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所謂的命運,都是自己走出來的

所謂的命運,都是自己走出來的

1

「唉我已經和孩子他爸分居了,正在糾結不知道要不要離婚。」葉子愁容滿面地問我。

葉子是我的中學同學。

大學學了不喜歡的會計專業,畢業後家裡給她找了份事業單位的工作。

後來眼看單位沒機會升遷了,事業註定是不溫不火,就順應家裡安排,嫁了個家境不錯,也對自己好的人。

有了孩子之後,葉子索性就辭職在家當家庭主婦了。

只是婚姻生活一地雞毛,葉子經常和婆婆鬧矛盾,丈夫又老是不分是非責罵她。

她開始嫌棄丈夫愚孝,不愛自己,丈夫也開始嫌棄她不賢惠,沒能力。

脆弱的婚姻小船終於搖搖欲墜。

葉子說這段婚姻讓自己很痛苦,但是她沒法讓夫妻感情好起來,也沒有能力擺脫丈夫。

父母也不同意她離婚,她自己更沒有辦法獨自把孩子撫養長大。

說著說著就泣不成聲了。

那張臉是那樣熟悉,我彷彿在哪裡見過。

2

噢,她像極了那些找我訴苦的迷茫的臉。

他們有的抱怨大學專業不對口;

有的對本職工作不滿意,又怕自己找不到更好的;

有的抱怨自己太胖太丑太窮;

有的為自己不會與人交流,沒有朋友而自卑;

有的哭訴婚姻不幸,卻無力逃離;

有的煩惱自己沒時間也沒辦法管教孩子…

總之都是對現狀不滿,又深陷於無力改變現狀的絕望中。

「葉子,既然那麼不愉快,你有試過改變嗎?」我問她。

「試過啊,我真的很想改變,但我似乎永遠都做不好任何事情。

我從小就這樣,父母也嫌棄我,我這麼平庸又失敗,你說我的人生是不是沒救了?」

葉子的眼神絕望中透露著隱約的期待,像一個溺水的人想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不是的,你的人生還有救。俗話說得好,辦法總比困難多嘛,境由心生,你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

我暗暗祈禱葉子真的能想通。

後來葉子告訴我,她終於擺脫思想的禁錮,重新回到了年少時最愛的舞蹈室。

她開始相信自己一定會成為很棒的舞蹈老師,整個人都變得積極向上,和家人的關係也開始得到改善,再沒有提離婚的事情。

3

其實所有糾結做選擇的人心裡早就有了答案,諮詢只是想得到內心所傾向的選擇。最終的所謂命運還是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東野圭吾在《解憂雜貨店》里寫到。

我想起身邊迷茫痛苦的人是很多,可是從迷茫和困境中走出來的人確實也不少。

專業不對口的小穎,大學期間做過很多份實習,學了自己感興趣的各種技能,後來如願跨專業考上研究生,也找到了滿意的工作;

工資低,對自己工作不滿意的小野,果斷辭職,學了編程,現在在大型互聯網公司混得風生水起;

失戀還被嫌棄土肥圓的屌絲女士小雯,經過艱苦努力健身、學習和形象改造,也變得越來越有女神韻味;

農村出身小學畢業的離異大媽王阿姨,每天堅持在我們英語學習群里打卡,翻開她朋友圈,大部分是讀書筆記和跑步記錄,還時不時po幾張自己跑馬拉松的照片;

沒文化沒資本的全職媽媽小可,因不滿丈夫家暴,果斷離了婚,借錢開了早餐店,起早貪黑幾年,賺了些錢,最近還和朋友投資開了家書店,也開始過起了讀書寫字的生活…

我問他們是怎麼做到的,發現那些答案都驗證了一個樸素的道理:無論多艱難多黑暗,都深信自己一定可以讓一切好起來。

《做更好的自己》的作者簡·米加尼格,大病痊癒後在TED演講裡面提到過遊戲對人的積極影響。其中有個案例讓我印象深刻。

有一款針對青少年腫瘤患者開發的遊戲,玩過那款遊戲的患者,比沒玩過的患者,能多堅持長達三個月痛苦的化療,從而挽救自己的生命。

因為好的遊戲可以影響人的潛意識,堅定人的信念,讓患者堅信自己足夠強大,可以戰勝病魔。

如果自身沒有積極信念的話,再好的醫療技術有時也會無能為力。

4

今天我在地鐵上聽到一則很有意思的談話:一個30出頭的男子先是和同事大談特談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和廣州深圳巨大的買房壓力,末了掏出手機。

冷笑一聲說:「嗨我老婆又給我轉發育兒文章了,我根本不想看好嗎,孩子下半年要讀哪間幼兒園還沒找好呢。

再說了,我自己的孩子難道我不會教嗎?還要別人來教我?」語氣中全是不屑。

聽完我暗自想,但願這個忙於生計的父親是真的很會教。

在這快節奏的社會,我身邊其實有很多人都會發愁自己沒時間沒精力,或者沒方法沒信心教育好下一代。

誠然,教育很多時候跟讀書一樣,都是很私人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經驗。

但是近幾年看著抑鬱症患者的總數逐年上升,而且越來越低齡化,青少年自殺率居高不下,我在想,到底有沒有什麼共通的東西,是可以傳遞給所有孩子們的呢?

記得威爾史密斯在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和兒子有一段經典的對話,大意是說:「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保護它,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行,就連你自己也不可以。

我想說的是,作為父母,無論如何,請你至少要傳遞給你的孩子能夠受用一生的積極的信念。

讓他們相信自己是被愛的,是可以戰勝困難,獲得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是可以過好這一生的。

而不是將自己負面的想法和情緒一再地灌輸給你的孩子,讓他們從小就養成太多消極的信念和行為模式。

孩子們辨識是非的能力太弱,而模仿學習能力又很強,如果父母自己沒有培養積極的信念並傳遞給孩子,那麼孩子長大後靠自己摸索的難度會大大增加。

成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沮喪。

當我們身處四下無人的絕望深淵時,根植於心的強大信念會是拯救自己的最後一束光,這束光會引領我們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蹟。

很多成就都取決於對自己能力的信任,而那些最偉大的成就,有可能依靠的就是盲目樂觀的態度。

即使最終,你所相信的並沒有變成你成就中的真正細節,但是相信自己本身就是生活中一種非常積極的力量。」

與霍金合著《時間簡史》(普及版)和《大設計》的頂尖物理學家蒙洛迪諾在《潛意識》一書中寫到。

5

有一家雜誌曾對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了這樣一次問卷調查:你這一生最後悔的是什麼????排名前五的答案如下:

第一名:75%的人後悔年輕時努力不夠,導致一事無成

第二名:70%的人後悔在年輕的時候選錯了職業

第三名:62%的人後悔對子女教育不當

第四名:57%的人後悔沒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侶

第五名:49%的人後悔沒有善待自己的身體

很多時候,最痛苦的不是失敗,而是「我本可以」。

如果我們一開始遇到困難的時候,都能堅定地告訴自己:「我可以」,那麼老了遺憾是不是就會少一些呢?

好在一切都還來得及改變。

積極心理學認為,??通過不斷重複積極的自我暗示,例如語言和冥想等方式,我們可以為潛意識注入新的能量,重建積極的行為模式。

我認識一位老人,少時貧苦,父母消極,長大後自己性格孤僻,體弱多病,丈夫又早逝。

兒女成家之後,她常年忍受著各種疾病和孤獨,靠習練書法平靜心性,才熬到退休。

退休後常覺人生苦悶,白活一遭,想一了百了。

直到她接觸了瑜伽和冥想,通過日復一日的鍛煉和積極的自我暗示,整個人才重新煥發生機,變得豁達開朗,朋友也越來越多。

我問她有何感想,她說:「年少時受父母影響,年長時受自己影響,覺得人生真苦啊!老了才醒悟其實人生也可以是另一番滋味!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在遇到困難時無力地求助外界或者向困難舉白旗,殊不知自己就擁有最強大的力量,足以戰勝諸多困難。

只是自己沒發現罷了。

作者:月島魚,來自某著名醫學院校打醬油專業的自由撰稿人,立志要做個治癒系生活美學家,希望世間所有不安的靈魂都能得到療愈。轉載請註明公眾號:安東書生(ID:gh_3bce7b82ada4)

編輯:書生,揮斥方遒不存在的

安東書生:書生我不會說大道理,只說懂你的話語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東書生 的精彩文章:

女人不可缺乏的,就是這些東西!

TAG:安東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