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絕壁巨浪給予文學藝術不朽生命

絕壁巨浪給予文學藝術不朽生命

世界上沒有哪個大峽谷像三峽這樣富於詩意和詩情,歷史上也沒有哪一處江峽沉澱詩人的才思比這裡更富於數量、質量和分量。

文|葛劍雄

攝影|鄭雲峰

1

歷代歌詠三峽的詩作超過4000首,而那些作者的名字排列起來幾乎就是一部有巨大影響力的文化編年史。

在4000餘首作品中,三峽成為知識分子的一個精神意象,在這裡「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橫」「風過如呼吸,雲生似含吐」。這些既出自於文人墨客的如椽大筆,更緣於三峽風物的自然恩賜。

屈原故里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公元759 年,58 歲的李白第二次來到三峽。已近花甲之年的李白故地重遊,依然按耐不住心中的暢快,在詩中寫出了少年心性。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此時的李白剛剛結束顛沛流離的生活,重獲自由的欣喜在三峽順流疾馳中得到了無限放大。

相比之下,公元725年,他「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時入蜀的心情都不及這時快意。「桃花飛綠水,三月下瞿塘。」

這是少年人遊歷山川,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心緒。《早發白帝城》帶著志得意滿和迎風開懷,有一掃胸中悶氣的酣暢淋漓。

杜甫西閣

另一位偉大的詩人杜甫,在李白去世後的第三年——公元765年來到三峽盤桓3年,他為後世留下437首作品,其中三分之一是描述三峽風光的。

三峽在唐宋時期成為文人心中的聖地,在某一時期,三峽被文學作品強硬地撕扯出另一個詩詞中的三峽,這個詩詞里的三峽和中華大地上的三峽互為映照,而後在輕舟和桃花、歌聲及歸途中不斷分離又反覆重合,成為了那個時代文人創作的源泉和精神的故鄉。

文學作品中的三峽發出巨大的光芒,吸引更多的人來到三峽,體會三峽,從而加入到三峽作品的創作行列,這是文化史上的盛世,是文學創作的高峰和百年難遇的良性循環。

三峽成為文學創作的一個主題,被反覆描述並不斷放大,使其成為文學天空中的一輪紅日,而地理概念的三峽,則因其險峻雄奇成為當時生活中如「遠方的鐘聲」一樣的存在,不斷吸引著文學的「朝聖者」。

白公祠

公元819年至820年,白居易任忠州刺史,留下一百餘首詩作;長慶元年(821 年),劉禹錫赴任夔州刺史,寫了千古名篇《竹枝詞》,這是結合了三峽當地民歌特點而創作的,因當地人歌舞時手持竹枝,故而名之。

諸多詩人為三峽創作了膾炙人口的作品,而三峽風物又反哺其身,時刻觸發作者的靈感,以自然偉力滋養其創作的文海。這就不難理解三峽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以及三峽的文化和文化的三峽。

陸遊祠

1095 年,蘇東坡隨父親和弟弟共游三峽,父子三人對景唱和,把作品編成《南行集》;1169 年,陸遊任夔州刺史,在赴任途中留下了「道路半年行不到,江山萬里看無窮」;1175 年,范成大出任四川制置使,在三峽上忘情吟誦「不知灧澦在船底,但覺瞿塘如鏡平」。這些膾炙人口的佳句一直流傳至今。

2

和詩詞相得益彰的是石刻,詩人們用偉大的作品描述三峽,還要把它刻在峽江的千仞絕壁之上,這是讓文字不朽的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三峽庫區的石刻類文物,早自漢晉,終至民國,在時間沿革上長達約1700 年。現存石刻有漢代的兩處,晉代一處,唐代七處,五代一處,宋代八處,元代一處,明代九處,它們從不同側面以不同方式反映了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生活,蘊涵著豐富的歷史信息。

大足石刻

據考證,最早的石刻應在東漢末年,位於忠縣境內的無名闕與丁房闕。摩崖石刻主要分為兩類:摩崖造像及題刻。在造像上,中國南北方表現形式略有不同,北方多石窟,南方多摩崖。

佚名淺浮雕石魚

在三峽的摩崖造像中,處於淹沒區的有15 處,它們是「南傳佛教」路線的重要標記。沿江的摩崖題刻,由於江急水險很難被翻模轉拓,只有放舟江上,才有機會看到書寫在絕壁上的千年正版。

求雨圖

但即便在船上,也很難長時間靜下心來欣賞,《奉節縣誌》中記載:「字如碗大,舟行峽中,遠讀可望。壁陡通江,水急岸高,人不能及,舟不能泊。」

眾多的文學作品將三峽塑造成了文化的高峰,而諸多藝術形式又裝點其間,為現實的三峽增光添彩,三峽也用絕壁和巨浪給予這些藝術品不朽的生命。

《中國江河流域自然與人文遺產影像檔案·三峽·歷史的記憶》

該書由葛劍雄擔任主編,以鄭雲峰拍攝的大量珍稀圖片為線索,從歷史遺存角度對1996年至2003年間的三峽地區進行了系統的記錄。

青島出版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島出版集團 的精彩文章:

越忙越胖!兩個習慣幫職場女性逃脫怪圈
別讓不起眼的部位暴露你的年齡

TAG:青島出版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