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天都測好幾次血糖,可是你真的測對了嗎?

天天都測好幾次血糖,可是你真的測對了嗎?

有些糖友認為

我每天都在堅持測血糖,

早就熟練掌握了測血糖的方式,

可是,你真的測准了嗎?

……

為了讓更多的認識到糖尿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2018年4月10日14:30——15:30,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黃斌來到四川名醫健康教育基地舉行了「糖尿病患者如何做好自我管理?「的主題講座。

1

血糖的自我監測

有哪些重要性?

黃斌(左)在講座現場

黃斌介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種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島素作用缺陷所導致的糖、脂肪、蛋白質、水及電解質等代謝障礙,而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多病因性的代謝性疾病。

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監測

醫生往往會建議,糖尿病病人一定要做好血糖的自我監測,這是因為:

1、自我監測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效監控病人的病情變化和治療效果;

利於及時為病人調整治療方案,延緩併發症的發生、發展;

增強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

2、指導病人血糖控制達標的重要措施;

3、檢查病人是否存在有低血糖。

2

糖尿病病人還需

注意監測低血糖

對於個體化血糖控制目標,在臨床上一般會參考這3個標準:

1、寬鬆控制:是指空腹血糖(FPG)或餐前血糖維持在8~1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或不能進食時的任意時點血糖水平維持在8~12mmol/L。

2、一般控制:是指FPG或餐前血糖維持在6~8mmol/L,餐後2小時血糖或不能進食時的任意時點血糖水平維持在8~10mmol/L。

3、嚴格控制:是指FPG或餐前血糖維持在4.4~6.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或不能進食時的任意時點血糖水平維持在6~8mmol/L。

黃斌還建議,糖尿病病人還需要注意——特殊血糖監控,即為睡前和夜間血糖的適時監測。

睡前血糖

適用人群:注射胰島素患者,特別是晚餐前注射胰島素患者需要特別注意睡前血糖的監測。

目的為了觀察晚餐前口服藥物和胰島素治療的效果,決定睡前中效胰島素的劑量以及是否需要加餐等。

夜間血糖

凌晨1點—3點血糖

胰島素治療已接近達標,但空腹血糖仍高者;

需要特別注意在夜間或有發生低血糖的可能性。

糖尿病血糖監控——監測低血糖

出現低血糖癥狀或懷疑低血糖時應及時監測血糖;

另外,糖尿病病人在劇烈運動前後宜監測血糖。

3

怎樣保證血糖的結果

最準確?

在病人心態放鬆時,聊天,聽音樂,自然地進行血糖的測試;

操作正確;

試紙不過期,並一次性滴足夠的血;

若是冬天,進入室內暖和之後再測血糖。

並養成定期記錄血糖的好習慣。

3個月定期化驗——糖化血紅蛋白 (HbA1c)

HbA1c的正常值範圍為4%~6%,反映出2-3個月平均血糖水平,評價血糖控制情況的金指標;

在治療之初建議每3個月檢測1次,一旦達到治療目標可每3~6個月檢查一次。

黃斌還建議,糖尿病病人還需要定期查血脂,經常量血壓,若是體重超標,腰圍常測量。

4

血糖監測

不要走入這些誤區

黃斌提醒糖尿病病人,不要在監測血糖的過程中,走入這些誤區:

只監測空腹血糖,而不監測餐後血糖;

只監測血糖,而不監測糖化血紅蛋白;

只有感覺不舒服時才測血糖;

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想起來才監測血糖,這也不可取的。

(黃斌醫生在講座現場)

最後,黃斌醫生建議,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應該從一點一滴做起。

良好的心態+科學的態度+正確的方法+不懈的堅持——健康的保障。

你還有控糖小妙招?

歡迎在留言區

與小康妹兒分享

GIF

更多的糖尿病科普

線下講座活動

盡在糖友家

編輯:楊喬 製圖:黃冉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都商報 的精彩文章:

手機進化三攝像頭 新旗艦營銷聚焦拍照
市政協委員蔡鵬建議:推出民辦博物館一卡通

TAG:成都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