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互聯網:從去中間化到去中心化

互聯網:從去中間化到去中心化

文/郭斌(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在互聯網時代,我們見證了許多互聯網對產業組織形態帶來的諸多影響與改變。其中最為顯著的兩個趨勢莫過於「去中間化」與「去中心化」。

從時間的順序上,去中間化(也就是焦點企業減少甚至是繞過與客戶之間價值鏈或業務流程的中間環節),是互聯網時代最早產生的趨勢。去中間化的產生常常與兩種因素有關。一種是由於產業價值鏈所依賴的商業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所引發的。我們知道,電子商務的本質上可以視為三種「流」的集成——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當互聯網作為使能技術被大量運用的時候,第三方物流體系的效率將變得不斷提升,信息流也更為順暢,支付效率由於數字化也變得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從而使得焦點企業可以繞開作為中間環節的銷售渠道,直接面向和滿足顧客的需求。另一種因素則與商業模式創新有關。焦點企業可以藉助於商業模式創新重新構造其業務流程,將一些高成本或低效率的中間環節用內部化或者是第三方替代的方式予以消除。事實上,這兩種因素常常會同時發生並且共同起作用,從而加速或加劇去中間化的趨勢,這正如當年DELL公司將直銷商業模式引入電腦行業時所發生的情況。

而去中心化,則代表了另外一種趨向,那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價值鏈或生態網路中具備統治力的企業其對價值鏈或生態網路中其他節點企業的控制力被大大削弱。

儘管去中間化和去中心化存在著差異性,但它們所產生的影響有一點是相似的,那就是去中間化與去中心化都導致產業價值鏈中的一些參與者產生焦慮和恐懼感,因為這些原本的參與者很可能會因此而失去在價值鏈或生態系統中存在的價值,進而也就會失去它們生存的空間和機會。

如果從淵源來看,可以歸結到互聯網本身的屬性。自互聯網時代剛剛興起之初,互聯網就展現了一種潛力——改變一個社會或者商業系統中權力配置的結構。換言之,互聯網給予傳統意義上的弱勢一方(例如小企業、小玩家、作為消費者的個體)得以增強他們的影響力和力量的機會。這種賦能的機制主要是通過兩種形式來實現:

(一)聚合機制。互聯網使得那些由於分散、規模小和資源少的弱小個體可以通過聚合的方式來獲得更大的力量。尤其是藉助於互聯網技術所產生的一些平台企業,大大增強了這種聚合機制的力量。這也可以歸功於互聯網技術在減少交易成本和協調成本上所具備的天然優勢。例如,單個的消費者在面對大公司的時候通常由於過度分散而缺乏議價能力,但如果他們形成抱團的時候(如團購)就會顯著增加他們的議價能力。

(二)聚焦機制。隨著互聯網時代不斷地發展,越來越多的產業出現了產業價值鏈的裂解過程。這是因為當交易成本與協調成本不斷降低的時候,建立在專業化分工基礎上的價值鏈分解將可以在得到效率的同時保持良好的柔性。在此情形下,那些原本規模較小、資源相對也較少的節點企業,可以通過圍繞自身所擁有的、具備不可替代性的核心能力(或資源)進行聚焦,同時充分利用其它細分環節上豐富的外部合作夥伴,來獲得與已有的在位企業進行競爭的能力。

這種去中心化的趨勢似乎看上去很美——為弱者賦能,從而能夠在傲慢的強者面前獲得生存機會,甚至是獲得機會來改變力量不對等的競爭格局。

然而,這個世界光和影總是同時存在的,正如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之間的關係。

在引發去中心化的力量背後,本身就蘊含了導致中心化的種子。

這是因為,就像我們經常提到的區塊鏈技術,它在本質上仍然存在著技術意義上的中心——不論是以系統、平台或技術架構形式存在。這就意味著,那些擁有或控制技術意義上的中心的參與者,事實上就擁有了中心化的潛在力量。而通過攻擊這些技術意義上的中心,可以引發整個體系的脆弱性。正如我們最近看到的,黑客通過攻擊比特幣交易平台來影響交易價格,同時大量進行跨平台的做空交易,再加之以無法追蹤的交易數據屬性,從而獲得巨額盈利的機會。另外,不同的去中心化平台、系統之間也是存在著競爭的,在一個層次上的去中心化,在另一個層次上仍然存在著形成中心化的潛在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理解這種去中心化是在何種意義上發生的。目前大多數時候我們對中心化的理解都是基於「關係」意義上的——而「關係」的設定更多地是基於初始的規則。然而,即使是在去中心化的情況下,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在數據、資源、專長(尤其是對數據和信息的理解或者說計算能力)的積累上更具效率優勢的節點,將會逐漸地獲得基於「能力」的統治力。在此情形下,由關係規則所定義的去中心化與因能力不均等產生的中心化力量將會彼此進行競爭,最終產生的結果是整個體系既不會是完全的去中心化,也不會是完全的中心化,而是介於兩者之間的某個狀態。

隨機行走的文字

以隨機行走的文字,帶來一些思想和思考。這個世界可以無聊,但不可以無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隨機行走的文字 的精彩文章:

精準性是人工智慧發展的唯一方向嗎?

TAG:隨機行走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