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卷有益,書香致遠

開卷有益,書香致遠

主播:張圓老師

秦漢衚衕的小朋友們,大家好!國學經典,為你悅讀,我是秦漢衚衕的張圓老師。

關於讀書學習這個話題,我們已經講過許多次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這樣一個疑問:我們為什麼要花那麼多時間和精力來不停地讀書學習呢?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曾經解釋過這個問題,那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學習和思考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只學習不思考,就無法理解知識;只思考不學習呢,就會一無所得。

在讀書學習方面,許多人可以成為我們的榜樣。今天張老師就給大家講幾位愛好讀書的歷史名人。

第一個人是三國時期的曹操。曹操不僅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還是一位詩人,他和兒子曹丕、曹植被後人稱作「三曹」,對當時的文學蓬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曹操勤於治學,即使軍隊裡面有繁忙的軍務要處理,也會堅持拿出書來閱讀。他甚至還為我國著名軍事理論作品《孫子兵法》寫過註解。

曹操經常對兒子曹丕說,一個人年輕的時候思想專一、學習容易,但長大後事情多了,就容易忘記自己之前所學的內容,所以要不斷學習來充實自己。

曹丕以父親的話自我勉勵,當曹操死後,曹丕繼位成為新的魏王,不久便廢掉了漢獻帝,自己當了皇帝。雖然曹丕在政治上的成就遠遠比不上曹操,但對文學的重視則不在父親之下。曹丕一生寫過許多詩歌、散文、辭賦,他寫的《典論》更是開創了我國文學批評的先河。在《典論》中,曹丕回憶起自己的文學成就,說這都是受到了父親曹操的影響。

曹操好學的精神不但影響到了自己的兒子,甚至影響到了自己的敵人,比如說東吳的孫權。

孫權手下的大將軍呂蒙年輕時很有才能,但讀書很少,孫權就對他說:「你現在是軍隊的指揮官,應該多學習多讀書,對自己有很大好處。」但呂蒙回答說:「現在軍中經常事情繁忙,我讀書恐怕沒有時間。」

孫權一聽這話,有些不高興地說:「我難道是想讓你當一個專門研究經典的博學之人嗎?我只是讓你廣泛瀏閱,了解一些過去的經驗教訓罷了。你說你自己事情繁忙,再忙也不可能比我忙啊。我小時侯就開始讀《詩經》《尚書》《禮記》《左傳》《國語》,統領江東後開始讀《史記》《漢書》以及各家的兵書,覺得有很大幫助。你現在腦筋這麼好用,學了肯定有幫助,為什麼不去做呢?應該趕快把《孫子兵法》《春秋左傳》《國語》《史記》《漢書》等書讀完了。就連曹操都自稱老而好學,何況是你呢?」

呂蒙聽完孫權這些話,從此開始學習,終日不倦。後來,魯肅掌管東吳軍隊,跟呂蒙討論天下大事,經常辯論不過呂蒙,感嘆道:「我以前說老弟你是一介武夫,只有勇力,但沒想到現在你學識竟然如此淵博,早已經不是以前的吳下阿蒙啦。」

呂蒙笑著回答:「士別三日,就應該刮目相看,兄長這樣看人可就不稱職啦。」

孫權知道這番對話後,感嘆道:「人一邊長大一邊這麼學習的,沒有人能比得上呂蒙。都已經是榮華富貴身份了,還這麼勤奮好學,德行兼備。這樣的人來做國家的棟樑,那不是太好了嗎?」

最後要說的這個人,是一位皇帝。

宋朝初年,宋太宗趙光義非常喜歡閱讀文史書籍,但是自己作為一國之君,每天需要處理許多公務,而歷朝歷代文史典籍又那麼多,怎麼可能讀完呢?另外,想查閱某一方面資料時,也很不方便。

於是宋太宗下旨,命令大臣李昉等人編寫一部規模宏大的分類百科全書。李昉等人經過七年左右的時間,編成了一部學術價值非常高的書,因為編寫於太平興國年間,便起名為《太平總類》。

這部書有五十五個門類,共一千卷,宋太宗看到後非常高興,改名為《太平御覽》,規定自己每天至少閱讀兩三卷,爭取在一年內讀完。

有些大臣覺得,皇帝每天要處理那麼多國家大事,還要去閱讀這麼厚的書,實在太辛苦了,就勸告他少看些,或者不一定每天都得閱讀,以免過度勞神。但宋太宗回答說:「我喜歡讀書,從書中常常能得到許多樂趣,並不覺得累。」

於是,宋太宗堅持每天閱讀三卷,有時因國事忙耽擱了,就找時間補上,而且他常常對大臣們說:「只要打開書本,總會有好處的。」 由於每天閱讀三卷《太平御覽》,宋太宗學問變得十分淵博,處理國家大事也十分得心應手。這就是成語「開卷有益」的來歷。

大臣們看到宋太宗如此勤奮讀書,也紛紛效仿,所以當時讀書的風氣很盛。就連平常不怎麼喜歡讀書的宰相趙普,也開始孜孜不倦閱讀《論語》,還有了「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言論。

後來,「開卷有益」便成了成語,形容只要打開書本讀書,總會有益處。 常用於勉勵人們勤奮好學,多讀書就會有得益。曹操、曹丕、孫權、呂蒙和宋太宗這些人,都是「開卷有益」這個成語的代表人物。

聽完讀書學習的好處,又知道了「開卷有益」這個承譽德來歷,大家想不想用這個成語造個句子練習一下呢?歡迎關注「秦漢衚衕國文」公眾號,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寫下自己造的句子,張老師會在這裡等著大家。我們下次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漢衚衕國文 的精彩文章:

剛正一生真英烈,下筆千鈞照古今
柴門不聞雞犬聲

TAG:秦漢衚衕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