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鬼谷子智謀:不要只埋頭苦幹,別忘了抓住時機

鬼谷子智謀:不要只埋頭苦幹,別忘了抓住時機

古語說,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前者形容老來難以得志,後者是指功高不爵,命運乖舛。也許很多人都有這種感慨,平時辛苦一點不怕,就怕沒人知道,沒人關心和提拔。

鬼谷子說:必因事物之會,觀天時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與之轉化。

鬼谷子這句話的大意是:必須根據事物之間的聯繫來考察天時,以便抓有利時機。知道有餘和不足,都要從這裡出發去掌握,並設法促進事物向有利的方面轉化。到底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先看完李廣的經歷,再聽鬼谷子如何分析。

李廣家世代傳習射箭之術,匈奴人大舉入侵,李廣參軍抗擊匈奴,斬殺敵人立功,他和堂弟李蔡都被任為中郎。李廣曾隨從皇帝出行,常有衝鋒陷陣、格殺猛獸的事,文帝說:「如果讓你正趕上高祖的時代,一定封個萬戶侯!」

景帝即位後,吳、楚七國叛亂,李廣任驍騎都尉隨從太尉周亞夫反擊叛軍,在昌邑城下奪取了敵人的軍旗,立功揚名。可是由於梁孝王私自把將軍印授給李廣,回朝後朝廷沒有對他進行封賞。

武帝即位時李廣被任為將軍,出雁門關進攻匈奴。匈奴兵多生擒了李廣,當時李廣受傷生病,匈奴就把他裝在繩編的網兜里躺著。李廣假裝死去,斜眼看到他旁邊有一匹好馬,便搶了馬匹飛馳數十里回到關塞。後來朝廷執法官判決李廣損失傷亡太多,應該斬首,李廣用錢物贖了死罪,削職為民。

李廣在家閑居了幾年,後來又被啟用駐守右北平,匈奴聽說後,稱他為「漢朝的飛將軍」,躲避他好幾年,不敢入侵。過了兩年,李廣與博望侯張騫一同出征,分行兩條路。行軍約幾百里,匈奴四萬騎兵包圍了李廣,箭如雨下。

漢兵死了一半多,箭也快用光了。李廣就命令士兵拉滿弓,不要放箭,親自用大黃弩弓射殺匈奴的副將,匈奴軍才漸漸散開。這時天色已晚,軍吏士兵都面無人色,可是李廣卻神態自然。

第二天博望侯的軍隊也趕到了,匈奴軍才解圍退去。當時李廣軍幾乎全軍覆沒,按漢朝法律,博望侯行軍遲緩,延誤限期,應處死刑,用錢贖罪,降為平民。李廣功過相抵,沒有封賞。

當初堂弟李蔡和李廣一起侍奉文帝,到景帝時,李蔡累積功勞被封為樂安侯,官位達到三公。李廣屬下的軍官和士兵們,也有人得到了侯爵之封。然而李廣卻得不到封爵和封地,官位沒超過九卿。

李廣曾和星象家王朔私下閑談說:「難道是我的骨相就不該封侯嗎?還是本來就命該如此呢?」王朔說:「將軍回想一下,曾經有過值得悔恨的事嗎?」李廣說:「我噹噹隴西太守時,羌人反叛,我誘騙他們投降,我用欺詐手段把殺了八百人,直到今天我都很悔恨。」王朔說:「能使人受禍的事,沒有比殺死已投降的人更大的了,這也就是將軍不能封侯的原因。」

李廣不久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匈奴,軍隊沒有嚮導,有時迷失道路,結果落在大將軍之後。衛青南行渡過沙漠,遇到了李廣,詢問迷失情況。李廣沒有回答,回去後對他的部下說:「我已六十多歲了,畢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筆吏的侮辱。」於是就拔刀自刎了。

鬼谷子告訴我們,上下之間,有的距離很遠卻很親密,有的距離很近卻很疏遠。有的在身邊卻不被使用,有的在離去以後還受聘請。

李廣為官清廉,得到賞賜就分給部下。李廣說話不多,對士兵寬厚。李廣軍中的所有將士、以及周圍百姓聽到他自殺的消息,都為李廣落淚。

這其中有嘆息他的去世,也有惋惜他未被封侯,李廣一輩子最大的心愿最終也沒能實現。星象家王朔說是因為他殺了俘虜,上天懲罰。但是這個理由站不住腳,古來多少豪傑都犯過錯誤,比如曹操、劉邦、李世民等,但是他們不是一樣地稱王稱霸嗎?

所以原因還是在於他自身,不要只顧低頭做事,忘了人情世故。尤其在一個人情大於很多事情的地方,不會做人,只能一輩子吃虧。所以不要只顧埋頭苦幹,別忘了抓住時機。

首先我們該乾的活還是要認真完成,但無需怨聲載道地說給人聽,最後活幹了,卻被人批評態度不端正。其次,努力工作不是為了一輩子受苦受累,而是為了改善生活和獲得提升機會,所以一定要創造機會表現自己,增加曝光率以及別人對你的認同度。

最後,有了機會不是立刻就能轉化為結果,還是要繼續努力,以更優異的成績爭取得到認可。要提醒的是,不要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記住李廣的教訓,也許上天真的會發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柳永晚年珍貴的一首短令,與他擅長的慢詞相比,毫不遜色
摩之在此,符之在彼,鬼谷子闡述如何展示自己的才能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