及禁穆令和拒絕合法難民入境等都是實現上述目標的手段。

特朗普的「美國優先」能否達到它的預期目標,我們不感興趣,它對世界秩序的衝擊可能造成的後果也無法預料。我們在此考問的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世界的聯繫愈益密切的當下,作為世界頭號大國、強國的美國總統,他所提出的這一國策正當性何在?

固然,全球政府和大同世界的目標只是一種烏托邦的今天,各民族在政治上的分立是合乎理性的。國家的存在,一國範圍內的民眾關心自己國家的利益,國家的當政者從自身利益出發制定內外政策都是合理的。正如美國學者羅爾斯在《萬民法》中所言:「無論從歷史的觀點看,一個社會邊界的劃定有多麼的任意,但一個人民的政府的一個重要角色,就是作為人民的有效代理人,對自己的領土、人口規模以及土地環境的完整性負起責任。」

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恩格斯雖然是徹底的世界主義者,他們的終極理想是沒有階級、因而也沒有國家的全球範圍內的「自由人的聯合體」,但他們在《共產黨宣言》里斷言,在無差別的理想社會到來以前,勞動階級爭取解放的形式首先是民族的,他們的鬥爭舞台是國內。因而一定意義上的民族主義或者愛國主義是合意的。正是如此,特朗普拋出他的「美國優先論」後,東西方雖然隱隱感覺不是滋味,但卻很少有人給予令人信服的反駁,甚至一些國內學者私下裡或自媒體上對該理念表示理解甚至欣賞。

事實上,特朗普以怨婦式的口吻,所表達的「美國優先」理念的正當性,是經不起追問的,更經受不住通行的國際正義原則的道德拷問。

眾所周知,當下的國際秩序及全球治理機制萌芽於二戰後期,形成於冷戰期間。無論是布雷頓森林體系,還是聯合國的架構及運作模式,都是由美國主導下形成的。雖然它在止息人類紛爭,增進合作和促進全球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它本質上是強權政治和大國爭鬥的產物。就程序正義而言,它在起點上就是不公正的。平等尊重各民族、各國家的基本權利在康德看來是人類和平的前提。這一前提不是從經驗事實中導出,而是實踐理性範疇中的道德義務,絕對命令。不然,人類只能停留在霍布斯式的「戰爭狀態」。

所以,為了走出叢林法則統攝的世界,人類必須通過契約建構秩序。世界秩序如果是正義的,那麼它的法則的制定必須首先體現形式上的平等。對此,規則制定者事先必須忘掉身份,用羅爾斯的話說,它們必須被置於無知之幕之後,且不能求助於某些宗教、道德學說所宣揚的「善說」。用康德在《永久和平論》里的理念講必須「權利優先於善」。這樣,「 一個國家中的對外的(合法的)平等,也就是國家公民之間的那樣一種關係,根據那種關係沒有人可以合法地約束另一個人而又不自己同時也要服從那種以同樣的方式反過來也能夠約束自己的法律。這樣,各方參與制定的法則才是公平的」。

然而,戰後的國際秩序的型構是美國主導的,該秩序的法則是眾多國家「不在場」的情勢下制定的,規則的內容凸顯的是「美國價值」、「西方精神」。所以,戰後的國際秩序無論是起點、規則還是過程都充滿著不正義。在世界經濟領域,美元的霸權地位、對世界商品定價權的掌控、對國際貿易機制的操縱等,都是國際秩序不正義的體現。而在國際政治領域,美國更是通過把持聯合國尤其是安理會以實現自身的利益。

事實上,在建立聯合國的動議剛剛提出時,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就對到訪的蘇聯外長莫洛托夫講:聯合國中包括美國、英國、蘇聯在內的幾個大國(也就是後來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就是未來的世界警察。當然,由於錯綜複雜的原因,後來充當世界警察的國家只有美國。藉助於這一「合法」身份,以「正義」之師的名號,美國人在全球橫衝直撞,為所欲為。不僅以違背戰後秩序為借口出兵朝鮮半島、伊拉克,還以反恐及維護人權為名介入索馬利亞、利比亞等國的內部衝突,甚至純粹基於自身地緣政治、經濟的利益而顛覆了智利阿連德、瓜地馬拉阿本斯、伊朗摩薩德等合法的政權。

沒有程序正義就不會有實質正義。二戰以來,尤其是冷戰以後,藉助於全球化和技術進步,全球經濟飛速發展,貧困人口的數量顯著下降,據世界銀行最新的的統計數據顯示,「1990年以來,全球11億人脫離赤貧」。但由於美國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不公正,世界的發展呈現出極端的不平衡。習近平主席在2017年達沃斯論壇的主旨演講中一針見血地指出:目前,「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有擁有的財富量超過其餘99%人口財富的總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發展空間不平衡令人擔憂。全球仍有7億多人口生活在極端貧困中。對很多家庭而言,擁有溫暖住房、充足食物、穩定工作還是一種奢望。這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國際秩序的不正義不僅加劇了不平等,還加劇了國際資本的野蠻化及貪婪性,從而使地球資源被過度開發、利用,使人類生存環境被不斷破壞。

它的直接後果便是《增長的極限》一書所描述的人類生存、發展的「不可持續」性。該書為了使其論點更明晰,提出了「生態足跡」這一反映人類發展與資源、環境關係的概念。所謂生態足跡是指「為國際社會提供資源(糧食、飼料、魚類和城市用地)和吸收排放(二氧化碳)所需要的土地面積」。按照這一指標,2004年的時候,人類資源的利用已超出地球承載能力的20%。就此而論,全球經濟、社會的發展顯然已陷入困境。困境的出現不僅僅源自「過沖」性的發展,更多的源自發展和財富分配的不平衡。據美國註冊的全球生態足跡網(GFN)新近披露的數據,目前全球人均生態足跡為2.7公頃(已超出地球承載能力),而美國的人均生態足跡為9.5公頃。據該網站計算,「按美國人均足跡計算,我們需要5個地球才能讓全世界的人都過上美國式的生活」。

既定的、不公正的國際秩序中,美國佔盡先機,處處優先。它必須對當下關乎人類命運的問題負主要責任。

《增長的極限》的作者曾經提醒世人,為了避免「增長極限」的到來,甚至現有秩序的「崩潰」,實現發展的可持續性,「人類必須提高這個世界上窮人的消費水平,同時減少人類總的生態足跡。因此必須有技術進步、個人的轉變以及長期的視野;必須要有超越政治疆界的更高的尊重、關切和分享」。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是國際規則、治理機制的合理、公正,它構成國際秩序的背景正義。背景正義仰賴各民族、各國家、各文明間的平等對話,仰賴對話基礎上的重疊共識。只有背景正義才能保障《聯合國憲章》所倡導的「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決原則」,及「不分種族、性別、語言、或宗教,增進並激勵對於全體人類之人權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在背景正義存在的前提下,正義的理念和原則要求國際社會中「組織有序」的人民擔負援助因歷史的偶然性而「負擔沉重的國家」的義務。「組織有序」的人民還必須尊重「負擔沉重的人民」的移民權和康德所言的「訪問權」。 康德強調,「這種權利是屬於人人都有的」,而「地球表面作為一個球面是不可能無限驅散他們的,而是最終必須使他們彼此互相容忍,而且本來就沒有任何人比別人有更多的權利可以在地球上的某一塊地方生存」。

顯然,國際正義的實現無論是就形式還是內容,都需要羅爾斯所說的「組織有序」的國家,尤其是大國的道義擔當。「這是因為支持這些原則的理由要求有極大的遠見,並且經常會出現反對這些遠見卓識的強大激情。但說服公眾並使他們相信這些原則的巨大重要性,正是政治家的責任」。特朗普的「美國優先」,以及基於這一基本理念的貿易保護主義、對女性和少數族群的歧視、限穆令,以及禁止難民入境等言行,都與國際正義理念格格不入,是曾經被「政治正確」的表象遮蔽的強權政治、種族主義及西方中心論的公開表達。它不僅難以藉此「讓美國再偉大」,而且很可能使美國及世界的問題更複雜。

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里講,每個人都在既定的歷史條件下創造自己的歷史。每個人在創造歷史的過程中所彰顯的推動歷史的力量,最終形成合力,從而決定歷史進程的方向。顯然,重大的歷史人物在創造歷史的過程中,無疑發揮著更大的作用,擔負著更大的責任。那麼,我們同樣可以說,每個民族都在各自既定的文化傳承里創造自己的歷史,同時也創造世界的歷史。而世界歷史的合理髮展則需要大國承擔較大的責任。誠如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的主旨演講中所說:「作為大國,意味著對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更大責任,而不是對地區和國際事務的更大壟斷。」

《探索與爭鳴》人間體

聯絡員小探

xiaotanxiaosuo

轉載 | 合作 | 諮詢 | 建議

長按掃碼加好友

END

人文社科學者的平台

《探索與爭鳴》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版權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媒體轉載請聯繫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與爭鳴雜誌 的精彩文章:

「佛系:中國社會心態新動向」圓桌會議
他們搞成了十月革命探索書單

TAG:探索與爭鳴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