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華時評:令師德淪喪者寸步難行

新華時評:令師德淪喪者寸步難行

對師德淪喪者要一票否決,清除出教師隊伍,不能抱有白璧微瑕、瑕不掩瑜的態度,令學生受害學校蒙羞

新華社北京4月8日電(記者劉敏)近日,一名長江學者被舉報嚴重違反師德之事持續發酵。此人現任職的南京大學與上海師範大學相繼發聲,果斷終止對他的聘用。他此前任職的北京大學8日也表示,將推進反性騷擾的制度建設。這讓我們看到幾所院校在師德師風問題上的鮮明態度。

師德師風是大學的精神命脈,深刻影響學生命運前途,不允許有偏差。透過此事所涉幾所高校的聲明,我們看到,這幾所高校在選人用人的道德把關上確實存在漏洞,值得深刻反思。

人才流動中師德品行因無硬性指標,往往容易被忽視。隨著高校自身發展和高考擴招,一些高校因師資短缺放低門檻進人,對於「能帶來重點實驗室、引來國家基金、提升學科排名」的學科尖子更是趨之若鶩,個別師德缺失者乘虛而入。個別教師利用一手掌握學生的論文發表、畢業期限、出國推薦等權力盤剝學生,更有甚者拿準學生軟肋實施不法勾當。而由於師德醜聞輕則影響學校名譽重則引發法律糾紛,學校一般不傾向於主動披露,師德缺失者因而更加有恃無恐。

防患於未然,人才流動應建好用好「師德師風檔案」。在十九世紀歐洲一些國家,家庭教師離職時,僱主通常會寫鑒定信作為下一任僱主聘用與否的重要參考,其中師德品行是關鍵。此舉令有德者就業無憂,無德者寸步難行。2014年10月,我國教育部發布《關於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明確提出,建立健全高校教師違反師德行為的懲處機制,划出對高校教師具有警示教育意義的師德禁行行為「紅七條」,並建立問責機制。

要建立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需要把「師德師風檔案」作為一種終身制度,詳細記錄教師任職前後有無違法違規違紀行為,師德年度考核情況,走到哪裡帶到哪裡。對師德淪喪者要一票否決,清除出教師隊伍,不能抱有白璧微瑕、瑕不掩瑜的態度,令學生受害學校蒙羞。

個別道德淪喪者不能抹殺「人類靈魂工程師」整體的光輝,剔除蛀蟲、深刻反思是為了這個光榮的稱號更加閃亮。師者德為先。為人師者更應慎微慎獨,加強自我提升與自我約束,嚴謹篤學、立德樹人、行為世范、學為人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瞭望 的精彩文章:

綠色文明厚植永續發展根基
特朗普或再對1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我方回應

TAG:瞭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