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孩子闖禍了,除了吼罵打,你還能幹什麼?

當孩子闖禍了,除了吼罵打,你還能幹什麼?

01

清明節回了一趟家,在我準備坐高鐵回深圳的路上,發現自己記錯了發車時間,臨出發的時候檢查了一下票,發現本來預留給自己的兩個小時變成了一個小時,而從家去高鐵站最快也要一小時車程。

事實是因為路繞、司機路不熟,最終我以五分鐘的時間完美錯過了該趟列車。更悲劇的是,我立馬去改簽,但發現因為正值假期高峰,當日已無票改簽,只能自己另想辦法。

想什麼辦法呢?折回家也要一小時,再說明天要上班,可是又沒有回深圳的車了。

正當我手足無措,為自己的疏忽深深自責的時候,我媽來電話了,第一個沒接,第二個接了。

整理好自己的情緒,我回答沒趕上車,她劈頭蓋臉一頓罵,「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讓人省心,每次都這樣,叫你早點出發,你總是慢吞吞……」我一直沉默不語,好不容易平復下來的心情又變得糟糕了,最後問題還是沒解決。

這類場景,我想家長們並不陌生。

比如在你辛辛苦苦為生日晚餐準備的蛋糕,孩子非要自己放進冰箱,結果「吧嗒」一下全掉地上了;剛買回來的盆栽,被孩子不小心摔碎了;一杯牛奶,因為孩子沒站穩,全撒在新電腦上;手機被孩子玩丟了……

當孩子不小心闖禍時,你是一秒變咆哮帝,施以語言暴力或者肢體暴力讓他知錯,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什麼事都沒發生?

的確很多時候吼罵打能解決一些問題,或許當時會起到一些震懾的作用,可以讓孩子暫時安靜下來,或者變得乖巧聽話,就像前段時間一個推孕婦看流產的熊孩子是需要用暴力來制止和批評教育。

但是如果是孩子的無心之過,你也這樣粗暴地對待他,不僅沒有給予孩子實質性的引導,還很可能給孩子的成長留下了很大的隱患。

02

前幾天,陶虹在《@所有人》節目中分享了一段自己吼孩子的經歷。

有一次出門前,女兒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她衝上去吼:「你怎麼回事啊?」被她這麼一吼,女兒一哆嗦,當即就愣住了,滿眼恐懼地望著她,不說話,甚至連哭都忘了。

陶虹看到女兒的這個表情後,立馬意識到自己錯了。

當女兒再次把牛奶摔到地上的時候,她沒有批評,而是走過去抱住孩子。這時,沉默中的女兒有了安全感,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吼罵打,可以說是很多家長在看到孩子犯錯後的第一反應,像黃磊、陳小春、孫燕姿都分享過類似的經歷,有位媽媽在朋友圈發說說——「剛剛吼完孩子,真的很後悔,心疼兒子成為了我情緒不穩定的犧牲品」,引起了大家的同感,多少孩子在默默地當著父母的出氣筒啊。

對於你而言,吼叫或許只是一分鐘的事情,但對孩子而言,其傷害可能貫穿一生。

不知道在你上次對孩子大發雷霆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到他瑟瑟發抖的身體和羞愧恐懼的眼神?

蒙台梭利博士說:每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

心理學家武志紅也認為,任何一種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時的創傷。

那些被吼罵打的孩子容易形成這幾種性格:

做事優柔寡斷,不自信;懦弱,沒主見;

性格孤僻,不善交際和處理人際關係。

而更重要的是,這些孩子普遍沒有安全感,對親情有一種本能的排斥,在親子關係中不知道怎麼和家人相處。

03

比起孩子犯的錯,怎麼引導孩子「善後」更值得被父母關注。

平復自己的情緒

孩子是伴隨著錯誤成長的,失敗的經歷更加能夠推動一個人的成長。

父母不能以一個成年人是視角來看待孩子,對你來說,端一杯牛奶是很容易的事情,可是對孩子來說卻並不那麼容易。

帶情緒的教育是最無用的教育,父母的情緒平和,可以說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而父母要學會的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緒。

德國有一本非常出名的繪本《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講述了一隻可愛的企鵝寶寶和它媽媽之間的非凡經歷。

「今天早上,我媽媽發脾氣,沖著我生氣地大叫。結果,嚇得我全身都散開飛跑了......我的腦袋飛到了宇宙里,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最後發脾氣大叫的媽媽又將我找了回去,將我修補好。媽媽跟我說「對不起」,我也原諒了媽媽。

孩子總是願意原諒「暴力父母」的過錯,知道父母是心情不好,不是不愛我,總是善良地站在父母的立場上理解父母,而父母呢,是否也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氣?

養孩子,其實就是父母的一場修行。

關注孩子內心的感受

我們常常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而忽視孩子的感受,這是很多父母的一個弊病。

孩子犯錯了,給你帶來麻煩了,你是很生氣,他是需要被教訓,但是你應該也看到眼前這個孩子絕望的神情,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像陶虹一樣用語言或是肢體安撫孩子,減輕他內心的罪惡感,讓他平靜下來了,再去解決問題。

尹建莉曾說,面對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為,以他樂意接受的方式對他的成長進行引導。你必須把他當做一個「人」來平等對待,而不是當做一個「弱小的人」來征服。

一個孩子在學校闖了禍,學校對其做出停課一周在家反省的處理,媽媽聽後火冒三丈,但她看到孩子戰戰兢兢、如臨大敵的樣子,她控制了自己的情緒。

出學校後,她和孩子並排走在一起,把手搭在孩子的肩膀上,用力摟了一下孩子的身體,用輕鬆的口吻和他說:「沒事,這一周我們好好反省,每天自己看看書,主動問問老師作業,別把學習落下,還可以把平常沒時間看的書好好看看。」她感覺到孩子本來繃緊的身體鬆弛了一些。

當孩子下次再犯錯時,你要心平氣和地引導孩子說出來心中的真實想法,教孩子學會表達情緒、排解情緒,並鄭重地和孩子保證:這只是情感的交流,不是對錯的糾正。

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般孩子在犯錯後表現出驚慌失措,不知道該怎麼辦,其實這時候你可以引導孩子怎麼彌補這個錯誤。

比如就像我錯過了火車,我媽沒有感受到我焦灼的心情,也不知道其實我現在需要的是她的建議,而不是批評。錯誤已經發生了,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我回家還是想辦法坐車去深圳?而我的媽媽除了發泄自己的焦慮和對我的失望,並沒有真正幫助我解決問題,這讓我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甚至讓我對自我產生了懷疑。我想很多自卑的孩子都是這樣活在父母語言或肢體暴力打擊的陰影中形成的。

比如一個孩子剛剛學說話,口齒不清,一著急就結巴。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說不清,心裡很著急,這個孩子今後讀書怎麼辦?會不會變成一個結巴子?怎麼辦?被焦慮控制之後,父母就會嚴厲而急切地關注這個問題,第一遍可能耐心教導,第二遍還老樣子。直接就劈頭蓋臉地罵過去,結果孩子越說越結巴。本身一個不嚴重的問題,被父母焦慮的情緒影響著,變成了真正的問題,而孩子的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

在這個階段中,父母一定要誠懇地表達作為父母對孩子的支持,讓他感受到即使犯了錯父母也會一如既往地愛他,而不是令他孤立無援。

引導孩子自省,總結經驗

在你的情緒穩定了,孩子情緒安定了,問題也解決了,那麼你這個時候可以再和孩子聊聊事情的整個經過,引導孩子自省,讓孩子自己總結經驗教訓,找到更好的處理問題或解決矛盾的方法,父母只需要在旁邊加以點評,我想這才是犯錯的意義和價值。

這樣孩子和父母就平穩理性地走過闖禍前後的全部過程,拉近了親子關係的同時還教會了孩子闖禍後的正確做法以及怎麼避免犯錯。

沒有不闖禍的孩子,孩子闖禍,也見得都是壞事,真正的壞事是你歇斯底里暴露了你的焦慮,還讓孩子變得更加自卑懦弱。

GIF

點擊下載升學頭條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兒童睡眠障礙問題,黑白顛倒怎麼解決?
你需要這樣的愛情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