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清照:曾記否 那段賭書潑茶的美好時光

李清照:曾記否 那段賭書潑茶的美好時光

物候的美好,總在春天格外突顯。花兒們積攢了一個冬天的生命力,綻放起來也是拼了全力的。同樣芬芳的,還有一季清茶。關於春茶,有一首美詞,出自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之手,一起來賞。

【小重山】

春到長門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開勻。碧雲籠碾玉成塵。留曉夢, 驚破一甌春。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好黃昏。二年三度負東君。歸來也, 著意過今春。

初春時節,晨起,碧草吐綠,紅梅吐蕊,詞人念著夢中的人,夢中的景,碾碎茶葉,煮茶品味。初晨的陽光下,紅花,綠草,素手,清茶,想想這樣的場景都是美的。到了晚上,天已暖,花影、月影交相輝映,醉人的時刻啊,卻獨獨缺了夢中的你。快些回來吧,一起享受這美好時光。

這首思春懷人之作,將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時的思念,直率又深切地表達出來,自然又動人。美妙的景色中,有清茶一杯。濃情蜜意里,也少不了茶的陪伴。

賭書潑茶的愛情

李清照出身書香門第,自幼就有才名,對美的事物自然有著非同一般的鑒賞能力。在那個媒妁之言的時代,幸運的是,她遇到了情投意合的丈夫趙明誠。趙明誠同樣出身於官宦之家,書香門第。二人興趣相投,喝茶、品酒、彈琴、讀書,還一起鑽研大量的古籍、石刻。

然而,災禍不期然降臨。先是李清照的父親因黨爭被排擠出朝廷,發還原籍。後又因權臣蔡京構陷,丈夫趙明誠被罷官入獄。趙明誠出獄後,偕李清照一起回到故里青州,一直住了十幾年。這十幾年間,兩人恩愛如昔,詩詞唱和,並寫成了我國最早、最權威的金石研究專著《金石錄》。

賭書潑茶的故事,就發生在二人定居青州期間。李清照在自傳體散文《〈金石錄〉後序》中寫到:「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葉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堂上烹茶,賭猜典故出處,決定飲茶先後。一杯清茶,見證了二人感情的真,也見證了他們生活的雅。

清人納蘭容若曾在《浣溪沙》中用過李清照鬥茶的典故,悼念自己的亡妻盧氏。盧氏多才多藝,與納蘭容若也是志趣相投,卻在成婚三年後不幸亡故,納蘭容若以李清照和趙明誠的賭書潑茶,懷念他與盧氏曾經的時光: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

後來,趙明誠重又被朝廷起用,出任萊州,李清照留青州。思念入骨,可以看李清照的兩首詞,一首是寫離情,一首寫重陽思念: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醉花陰·重陽】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離殤苦茶的凄涼

天有不測風雲。金兵進犯併入據中原,靖康之變後,高宗在建康繼位,改元建炎。李清照與趙明誠南下,所收藏文物在戰火中大部喪失。建炎三年,李清照46歲,趙明誠染病去世,李清照悲痛欲絕,自此流寓南方,境遇孤苦。賭書潑茶的人,再也沒有了。她的茶,她的詞,都沁出絲絲苦意來。

【攤破浣溪沙】

病起蕭蕭兩鬢華,卧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鷓鴣天】

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 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不如隨分樽前醉, 莫負東籬菊蕊黃。

莫分茶,是因斯人已去,再沒有與自己共享分茶鬥趣之樂的人了。喜苦茶,是因借酒澆愁,苦茶可解酒醉。這時候,日是寒日,月是殘月,夜是霜冷,夢是斷離,入眼是菊,入心是凄涼,縱是「婉妁宗主」,又如何能拜託命運之手呢?

生活有美學

李清照的茶詞並不多,從僅有的來看,主要是跟其心境心緒相關。事實上,這也正是茶的魅力所在。中國人品茶,喜歡從精神的層面去感悟,從文化的高度去分析,是非常有道理的。茶所帶來的生活儀式感和心理感受,也正是當下所常說的「生活美學」的一種,是一種有情的、有滋有味的生活方式。飲茶本身不具有文化屬性,但當它被賦予了情感、心緒與人文價值後,就帶給了人足夠的愉悅體驗。

也許,李清照的賭書潑茶,算得上是茶文化史上最深情、最有溫度的飲茶方式了吧?

春天喝茶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你以為奶茶妹妹嫁入豪門真的是意外,其實真相另有隱情?
紅木茶葉罐,靜藏滿腹香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