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棚番茄栽培技術及水肥田間管理

大棚番茄栽培技術及水肥田間管理

番茄營養豐富,隨著市場對番茄需求量的加大,大棚番茄種植面積也在加大,在番茄種植過程中採用科學的栽培技術及水肥管理,可以提高番茄的產量和質量,增加種植戶的收入。

1大棚番茄栽培技術

1.1種子選擇與處理

北方大棚番茄的種植主要選擇在9月左右進行種植,春節前後上市,經濟效益較好。在品種選擇上要選擇抗病能力強,適合種植區域的氣候條件。在對種子進行處理時,需要將選擇好的種子放置在陽光下曬3天,然後用50%的多菌靈對種子浸泡40分鐘左右,再將種子撈出來用清水洗乾淨,把洗乾淨的種子放置到溫水中浸泡大概6小時。撈出後再放到10%的磷酸三鈉溶液中浸泡40分鐘,最後用清水洗種子至乾淨即可。

1.2催芽

將浸泡好的番茄種子放入沙袋後再用毛巾覆蓋在沙袋錶面,將沙袋放到30℃左右的環境內進行催芽。催芽的同時要注意毛巾的濕度,當濕度不夠時需要在毛巾表面進行溫水噴洒。當催芽進行到大概有80%的種子露白時,就可以進行播種。

1.3播種

正常情況下9月左右進行播種,春節前後上市。播種前要準備苗床,將準備好的營養土裝到營養缽里,配置好的營養缽放置到有一定水分的畦內,最後將催好芽的番茄種子放到缽內。保證每個營養缽內都有一粒催好芽的種子,並對營養缽進行覆土,保持苗床溫度在25℃左右。播種後要進行苗床管理,催芽後的種子出苗整齊後進行煉苗,煉苗時白天將苗床溫度控制在27℃左右,晚上將苗床溫度控制在18℃左右,以保證番茄幼苗的健康生長。與此同時,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將病蟲害扼殺在根源,當番茄幼苗長到大概8片葉子時進行栽植。

1.4種植定苗

一是在進行番茄定苗處理時要先施好基肥,因番茄栽植過程較長,生長過程需要大量肥料。一般在定植前先每畝施農家肥1000公斤、複合肥100公斤和100公斤豆餅,同時要施入一定量的硼肥、鋅肥等微量元素肥料。施肥前要先將配合好的肥料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在進行土地整理時將攪拌好的肥料放到土層表面;二是進行番茄幼苗定植,在大棚內部選擇南北方向的畦,每個畦的長度和寬度要控制在一定範圍內,每個畦保證種植兩排番茄幼苗,採用大小行進行種植,大行距離95厘米,小行距離45厘米,株與株的距離保持在46厘米,正常情況下每畝面積種植番茄約2000株,幼苗完成定植後要進行澆水和鬆土處理,以保證定植的幼苗健康生長。

2大棚番茄肥水田間管理

2.1水肥管理

番茄幼苗定植完成後要進行澆水,以保證幼苗在生長過程中有足夠的水分。澆水要選擇適合時期進行,在幼苗第一穗果期形成果實前,不能對植株進行澆水,目的是保證幼苗的下部可以紮根入土。當番茄的第一穗果長到核桃大小時,第二穗果長到蠶豆大小時,第三穗果處於開花階段,這時需要及時進行澆水。一般澆水周期為兩周,澆水的同時要配合硝酸鉀複合肥料的施入,以保證幼苗生長過程有足夠的肥料。開始施肥,保證每畝肥量大概為10公斤,之後收穫時肥量要增加到每畝20公斤,水和肥的施入不是越多越好,需要根據番茄的長勢施入,以保證水分和肥料適合番茄生長所需。

2.2田間管理

一是吊蔓打杈。當番茄長到第一穗果開花時要進行吊蔓和打杈處理。打杈主要是將番茄的側枝除掉,目的是保證正枝有足夠陽光照射,沒有側枝爭奪營養,保證土壤中的水肥營養不流失。當番茄主枝上有大概7個穗果後就要將主枝上的老葉清除掉,同時要培養番茄的一個側枝,培養的側枝結有3個穗果後再進行新側枝的培養,以此循環;二是溫度控制。在番茄的開花期需要控制好大棚溫度,一般白天溫度在25℃左右,晚上溫度在18℃左右,整體來說溫度控制在15℃~30℃,以保證番茄正常生長。在番茄果實發育期要控制白天溫度在27℃左右,晚上溫度15℃左右,以促進其番茄紅素的形成;三是落果期管理。在番茄的落果期需要在上午10點前和下午2點後花柄上塗藥水,以提高開花率,降低落果率;四是病蟲害防治管理。在番茄生長過程中,一般出現蚜蟲和瓢蟲的幾率比較高。而氮肥是導致蚜蟲和瓢蟲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種植時盡量不要使用氮肥。當發現病蟲害時要用滅蚜蟲松油進行噴洒,以清除病蟲害。

隨著市場對番茄需求量的不斷增加,番茄的種植面積也在相應增加。在大棚番茄種植時為了提高產量和質量,需要採用科學的栽培技術,在選種、浸種等環節進行特殊處理。在催芽和定植過程也要科學合理處理,在水肥和田間管理時要根據番茄生長時期的需求進行管理,以保證番茄健康生長,避免受病蟲害的侵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瓜果蔬菜網APP 的精彩文章:

TAG:瓜果蔬菜網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