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枚錢幣見證一個朝代的興衰,這些錢幣你們看見過嗎?

一枚錢幣見證一個朝代的興衰,這些錢幣你們看見過嗎?

銅 范

由青銅鑄成,可以反覆使用,提高了鑄錢的質量和效率。但是,銅範的製作比較複雜,銅質子范大都是用母範澆鑄而成,銅質范范面光滑清潔,使用時在表面需塗上一層塗料,既可調節鑄錢時冷卻的時間,又可減輕高溫的金屬熔液對銅範的損傷程度,以延長銅範的使用壽命。發現的先秦銅子范有半兩錢範、「貝益」六化范、鬼臉錢範等等。漢至南北朝,五銖錢制的銅子范就更多了。

五銖錢鑄造的時期有東漢、西漢、三國、兩晉、南北朝、


東漢五銖主要分一下幾種

郡國五銖

赤仄五銖

鑄期:元鼎二年

幣質:青銅為主

特徵:鑄工精湛,形體厚重

上林三官五銖

鑄期:元鼎四年

幣質:青銅為主

特徵:精美

傳形五銖

傳形五銖,五銖幣,自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開始鑄造以來,到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廢止,一直沿用了739年,是歷史上流通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貨幣。

鑄期:漢武帝時期

幣質:青銅為主

五銖異品

五銖錢自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始鑄,至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更鑄開元通寶,通行達739年之久。其間歷經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及於隋唐,各朝及封國、邦國等均有五銖錢鑄造。其中絕大部分可見諸史志或譜錄;然亦有少量不見經傳者。

鑄期:漢至六朝

幣質:青銅為主


西漢五銖有以下幾種

建武五銖

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十六年復鑄五銖錢。直徑2.6厘米,穿0.9厘米,厚0.1厘米,重3克。錢文清晰,字體方正。粗糙者為東漢初期,精美者系東漢中期鑄行。

鑄期: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始鑄

幣質:銅、鐵等

特徵:形制規範,字文精整美觀

四齣五銖

四齣五銖,亦稱「角錢」,五銖錢的一種,鑄行於東漢晚期。其錢形、錢文與東漢早期「五銖」相同,但在錢背內郭四角鑄有四道連接外郭的斜紋,如四路而出,故稱「四齣五銖」。

鑄期:靈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

幣質:青銅

特徵:背四齣文

綖環五銖

綖環錢,指錢幣的內圈被剪去,只剩下肉和外輪。此樣錢在「五銖」身上屢有發現。 五銖鏨去錢心後所剩邊環,叫綖(音延)環錢。一般多用利刃圓鏨切割,將錢一分為二:內為剪邊(對文)五銖,外即為綖環。由殘餘錢文可見,綖環錢多以東漢中晚期五銖鏨切,故應出於公元2世紀至3世紀初。大量出土考察表明,與東漢五銖、剪邊五銖同時出土的綖環錢數量甚少,比例極低,遂有錢幣研究者推斷:鏨取綖環同磨邊取屑一樣,主要用作回爐重新鑄錢,而非為流通行用,故傳世綖環錢甚少。

鑄期:東漢晚期

幣質:青銅

特徵:鑿其中(取銅)而僅剩邊緣,成環狀

鑿邊五銖

戰爭頻繁,政局動蕩,社會經濟遭破壞,史稱此時「錢法大壞」。為了省銅,五銖錢越做越小,有「鵝眼」、 「雞目」之稱,更有剪鑿邊圈,稱剪邊五銖

鑄期:東漢晚期

幣質:青銅

特徵:鑿其外緣剩其內中


三國、兩晉、南北朝有以下幾種

蜀五銖

東漢末劉焉父子據蜀時始鑄,三國蜀漢劉備父子繼續鑄行。直徑約2.1厘米,重2.5克。錢文字畫肥,銅色發暗,以內外廓為最大特點,亦稱「內廓五銖」。另有形制較小、製作粗糙的小五銖,為蜀漢晚期或私鑄品。

鑄期:東漢末年至三國

幣質:青銅

特徵:大型者製作粗薄;小型者面有外郭,制規整

沈充五銖

沈充五銖是中國古代錢幣的一種。東晉孝元帝太興年間(公元318-321年),吳興沈充所鑄大孔小錢。錢文作「五朱」、「五金」,外廓隱約,錢體輕小,似為東漢「剪輪」錢式的仿鑄品。錢形圓,有方孔,正面和背面都有外郭 ,外郭同文字一樣高低 ,可保錢文不受磨損,錢重五銖(約3.33克),鑄有篆字「五銖」二字。

鑄期:東晉孝元帝時期(公元317-322年)

幣質:青銅

特徵:錢文作「五朱」,面有外郭,又有傳形者

陳五銖

初出一當鵝眼、剪邊小錢十。徑約2.4厘米,重3.4克左右。「五銖」二字篆書然章法稍異:「五」字交筆平直,形同兩個對頂等腰三角形;「朱」頭圓折而高出「金」頭。外廓較寬,背廓尤壯。陳五銖後雖貶值,但在南朝仍屬相對穩定、流通較廣。

鑄期:南朝陳文帝天嘉三年(公元562年)始鑄

鑄地:梁

幣質:青銅

特徵:一、製作規整,面無內郭,外緣較寬;二、鑄工精整,錢體較厚大。

太和五銖

太和五銖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鑄造。形制類五銖錢,然製作粗疏。「太和五銖」四字呈方折篆體,直讀,光背。因許民間自鑄,故銅質混雜,大小不一。大者徑2.5厘米、重約3.0克,小者徑2厘米、重2.3克左右。太和五銖鑄行有限,流通僅在京師洛陽一帶,未成北朝之統一通用貨幣,故傳世及出土數量亦少。

鑄期: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

鑄地:北魏

幣質:青銅

特徵:官、民皆鑄,版別甚多,大小精粗不一

永平五銖

鑄期:北魏宣武帝永平三年(公元510年)

鑄地:北魏

幣質:青銅

特徵:錢文較瘦長,「五「字行筆較高

永安五銖

錢文「永安五銖」直讀,「永安」二字接廓:「永」字下筆、「安」字寶蓋與穿廓合成一線。初鑄錢光背無文。因民間盜鑄嚴重,錢多大小不一。一般徑約2.2厘米、重3克左右,輕小者徑1.8厘米、重2克,與「雞眼」、剪邊等劣小錢並行。至孝武帝永熙年間(532—534年)更鑄背「土」之「永安五銖」。北魏分東、西魏後,兩魏亦均鑄「永安五銖」。

鑄期: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始鑄,其後東、西魏續鑄

鑄地:北魏

幣質:青銅

特徵:闊緣,直筆」五「,篆文流暢雄灑

常平五銖

北朝北齊文宣帝天保四年(公元553年)鑄,青銅製。據《北齊書》帝紀第四 文宣載:……四年春正月……己丑,改鑄新錢,文曰「常平五銖」。又查《隋書》志第十九 食貨載:文宣受禪,除永安之錢,改鑄常平五銖,重如其文。其錢甚貴,且製造甚精。至乾明、皇建之間,往往私鑄。鄴中用錢,有赤熟、青熟、細眉、赤生之異。河南所用,有青薄鉛錫之別。青、齊、徐、兗、梁、豫州,輩類各殊。武平已後,私鑄轉甚,或以生鐵和銅。至於齊亡,卒不能禁。

鑄期:北齊文宣帝天保四年(公元553年)

鑄地:北齊

幣質:青銅

特徵:製作精美,篆文飄舞流暢

隋五銖

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始鑄,又叫「開皇五銖」,或稱「置樣五銖」。錢文「五銖」二字篆書,筆畫精整,邊緣較寬,面無好廓,「五」字上下左端有豎紋,錢背肉好均有廓。「五」字交筆有圓曲與斜直兩種,「朱」頭多呈方折。外廓甚闊,面無穿廓,「五」字交筆直,近穿處有一道豎畫。文帝為統一幣制,曾放五銖樣錢令諸關查禁劣錢,遂又稱「置樣五銖」。早期直徑24毫米,晚期直徑逐步減小,而直徑多集中在23.5毫米左右,早期重3克以上,大部分重量集中在2.7g-2.8g左右。後煬帝在揚州開爐鼓鑄夾錫五銖,銅色發白,世稱「白錢」。另有鐵錢。隋五銖是我國「銖兩錢制」的終結。

鑄期:隋高祖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始鑄

幣質:青銅、白銅

特徵:製作多精整,寬緣

記得分享給朋友看看!

想知道更多古玩市情 請關注小編頭條號哦~

聲明:本著傳播收藏知識為宗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之刪除。

收藏界大咖都在關注

微信

公眾號掃

資訊.按二碼關注獲取拍賣會,交易會最新資訊

搶先別人一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董藝術品鑒定交易 的精彩文章:

TAG:古董藝術品鑒定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