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因斯坦外傳

愛因斯坦外傳

愛因斯坦外傳

楊義先教授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安全中心主任,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與其相忘於江湖,不如加入「ICT銷售和大客戶聯盟」(微信ID:ICT-League),這是新型的萬人IT和DT的資源共享平台!

《華嚴經》說:處處皆佛,一切眾生人人皆佛。

王陽明說: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本文將說:夥計,世人都是愛因斯坦,世人看你也是愛因斯坦。

(一)輸在起跑線上的「民科」

所有家長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那就是,哪怕砸鍋賣鐵,也要讓自己的小孩「贏在起跑線上」!你看,早在2000多年前,尼泊爾境內某地區的村*支&書,凈飯王同志,及其愛人摩耶夫人,就精通此道。於是,夫妻雙方共同努力,終於生養了一位,「贏在起跑線」上,不可超越的寶貝兒子。他一出生,就既能走路,又能說話;而且還走出了最牛的「蓮花步」,說出了最牛的金句: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果然,一步領先,處處領先;一時領先,時時領先,他後來竟然創立了「釋迦牟尼新時代苦、空、無常、無我特色佛教主義思想」。

不過,家長同志們,別著急!像釋迦牟尼童鞋這樣的天才,畢竟古今中外也就屈指可數,壓根兒就威脅不到你家寶寶的前程。實際上,當您看過愛因斯坦在人生起跑線上的慘敗後,您就自己找個地兒,偷著樂吧。

愛因斯坦的父母,都是「北漂」德國的猶太人,雖在驅趕「低端人士」的運動中,暫未被城%管趕進冰天雪地;但是,小坦坦一出生,就被深深地打上了「局外人」的烙印,註定不能成為「納粹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如果用「笨」來形容小坦坦,那可能就是對他莫大的表揚,因為,他其實是「笨的N次方」。真的,你看他,三歲才會說話,還患有「語言模仿症」,說話時總會不自覺地多次重複某些語句;連家中最笨的女傭,對他的評價也都是「遲鈍的小傢伙」;讀小學時,其老師約瑟夫.德根哈特博士,斷言他將「一事無成」;15歲時,父母雙雙外出打工,只把他寄宿在親戚家,從此,便輪為一名留守兒童;後來,他竟然任性地搞丟了自己的戶口,成為了一位無國籍公民;中學畢業後,連民辦大學「瑞士理工學院」也都沒能考上。經多年努力復讀,雖勉強考上了大學,卻被其數學教授評價為「愛因斯坦是一條懶狗」;物理教授也毫不留情地讓他掛了科,因為,他笨手笨腳地把實驗給做爆炸了,自己也受了傷;還有一大批教職員,將他評為「令人討厭的自大狂」等。性格孤僻的他,雖最終以全班綜合排名第4的成績,從理工學院畢業;但一查檔案,原來當年全班只有5位同學,他其實是全班倒數第2名,而且,那位倒數第1的同學,還正懷著孕呢;欲知孕婦是誰,且看下節分解。

沒爹可坑的窮二代,愛因斯坦畢業後,當然四處碰壁。想繼續深造吧,沒錢;想當公務員吧,沒門;想在某大型國有或外資企業找份體面的工作吧,沒戲。這隻熱鍋上的螞蟻,在做了一年的「無頭蒼蠅」後,終於一咬牙、一閉眼,破罐子破甩,混進了瑞士伯爾尼專利局,當了一名最低檔的助理職員。這至少解決了女兒他爹的、光棍同志的溫飽問題。

可憐的愛因斯坦,雖然命比紙薄,但卻心比天高,好奇心特強。他從小就是一位白日夢想家,父親送的一枚小小指南針,就讓他浮想聯翩,甚至激動得發抖;好像他已從看不見的磁力線中,窺破了宇宙的奧秘一樣。剛領到第一個月的微薄工資後,他就又義無反顧地回歸到艱辛的「業餘民科」道路上。沒有實驗場地,沒錢買設備做實驗吧,他就做「思想實驗」;沒有科研團隊吧,他就單槍匹馬;沒「關係」拿到國家級科研項目吧,他就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殺奔物理的最本質核心,幾乎徹底顛覆了自己的偶像---牛頓院士,還把上帝趕下了神壇;沒時間進行嚴密的邏輯推理和綜合歸納演繹吧,他就把「直覺」發揮到極致,並聲稱「科學的所有偉大成就,都源於直覺思考…」;沒有實際操作的條件吧,他就充分運用想像力,並強調「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想像力卻可以囊括全世界」;沒法處理紛繁複雜的自然規律吧,他就咬定:自然世界的運行規律很簡單,應該「連小孩都能懂」;沒法像其它正規教授那樣,用科學方法去研究科學吧,他就「像一名藝術家一樣,自由描述我的思想」。反正,別人向左,他就偏要要右;別人朝前,他就偏要朝後;別人殺雞,他就偏要宰狗;好像不與別人唱反調,他就誓不罷休。

木匠拜魯班,醫生拜華佗;其實愛因斯坦才是全世界最該被拜的「民科祖師爺」,而且還是業餘的那種。無論是看內涵,還是看外延,他都是一個活脫脫的「民科」。按雞國鐵飯碗科學家的標準來評價,愛同志的科研堪稱:選題荒誕,思路扯蛋;方法奇特,結果難看。比如,正當科學家們都沉迷於完美的牛頓體系時,這位最底層的專利助理員,卻非要追問「怎樣才能趕上一束光?…若以光速去追逐一束光會怎樣?…」於是,他就創立了剛開始並不被科學家們看好的「狹義相對論」,接著又提出了「廣義相對論」。

1907年,當這位專利員被友人慫恿,滿懷信心捧著自己的相對論成果,申請聯邦工業大學的編外講師職位時,即使反覆強調「不拿一分錢的工資」,卻也被無情地拒絕了,理由是:論文無法理解。雖然愛因斯坦在德國物理學界已很有名氣了,但在瑞士,他卻得不到一個連「211」都不是的大學教職。許多社會名流開始為他喊冤,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之後,1908年,這位「民科」終於得到了編外講師的職位,並在第二年當上了副教授,1912年又晉陞為教授。終於,愛因斯坦被平反了,「民科」帽子被拋到九霄雲外。於是,科學界出現了一位衣著邋遢、蓬頭亂髮的「瘋顛教授」,一位「從來不穿襪子,即使在受羅斯福總統邀請,去白宮做客時也不穿襪子」的奇怪教授,一位見到照相機就瞪眼、吐舌頭的調皮教授。

(二)學界唐伯虎

算上本文開頭的那位「贏在起跑線上」的神人在內,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巨人共有十位;其中,屬於科學界的,可能只有二個半:牛頓、愛因斯坦和蔡倫。這裡蔡先生之所以算「半個」,一是因為很難說清,「造紙術」到底該算科學呢,還是該算技術;二來,太監到底該算一個男人,還是算半個。在這僅有的「兩個半」人中,最像唐伯虎的,只有一位,他就是本文的主人翁。這不僅僅因為他們倆都是藝術票友,還因為他們至少有如下三點共同之處:

1)兩人都藐視權威,玩世不恭

「放肆無禮萬歲!」這是唐因斯坦.伯虎,喊了一生的、最響亮的口號之一。還在上中學時,他就對母校慕尼黑高級中學的准軍事化管理,表現出了深深的厭惡;不但逃學,離家出走,還乾脆炒了祖國國籍的魷魚,當了好幾年的「黑戶口」遊民。成年後的他,身上的「反骨」不但沒減少,反而越來越多,越來越硬。22歲那年,剛剛大學畢業的他,竟然公開挑戰歐洲科學前沿的大科學家保羅.德魯德,聲稱其金屬電子理論有問題;被拒絕後,這位唐吉坷德還火冒三丈,發誓說「將來再也不會屈從於這些所謂的科學巨匠,也絕不會向這些人求助」相反地,「而是要在期刊雜誌上,無情地抨擊他們!」這位悟空,在科學殿堂的造反偶像,竟然是那位與比薩斜塔同樣出名的、敢冒遭受火刑之險的、大膽宣布「地球確實在圍繞太陽轉」的勇士;他五體投地地讚賞「伽利略充滿激情地挑戰權威,勇於和任何教條主義戰鬥」。

這位叛逆者隨時都準備著去質疑任何理論,包括但不限於已被普遍接受的宇宙基礎理論。這種不顧後果的奮爭,常常使他四面楚歌,官員拿他當刺頭,專家拿他當對頭;要是那時就有微博、微信,他的自媒體肯定早就被封*口。他反抗+專+制,不迷信傳統觀念,總是長期處於和權威鬥爭的風口浪尖;甚至當他已獲諾貝爾獎並成為科學巨匠後,1932年他仍在怒吼:「一個無法讓富有創造性的個體獨立思考和判斷的社會,就像一個無法為成員的發展提供養分和土壤的團體」。那怕到了晚年,1950年,他還在對紐約的教育改革提建議:「在講授歷史的時候,應該多講述那些憑藉性格和個人判斷的獨立性,對人類有貢獻的人。」在去世前兩年的1952年,他又補充道:「培養個性很重要,因為只有個人才能提出新思想。」

2)兩人都才華橫溢,青史永留

坦率地說,要寫愛因斯坦如何如何才華橫溢,還真不容易;因為,多如牛毛的所有正史,幾乎都在這一點上用足了功夫,讓人很難再寫出什麼新花樣。比如,有人說,僅僅在窮困潦倒的1905年那一年,在剛剛轉正成為最低級的技術員後,他所完成的4篇論文,就足以獲得4項諾貝爾獎,雖然實際上只獲得了一項。不過,幸好本文的重點並不在此,所以,下面只借牛人之口,分別用定量和定性法,簡單地一筆帶過。

從定量上看:朗道被稱為「世界上最後一個全能的物理學家」,他給出了一個評價物理學家厲害程度的排序標度,即,所謂的「朗道標度」。根據該標度,史上最牛的物理學家當數牛頓同志,他的朗道標度值為0;緊接著的第二梯隊只有一位,那就是愛因斯坦先生,其朗道標度為0.5;名聲如雷貫耳的其它許多開山鼻祖,比如薛定諤、海森堡、狄拉克等人,也只能屈居第三梯隊,其朗道標度為1。對了,朗道給自己的評分為2.5;注意,不是250喲。

從定性上看:

諾獎獲得者、哥本哈根學派創始者、量子力學奠基人尼爾斯.玻爾,評價說:愛因斯坦的成就,無限地開闊了人類的視野,同時也讓我們對世界的了解,達到了從未夢想的和諧與統一。

諾獎獲得者、量子力學奠基人馬克斯.玻恩,評價說:即使他根本沒有研究過相對論,愛因斯坦也會是有史以來,當之無愧的、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

美國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威爾,評價說:他對20世紀知識擴展領域的貢獻無人能及,他的謙虛更是無人企及…(也沒人比他)更確信沒有智慧的力量與死無異…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充分證明了在自由社會裡個體強大的創造能力。

解夢元始天尊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評價說:他很開朗、自信,而且彬彬有禮。愛因斯坦對心理學的了解,正如我對物理學的了解一樣多,所以我們有了一次很愉快的談話。

印度首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評價說:(他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科學家,在追求真理的路上,絕不會向魔鬼或謊言妥協。

《時代周刊》著名記者惠克特.錢伯斯,評價說:在20世紀的人類中,愛因斯坦是唯一能夠把智力、直覺和想像這幾種不可能同時擁有的能力,高度混合在一個頭腦中並達到超凡境界的人,我們稱這樣的人為天才。這樣的天才,無可避免地會出現在科學界,因為20世紀的文明,首當其衝的就是科學。

綜合而言,從學科領域上看:

在物理學的基本理論方面,愛因斯坦取得了根本性的突破。比如,其狹義相對論,就成功揭示了能量與質量的關係,解決了長期存在的「恆星能源之源」的難題;還為越來越多的高能物理現象,提供了滿意的解釋。其廣義相對論,解決了天文學上多年的不解之謎,並推斷出後來被驗證的光線彎曲現象,成為許多天文概念的理論基礎。

在天文學方面,他創立了相對論宇宙學,建立了靜態有限無邊的自洽動力學宇宙模型;引進了宇宙學原理、彎曲空間等新概念,大大推動了現代天文學的發展。他的量子理論,極大地影響了天體物理學,特別是理論天體物理學;實際上,第一個成熟的「恆星大氣理論」,就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3)兩人都喜歡「點秋香」,風流倜儻

唐伯虎「點秋香」是傳說,而且,很可能是惡搞;但是,愛因斯坦「點秋香」卻是有名有姓、板上釘丁。據說,除了兩任妻子外,他還有「十多個情人」或「數不清的婚外戀情」,甚至連他自己都坦承:「我從未全心全意地屬於過我的國家、我的朋友,甚至我的家庭。在這些關係面前,我從來都帶有一種模糊的疏離感…」。

根據準確的文字記載,16歲那年,他點的第一位「秋香」,是18歲的瑪麗姐姐。她是他高者復讀期間,借住在溫特勒家補習功課時,房東的小女兒。那時,他們「確實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可是,考上大學後,情郎就不再愛姐姐了,只是繼續將待洗的衣褲和襪子寄給姐姐表心意;可姐姐仍稀罕著這位大學生弟弟,仍然寫來情意濃濃的熱信。終於,這位「秋香」僅有的探望請求,也被唐伯虎殘酷拒絕了,致使她長期陷於沮喪抑鬱之中。

第二位「秋香」是他一見傾心的大學同班同學,名叫米列娃.瑪列克,又比唐伯虎大幾歲,而且走路還有點跛足,情緒也很不穩定。不過,情人眼裡出西施,伯虎弟迅速墜入愛河,對姐姐的聰明勁兒,特別是「數學成績比自己還好」,佩服得五體投地,並展開了瘋狂的追求。「…沒有你,我的生命就不能稱之為生命…」、「…我們理解彼此的黑暗靈魂,但我們也可以在一起喝咖啡、吃香腸…」等等,一串串閃閃發光的愛情金句,比火山還熱情。泡妞的戰略戰術更是天衣無縫,單單是「我們可以從赫姆茲的光電磁理論談起」,就足以讓幾乎所有學霸美女繳械投降。於是很快,米列娃屈從了,就在他與前一位「秋香」還保持著曖昧關係的同時,他們的非婚女兒準備瓜熟蒂落了,米列娃也因此斷送了自己的學業;對了,記得嗎,她就是上小節那位懷孕的「畢業倒數第一」。他發誓要好好照顧遠在異地的她和孩子,並激動地給未來的女兒莉色兒寫信道:「甚至還沒有見到她,我就已經愛她愛得不行了!」可是,當女兒誕生後,他並未衝上前去擁抱她們。後來,他們雖然勉強結了婚,可莉色兒從此就再也沒下落了;米列娃則竭盡全力,擔任丈夫的學術助理,為其相對論的孕育甘當「胎盤」。1904年,他們的婚生長子漢斯.阿爾伯特出世,為此,學霸「秋香」又犧牲了自己的事業,而伯虎卻迎來了大豐收的「1905愛因斯坦奇蹟之年」;相對論呱呱墜地後,「胎盤」也就該扔了。於是,專利員終於開始嫌棄「秋香」那「不同尋常的醜陋」了。他一邊不時地與若干異性「輕浮地互動」,一邊又讓「秋香」於1910年,給他生了第二個兒子,愛德華;而且還認定「婚姻是文明的奴隸制」。由於已經勾搭上了第三位「秋香」,陳世美極力要想從秦香蓮的婚姻中擺脫出來,為此提出了史上最不可思議的、喪權辱妻的「維持婚姻不平等條約」,比如,他要求她負責清洗和保管他的衣物;定時把一日三餐送到房間;清理他的卧室和書房,但桌子供他專用;她不要企望從他那裡得到任何親密舉動,除非他要求,否則不要和他主動說話;如果他提出要求,她必須立即離開他的卧室或書房等…。即使是如此卑躬屈膝,這段婚姻也仍然沒能維持下去;終於,在他承諾了「永遠也不放棄獨居生活…」因為「這真是無以言表的幸福保障」之後,儘管小兒子患上了精神疾病,他仍然急切地甩開母子,並於4個月後迅速投入了小三的懷抱。只留下可憐的香蓮在苦難中掙扎,並於陳世美被《時代周刊》評為「世紀最偉大人物」之前的1948年8月4日,悲慘離世;而且,親生小兒子愛德華,也終於精神分裂。

第三位「秋香」,是他兒時的玩伴、表姐愛爾莎;其實他的這段婚外情對象,本來瞄準的是愛爾莎的姐姐。小三正式上位,晉陞為第二任妻子後,愛因斯坦毫不掩飾地對愛爾莎寫道「我需要一個可以愛的人,否則生活就太悲慘了」,然後告訴她「這個人就是你」。但是,表姐高興太早了,因為,僅僅在婚後半年左右,這位偉人就又愛上了自己的秘書貝蒂.諾伊曼;而在此之前,愛爾莎就已經不得不忍受老公的好幾段風流韻事了。甚至,愛因斯坦的醫生亞諾斯.佩雷西都發現「越是普通、努力和地位不高的女士,愛因斯坦就越喜歡」。在與眾多女士共享自己的丈夫若干年之後,愛爾莎終於患心臟和腎臟疾病,於1936年12月病逝了。

第四位「秋香」本來應該是第三位「秋香」的女兒,愛因斯坦自己的繼女。但考慮到自己家族與愛爾莎的親戚關係,擔心這段婚姻將在倫理上有些尷尬,所以才沒有辦理法律手續,而只是生理性地「點秋香」。

愛因斯坦痛恨一夫一妻制,可即便有婚姻的束縛,也阻擋不住他對「自由」的嚮往,「我愛莫扎特和巴赫,我愛阿爾卑斯山和波羅的海,為什麼我不能愛你和愛爾莎?」他巧舌如簧地對美女們如此辯解。總之,唐因斯坦.伯虎「點秋香」的速度,比光快;時空跨度,比宇宙寬;既點貴婦、秘書,也點蘇聯間諜(比如,柯年科娃)等。

(三)政界葉公

夥計,如果你以為愛因斯坦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獃子教授的話,那你又錯了!「太耗費科研時間」,是唐伯虎用來逃避丈夫和父親應盡責任的借口,其實他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全球的眾多政治事務之中,並且坦承「…我對社會公平和社會責任有著濃厚的興趣…」,認為「為社會公平而奮鬥,是人一生中能做的最有價值的事情」。據不完全統計,這位政治動物的胃口極好,只要有條件和機會,所有政治美味他都想通吃;在其政治字典中,壓根兒就沒有「不介入」這個詞。

青年時期信仰自由主義,對慕尼黑校門口的「愛*國9游=行」嗤之以鼻;內心深處,他是一位和平主義者,極不信任世界上的強¥權國家,其戰爭觀竟然是「戰爭在心理學上的根源,在我看來,是雄性動物生理上的侵略本性」。因此,他當然就不受希X特7勒#總=書0記的待見了,直至希總出高價,在全世界收購他的人頭。他經常妄+議P政府,1933年希總理上台後,他就大聲疾呼「難道這個世界看不出來,希P特P勒的目的是要挑起戰爭嗎?」;1935年,他又妄|議國(家&領W導人說「希X特X勒看起來是一個智力非常有限的人,他沒有任何工作能力,卻對於比他更受偏愛的人和事,懷著深深的嫉妒和怨恨…」。這位不懂政治X規X矩的「政客」,公開宣布放棄自己祖國的國籍,並向普魯士科學院遞交了辭呈,然後在一次大型演講中,強烈批評德國政權的野蠻:「如果我們想抵抗那些威脅知識分子和個人自*&由()的政權,我們必須明白將身處何種險境。沒有這種自由,」他繼續道,「也就不會有莎士比亞,不會有歌德,不會有牛頓、法拉弟、巴斯德和里斯特。」面對法_*西&斯「五%毛」,他鄙視道:「如果我還能有所選擇,我只想生活在一個公#民@自%由、溫和寬容以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國家,但這些條件現在的德國都不具備。」

在「姓X資X姓社」的態度方面,好像更熱愛社P會P主P義,但又有一點含混不清。一方面他聲稱「我不是P共P產P主P義者,但如果我是,也不會因此覺得羞恥」;另一方面,當1917年列&寧)登*基後,他又說「所有真正的民MZ主人士都必須警惕,不要讓右翼的舊階段專LL制,被左翼的新階級專》》製取代。」於是,有人出來「和稀泥」說:在提倡社會平等的範疇里,愛因斯坦是一位社Y會P主P義者;但最重要的是,他永遠都是一位崇尚個人自P由P的,自{由+主R義者。

在「沒有國,哪有家」方面,他的觀點更「反動」。他不但強調「國家為了人民而存在,不是人民為了國家…我相信,國家最重要的使命是保護個人,使他們能夠培養和發展出充滿創造力的人格。國家應當是我們的僕人,而我們不應該是國家的奴隸。」在民族大義面前,他卻說「民族主義是幼稚的疾病,人類的麻疹」,四年後又補充道,「在我看來,民族主義只不過是把軍國主義和侵略,用理想主義包裝起來的借口罷了。」他不但這樣說,還真的這樣做了,其結果就是:我從血緣上說,是一個猶太人;從國籍上說,是一個瑞士人;從個人傾向來說,我就是一個人,也只是一個單純的「人」而已,與任何國家和民族都沒有特殊的關係。

此外,他的政治觸角還涉及到許多其它方面,比如,在民OO主化進程方面,他公開稱讚聖&雄甘地為「當代最偉大的政治人物」;敵視「人Y民+公社」制度,堅持個人的權利,並將其視為廣泛的社會公共利益的一部分,甚至叫囂「只有在一個P自P由的社會中,人類才能創造出各種發明和文化價值,使得生活真正配得上現代人的標準…」;在社會公益方面,也有明確的價值觀,認為「支持社會公益對個人發展是很重要的,因為…」;在捍衛公「民-權+利*方面,他說「種族歧視是傳統的一部分…,治療這一玩疾的只能是啟蒙和教育。這將是一個長期而痛苦的過程,所有思維正常的人,都應該參與進來…」;在對待人LL權等敏感話題方面,他更是誇張,以至近百年後,本文都不敢複述,只能在此引用他比較溫柔的一句話:「任何人作為獨立的個體,都應當受到尊重,但並非被偶像化」等等。

不過,令人驚奇的是,這位好龍的「政治葉公」,當真正面臨「龍王」的拜訪時,他卻出人意料地再一次選擇了逃避。

實際上,1952年11月9日,愛因斯坦的老朋友,以色列首任總統逝世。在此前一天,就有以色列駐美國大使,向愛因斯坦轉達了以色列總理的信,正式提請愛因斯坦為「以色列共和國總統」候選人。當晚,駐華盛頓的以色列大使,就打來電話說:「教授先生,我是奉以色列共和國總理的指示,想請問一下,若提名您當總統候選人,您願意接受嗎?」

「葉公」回答道:「大使先生,關於自然,我還了解一點;可關於人,我幾乎一點也不了解。我這樣的人,怎麼能擔任總統呢?請您向報界解釋一下,給我解解圍。」

大使進一步勸說道:「教授先生,已故總統魏茨曼,也是教授呢。您肯定能勝任的。」

「葉公」堅持道:「魏茨曼和我不是一樣的。他能勝任,我卻不能。」

大使:「教授先生,每一個以色列公民,全世界的每一個猶太人,都在期待您呢!」

「葉公」的確被同胞們的好意感動了,但是,他想得更多的卻是如何婉拒大使和以色列政府,又不使他們失望,不讓他們窘迫。不久,「葉公」在報上發表聲明,正式謝絕出任以色列總統。在愛因斯坦看來,「當總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時,他還再次引用了自己的名言:「方程對我更重要些,因為政治是為當前,而方程卻是一種永恆的東西。」

哈哈,看來愛因斯坦真的用實際行為,演繹了一段現代版的「葉公好龍」:愛公子因斯坦好政,鉤以寫政,鑿以寫政,屋室雕文以寫政。於是「國政」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愛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愛公非好政也,好夫似政而非政者也。

(四)結語

由於本人孤陋寡聞,直到年近六旬才偶然接觸到愛因斯坦的另一面(見[1])!其震驚程度,一點也不亞於成年後的鐵梅,突然被告知:其實,你爹不是你親爹,你奶奶也不是你親奶奶…。

震驚之餘,老夫覺得有義務讓更多的人,更早地知道一個真實、全面的愛因斯坦。

我堅信,作為凡人,即使愛因斯坦身上的毛病很多,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但是,作為科學家,他為人類做出的貢獻就像太陽那樣閃閃發光。

雖然太陽一出來,所有的星星就全都不見了!但是,在這個世界上,畢竟還有眾多的天文學家,他們的使命就是要在太陽的光環里,發現並看清楚那無數被掩藏的星星。只有這樣,才是嚴謹的科學態度,人類才能一步步地了解太陽系、探索銀河系,乃至面向整個宇宙。

真心希望本文不會惹怒愛因斯坦的眾多粉絲。畢竟我過去是他的粉絲,現在也是他的粉絲,今後也將仍然是他的粉絲。

參考文獻

[1]丹尼爾.史密斯著,章羿譯,天才的另一面---愛因斯坦,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北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CT銷售與大客戶聯盟 的精彩文章:

手機操控保時捷?兩分鐘帶你看完MWC第二天開展新品
中國手機在印度咋吸粉?銷售榜前十名九個為中國品牌

TAG:ICT銷售與大客戶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