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死亡有多遠?說說糖尿病與猝死的那些事兒

死亡有多遠?說說糖尿病與猝死的那些事兒

導讀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有研究表明:高血糖對心臟的損害就相當於患者得過一次心梗,那麼如何讓糖尿病患者遠離猝死呢?

作者:王建華 主任醫師 山東省濟南醫院糖尿病診療中心

今天先來說說生活中的一個真實案例:楊大爺今年65歲,有二十多年的糖尿病史,長期口服降糖葯,血糖控制尚可。去年單位體檢,發現血脂高,心電圖有輕度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由於自己沒什麼不適癥狀,就沒太當回事,拿到體檢報告後也沒再去找醫生。老伴為這事多次催他去醫院看看,都被大爺當作耳旁風,因此,治療心臟病的藥物始終沒吃。前不久的周末,這天恰逢楊大爺老伴的60歲大壽,他一早就開始準備晚上一家人的團圓飯。晚飯之後,忙了一天的楊大爺覺得有點累了,早早就回到卧室上床休息。大約過了一個多小時,老伴看完電視劇回到卧室,發現躺在床上的楊大爺不喘氣了,怎麼叫也不應,趕緊撥打120,十分鐘後急救人員趕到,但楊大爺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征。

出乎意料的猝死

「猝死」是指突然發生、出乎意料的死亡。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發病後6小時內死亡者為猝死,但目前多數學者主張定為1小時。猝死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從發病到死亡時間短促;二是猝死常常發生在貌似健康的人身上;三是猝死通常不可預測。猝死在死亡中約佔15%~30%,因此不容忽視。

猝死分兩大類:「非心源性猝死」和「心源性猝死」。「非心源性猝死」不足20%,主要見於腦出血、肺栓塞、重度哮喘、急性壞死性胰腺炎、劇烈運動、藥物因素等;臨床發生的大多數(超過80%)猝死屬於「心源性猝死」,常見於急性心梗、惡性心律失常、重度心衰、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各種心肌病等。

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平常對心血管危險因素(如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吸煙等)控制不力,加之某些誘因(如過度勞累、劇烈運動、情緒激動、暴飲暴食等)的促發所致。

糖尿病患者猝死的常見原因?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7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併冠心病。進一步的研究還發現,高血糖對心臟的損害就相當於患者得過一次心梗,也就是說糖尿病患者發生心梗的風險,跟心梗患者再次複發的風險差不多。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糖尿病患者猝死的風險遠遠高於普通患者。

如前所述,糖尿病患者具有較高的心血管風險,容易發生猝死固然有疾病自身的內在原因,但也與某些誘因有關。如果臨床上能夠注意並避免這些誘因,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猝死的發生。這些誘因包括:

(1)低血糖(尤其是夜間低血糖):低血糖發生時,患者一般會出現心悸、出汗、飢餓感、面色蒼白、手足顫抖、神志改變等癥狀,但是老年人低血糖癥狀往往不典型甚至沒有自覺癥狀(即「無癥狀性低血糖」),識別起來相對困難,而如果低血糖發生在夜間,就更難被察覺。

低血糖發作可誘發急性心梗、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速、室顫)甚至心臟驟停,是導致糖尿病患者夜間猝死的常見原因之一。

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特別是合併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加兇險,可加重心肌缺血、誘發心肌梗塞甚至猝死。因此,對這類患者的血糖控制要相對寬鬆,盡量避免出現低血糖。最好在睡前適當加餐,盡量避免選擇降糖作用強、持續時間長的降糖葯(如格列本脲)。應加強夜間的血糖監測,以便及時發現夜間低血糖。

(2)無痛性心梗:糖尿病患者由於存在神經病變,對疼痛常不敏感,故「無痛性心梗」發生率較高。患者發生心梗時常無心前區疼痛,患者僅有噁心、嘔吐、胸悶、心律不齊,由於無癥狀或癥狀不典型,很容易被漏診或誤診,錯失最佳搶救時機,致使病情急轉直下,導致猝死。

因此,糖尿病患者不管是否有胸悶、胸痛等癥狀,都要定期進行心電圖、24小時的Holter等心臟相關檢查,必要時可能還需要通過冠脈CT或冠狀動脈造影確診。

(3)自主神經病變:休息時心動過速、體位性低血壓是糖尿病患者出現自主神經病變的典型表現,對這類患者一定要高度警惕,因為自主神經病變很容易導致心電活動不穩定及心律失常,嚴重者可致猝死。

(4)電解質紊亂:糖尿病患者由於多尿、飲食控制不當、嘔吐及腹瀉、補液、過度利尿、透析等原因,特別容易發生電解質紊亂,而鉀、鈉、鈣等電解質紊亂可造成心電活動異常。這其中,又以血鉀異常危害最大。低血鉀可導致室速或室顫,高血鉀可導致心搏驟停。因此,臨床上一定要高度重視電解質紊亂的問題,一旦發現,及時糾正。

(5)夜間呼吸睡眠暫停:夜間睡眠時如果呼吸停止持續時間超過10秒即被認為是呼吸暫停。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合併「夜間呼吸睡眠暫停」者並不少見。有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暫停」是心血管疾病(如心絞痛、心肌梗死、高血壓等)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還會引發各種心律失常,也是引起夜間猝死的元兇之一,是名副其實的「夢中殺手」。據統計,在未經治療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中,5 年病死率為11%~13%。

(6)便秘:由於長期高血糖可導致消化道自主神經病變,影響胃腸道蠕動及排空,故糖尿病患者胃輕癱及便秘的情況很多見。另一方面,由於老年糖尿病患者牙齒不好,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進食少,加之活動量低,因而更易發生排便困難。

年輕人便秘也許算不了什麼大事,但對老年人,尤其是合併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那就絕不是小事了。如果患者排便時用力過度,很容易導致血壓升高,誘發心腦卒中甚至猝死。因此,要高度重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便秘問題。

(7)感染:感染、發燒會誘發並加重糖尿病性心臟病,導致猝死。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視感染問題,合理選擇抗生素,積極、迅速、有效地控制感染。

(8)過勞及興奮:糖尿病是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過度勞累會增加心肌的耗氧量,而情緒激動或失眠會讓交感神經過度興奮,使心跳加速,這些均可誘發心血管意外,造成猝死。

糖尿病性心臟病的蛛絲馬跡

儘管「糖尿病性心臟病」癥狀常不典型,但還是會有一些蛛絲馬跡。如果我們能夠及時覺察這些徵兆,及早干預,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意外事件的發生。以下是心臟病發作的幾個典型徵兆。

(1)胸部悶痛:超過一半的猝死是由於心臟驟停或室顫,多數是由急性心梗所致,所以對於很多有心臟病的人來說,如果出現胸痛癥狀,伴呼吸急促,且反覆發作,一定要高度警惕心源性猝死。

(2)嗓子發緊,牙痛或胃疼:心臟病患者如果出現一陣一陣地嗓子發緊、牙疼、胃痛或肩臂疼痛等,提示很可能是心肌缺血導致的轉移性疼痛,即心絞痛發作。如果不及時處理,很容易發生急性心梗乃至猝死。

(3)心慌或暈厥:反覆發作心律不齊,心跳加速或心跳過緩,容易導致心、腦供血不足而發生暈厥及心血管意外。

(4)突發呼吸困難、頭暈:心功能不全會導致氣促氣短、呼吸困難、不能平卧,同時常伴有頭暈,因此如果患者經常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重視,及時處理。

(5)極度疲勞:沒有過量運動,患者不明原因地感覺四肢沉重、疲憊不堪,同時,伴有胸悶或水腫等其他癥狀,往往也是心臟病的徵兆。前面案例中的楊大爺當時應該就有這樣的徵兆。

(6)夜驚失眠: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睡眠欠佳常被憋醒,夜間猝死的風險較高。

(7)異常出汗:沒有進行劇烈運動卻動輒大汗淋漓,同時伴有心悸、氣促、呼吸困難等癥狀,常常是心臟病發作的信號,應高度警惕猝死的發生。

預防猝死,告訴患者這4件事

糖尿病是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大多數患者最終都是死於心血管併發症。內分泌醫生要提高相關意識,同時告誡糖尿病患者以下四件事,盡量避免心血管意外事件。

1.積極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控制體重並戒煙。

2.對老年人以及合併心臟病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宜過嚴,以減少低血糖發生。

3.加強病情監測(血糖、血脂、心電圖等),定期全面複查。記住:對糖尿病患者而言,無癥狀≠沒問題。

4.學會及時發現心臟病發作的徵兆或信號,有問題及時就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減肥20斤,可以逆轉糖尿病?
糖尿病控制不好,後果難以想像!除了控制飲食,這些也要注意!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