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分辨網上真假話

如何分辨網上真假話

這兩天流行一個同齡人在拋棄你的文章,我也沒細看,因為看個題目就知道,說的是跟你一樣大的甚至比你年輕的人都已經身家過億財務自由享受更多彩人生,你卻還在格子間加班到深夜頂著一張油臉吃著外賣算著房貸之類。

結果沒想到,就這麼一篇青春文學文筆,且瀰漫著成功學氣息的破文章弄得大家人心惶惶,覺得再不辭職創業拼一把人生就完了中年危機就來了老了就沒好日子過了……

其實這樣的文章數不勝數,只不過表達方式不同,但是無一不是在拿別人機緣巧合下的成功激勵(煽動)普通人拋棄自己的日常生活,而且還喜歡稱之為走出舒適圈。

對於這樣的文章我就倆字:FUCK OFF

不過這破文章的出現倒是讓大家看到了個新詞——販賣焦慮。

焦慮這事我畢業以後就很少有過體會,一方面是再也沒有考試沒複習好的情況發生,一方面是越來越知道生活的本質就是不合你意,與其焦慮不如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加上我也不是什麼上進心特強的人,看到別人過得比我好也沒覺得有什麼可羨慕嫉妒恨。即便有時覺得誰誰的生活就是我的理想生活,我是不是也應該努把力不然這輩子也沒戲,但等熱乎勁過了也會清楚的知道生活在別處,自己到哪裡也還是自己。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像我這麼想得開,還是有不少人對自己的生活充滿了疑惑。尤其是一些高學歷高智商人群,他們離開學校後曾經的夢想(幻想)幾乎被生活的一地雞毛撕個粉碎,但心裡那團小火苗又遲遲未熄,於是上文那類文章便有了市場。特別是在「創業成功」「財務自由」這些辭彙的烘托下,看似有選擇餘地的年輕人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對前途和未來的焦慮之中。

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是確實時代變化,父輩們那樣全都早早安排好,按部就班一眼望到頭的生活已經不復存在,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找出路,另一方面就是那些被誇大的虛假的信息實在太容易令人眼花繚亂生恐

看到比自己有錢的,焦慮。

看到比自己年輕又有錢的,更焦慮。

看到比自己年輕漂亮還有錢的,更更焦慮。

看到當年不如自己現在卻混得比自己好的多的,那基本焦慮到無地自容。

問題是,你看到的這些,都是真的嗎?

現在每人每天在網上看到的信息幾乎佔了日獲信息量的90%,在這龐雜的信息之中,有真實的生活百態,也有各種江湖騙子。不過大多數人都不認為自己容易被騙,但事實上只要你在閱讀,就有被騙的可能(可能性還很大)。

這兩天又在看《烏合之眾》,雖然是一百多年前的書,但對集體心態的描寫並不過時,書中用大量的事例證實了群體是愚蠢的瘋狂的也是毫無理性可言的,這些結論用在當下的互聯網之中特別合適。

網上那些常見的謠言和雞湯就不說了,朋友圈轉發養生貼也不說了,僅是吹噓自己這一項典型的互聯網騙局就已經是罄竹難書。

你一定看到過一些在知乎、豆瓣、微博、公眾號上炫耀和吹噓自己的人,他們要麼有錢、要麼有臉有身材、要麼名校畢業、要麼在名企混過幾年,反正都是傳說中所謂的精英人士,社會的中流砥柱,擁有令人艷羨的生活。他們善於依靠暴露自己的生活賺取大量粉絲和關注,成為所謂的大V,但他們的真實生活是否就像描述的那樣,隔著屏幕的你我顯然不得而知。

我們每天看到的信息都是經過加工的內容,所有V都知道不能把最真實的生活擺到檯面上來,就像頭號玩家裡那誰跟那誰說的,你看到的一切都只是我想讓你看到的部分,而真實的我什麼樣,你永遠不可能了解

其實這才是互聯網的本質,再發達的網路也依舊是個虛擬世界,靠著虛擬世界製造的消息給自己的現實生活增添不快和焦慮,實在有點滑稽。

不過互聯網大勢所趨不可逆,那麼作為新時代聰慧的年輕人,該如何分辨網上的真假話呢,我想有這麼幾點可以注意:

1、凡是煽動情緒的內容都需要提高警惕

前兩天看梁文道一個視頻也提到這一點,因為煽動情緒比表達事實更能引起人的興趣和注意,所以無數的信息源都想利用這一點博眼球,各位看官如果不多留個心眼兒,很容易就掉入各種陷阱。

2、大家都在談論的內容不一定就是那回事

現在這種網路環境,不管地球上有點啥風吹草動,不出仨小時基本全村兒就都知道了,但有時候談論的東西已經偏離最初事件十萬八千里,如果真的想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最好找到消息的源頭一探究竟。

3、有吹噓自己情節的打對摺再看

有的人特別喜歡講自己的經歷多麼豐富,去過幾十個國家啦做過幾十份工作啦讀過三五個名校啦年薪百萬千萬啦之類之類的。對於這種言論,建議看個熱鬧就好,我想送給這些人白日夢想家裡的一句台詞——Beautiful things do not ask for attention.

4、信息不完整的都別信

新聞也好文章也罷,但凡涉及到什麼像誰誰創業成功套現幾十億、誰誰公司一年上市兩年股價翻倍、誰誰辭了年薪百萬工作賣了房子去創業……最好別信,因為你不知道套現的是不是都拿去償還了債務,你也不知道上市的到了第三年是不是跌破發行價,你更不知道辭了工作賣了房子的是不是還有家產幾千萬等著去繼承。你啥都不知道,所以啥都不要信。

5、獨立思考,切忌人云亦云

不管再多的人再怎麼說一樣東西好或不好,我們每個人也都需要時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因為能對自己的生活負責的不是別人,只有自己。

祝大家不上當不受騙踏踏實實健健康康過好每一天

圖不對題,發發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啃雞爪子 的精彩文章:

TAG:愛啃雞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