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北大副校長陳章良:中國產學研融合,政策還沒理順

原北大副校長陳章良:中國產學研融合,政策還沒理順

編 者 按

「這個問題幾十年一直存在,大學追求論文發表數量,大學和大學之間還要對比,就像評價各省GDP發展一樣,這個弊端是能看到的。當然這些年已經在慢慢改善,但要真正實現像美國和以色列那麼順暢的轉化,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日前,我們對原北京大學副校長、原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後EMBA教授陳章良教授就國內產學研融合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度專訪。

為了進一步推進企業轉型升級、高科技產業化,2018年兩會,有關產學研的指導思想從緊密結合升級為深度融合。

為什麼中國提產學研融合多年,現狀依然還是科研成果難走出「大院、大所」?國內行業頂尖的研究院所,有著一流的人才隊伍,卻很少產生經濟價值,而企業擁有大量的資金,卻找不到合適的成果轉化,這一次政府工作報告提法再次升級,能不能改變這種情況?

對此,我們對原北京大學副校長、原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後EMBA教授陳章良教授進行了專訪。

陳章良教授曾以其在生物學領域卓越的研究成果榮獲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賈烏德·海珊青年科學家獎」,並被美國《時代周刊》選為全球100位青年帶頭人之一。

在採訪中,陳章良教授表示,目前中國產學研用融合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1. 企業家很少將資金投到大學裡做研究與開發;2. 缺一個既懂科學研究又懂與企業家交流的中間人;3. 缺少技術轉移和投資會議。要改變這種現狀,必須有一場深度的改革,徹底改變當前的科研評價體系,推動企業與科學家的相互溝通與支持。

以下根據採訪內容整理:

產學研一直尚未理順

第一、大學中,教授實驗室從企業得到的支持很少,這一點跟國外有很大的差異。國外的大公司,會拿出一部分錢來做科研,一方面是自己組成科研隊伍,另外一方面,盯住我這個領域最優秀的科學家,雙方達成協議做什麼項目,項目成果歸你,專利歸你,但公司有最先使用權。

這就很清楚,一出成果公司就能用。這麼多的實驗室替公司幹活,每天都有新東西,公司轉型升級特別容易。

現在我們國內的現狀,只有非常少的,比如華為這樣的公司在做,其他包括騰訊、阿里這麼大的公司,又支持多少個科學家?做技術的公司,總要支持這個領域最強的實驗室,這些公司做了嗎?至少我從公開報道中沒有得到這樣的信息。

國內也有一小部分公司選擇把錢投給國外的實驗室,但也要看到國內的許多成果已經不比國外差,只是不懂得如何往市場推,都停留在實驗室裡面,這是非常遺憾的事情。

企業與科研院所結合不緊密,導致雙方都很茫然。像北大、清華很多科研成果,都應該是社會孵化,最後卻落得教授自己辦企業。科學家做公司失敗的幾率非常高。

商業是個很奇特的事情,它往往不是按邏輯進行的,但科學家思考問題就是靠邏輯推進的,所以科學家下海,就像跑步能力很強的人去游泳,淹死的特別多。我經常舉一個例子,一個自拍神器,有多少技術含量?可是每個人都離不開它,商人就能從中牟利。但是科學家發明的一個最好的照相機,也許就失敗了 。

這就是目前的局面。

第二、缺中間人角色。他懂兩套語言,既懂科學研究的語言體系,又懂商業語言。他能把雙方信息整合翻譯,然後介紹給對的人。他在這個過程,可以參股或者投資,這個角色特別重要。

第三、沒有類似技術轉移和投資主題的會議。企業家和科學家有機會坐在一起介紹、討論,可以每年一次,這也是增加企業家和科學家的信息溝通。

這些都是我們目前體系、制度不完善,需要改進的地方。

最重要是改變評價體系

克強總理提「雙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其實就是在推大學成果產業化。但現在的局面是——特別積極在做的人,大多是一群沒技術、沒錢的人,拿著政府的政策支持(一些地方政府在這方面支持力度是很大的,免費提供辦公場所,還給幾十萬的種子基金),然後很多大學生去做互聯網、做設計,這當然也沒錯,也很有可能孵化出有價值的企業,但失敗的還是極大多數。

反而大院、大所、大學裡,那些真正有技術的人,並不是那麼積極做這個事。

為什麼這些人不積極?因為我們體制比較奇怪。

所有的科學家,你要在大院大所大學待下來,起碼要是教授、副教授。那從講師開始往上升的考核標準是論文,那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熬到四、五十歲,都在拚命發表論文。在《自然》雜誌發表了文章,才能夠當院士。都把精力花在這上面,就沒有力氣做轉化了。

論文成為唯一的考核標準,這是很可笑的。我認識一個特別有名的人,給國家做了巨大貢獻的,美國給他科學院院士,但中國至今都不肯給他科學院院士,說他論文不夠,這就很可笑,難道美國的評價體系比我們要差?把這些人逼得去發表論文了,那些研究成果是肯定出不來了。

這個問題幾十年一直存在,大學追求論文發表數量,大學和大學之間還要對比,就像評價各省GDP發展一樣,這個弊端是能看到的。當然這些年已經在慢慢改善,但要真正實現像美國和以色列那麼順暢的轉化,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我們的政策其實忽視了這個問題和這部分人,評職稱、評院士,如果加上成果產業化,哪怕是把一隻雞能變得更好吃,我相信很多人就開始研究雞而不是單純寫論文了,評價體系的改善效果是最直觀的。

這個評價體系如何改?有很多人在做研究,也提出一些建議,但是都不一定完善。因為中國太大了,一地一個政策,一定有很多漏洞帶出很多麻煩。論文評價有它的意義,論文是最容易反映出一個人的水平來,但是不能以它作為唯一指標來評價,大家都在紙上寫論文,誰在地裡面幹活?論文是寫在大地上的。

這次十九大報告包括兩會關於產學研的提法從結合變成深度融合,體現了國家領導人的渴望,但關鍵還是具體主管部門,能夠根據中央的精神,制定出深度融合的措施、政策,能夠把橋樑搭起來。比如企業拿出資金支持研發,是不是能夠抵稅等等。還有各主管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比如免稅,這肯定不是一個主管部門的決議能夠通過的。

所以歸根結底,這是一個深層次的改革,有最高層面的領導和各部門的協調,要有真正的政策出來調動企業家、科學家的積極性,光說是不夠的。

企業家要有眼界

現在社會變化,特別是科學技術變化這麼快,行業淘汰是必然的。柯達公司、摩托摩拉,都是當時如日中天的公司,遇到了困難和問題,很快就消失了。

所以形勢逼迫企業家要考慮企業的未來,哪怕是成功的企業家,也要考慮未來的轉型升級,要經歷二次創業。

在當前的形式下,希望企業家們首先要有敏銳的眼睛,主動去尋找技術,去到大院、大所和大學裡,去找到他們的技術轉化辦公室,時刻盯著自己的領域內有什麼新的發明、新的技術,找到這個領域最好的教授,插手進去合作,把最新的東西拿在自己的手裡,讓自己企業能夠升級,進行二次創業。

還要用耳朵,去傾聽,聽到這個世界在發生的變化、潮流和趨勢。

最後還要熱愛,對新的事物引進來以後,要有一種愛心培養它。

一些有名的公司從國外引進團隊,成為公司的一部分,我也鼓勵這樣做,但有個問題是要學會珍惜這些科學家。

科學家一定有性格或者自己的思維習慣,這有個磨合過程,需要企業家的眼界要高,選的時候不能只因為名氣,關鍵還是看技術,進來之後呢,要懂得去培育,而不能只要短期效果。科學有時候十年、八年才可能有一個成果。

編輯:Jennie

關 於 全 球 創 新 論 壇

INNOVATION DRIVES THE FUTURE

「全球創新論壇」由北大後E促進會發起與傾力打造,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協辦,匯聚海內外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企業家、投資家和創客,傾力打造全球創新思想的發源地、創新產業的聚集地、創新投資的新高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創新論壇 的精彩文章:

比爾·蓋茨的這瓢冷水潑得很及時
腦洞大開!機器人士兵崛起,碳基能源消失……歡迎來到100年後的人類世界!

TAG:全球創新論壇 |